原琳 李文斯
【摘要】:近年來,偶像崇拜成為現(xiàn)階段高校大學生中十分常見又備受關注的一個現(xiàn)象,在其身心發(fā)展特別是自我認識的發(fā)展過程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要想確保學生健康成長,必須要幫助其樹立正確的崇拜觀。本文將圍繞此心理特征展開分析,并站在思想政治教育角度,提出引導大學生偶像崇拜心理的對策。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大學生 偶像崇拜心理
引言:伴隨互聯(lián)網飛速發(fā)展,越來越多的新興事物影響著廣大高校學生的三觀。在此進程中,其正經歷著從自我認知到自我價值展現(xiàn)的摸索期,學生會逐漸褪去幼稚,打造自身健全的價值系統(tǒng)。偶像的出現(xiàn)變成學生改變本身固有印象,擺脫家長控制,建設自我認可感的關鍵步驟。
一、高校大學生偶像崇拜心理特征
(一)跟風性
偶像,屬于認知符號的一種,被大部分學生所認同和接納,具有廣泛的市場,嚴重影響著其生活方式及行為。有的學生跟風崇拜偶像,熱衷于模仿,在首印效應的作用下,外表、穿著以及身材作為學生直接獲得的信息,所產生的第一印象在未來處事形式評價和行為舉止中有著重要地位。
(二)高消費性
有些學生為拉近自己和偶像的距離,在不考慮自身經濟狀況之上,瘋狂采購奢侈品和同款商品。此種行為是沖動的,不同偶像其閃光處也有所差別,每個人都會有缺點,偶像也不例外。對于高校大學生而言,要有一定的判斷能力,學習其長處,不可盲目追隨缺點。
(三)從眾性
大學生的為人處事方式非常容易被他人所左右,在從眾心理的作用下,其往往由于身邊人的行為,隨著展開偶像崇拜,進而喪失自我鑒別和獨立選擇能力,讓偶像崇拜變成聯(lián)絡彼此的橋梁,無法獲得學習榜樣精神的效果。
二、思想政治教育視角下高校大學生偶像崇拜心理引導策
(一)創(chuàng)造有助于學生思政教育的社會環(huán)境
1.注重精神偶像的塑造
如今社會物欲橫飛,人們往往忽略精神偶像的重要性,大部分人只關注明星的八卦新聞。在互聯(lián)網上,平民百姓做了一些好事難以激起波蘭,而一些明星吃飯、睡覺、旅游卻能獨占榜單數(shù)日。社會在宣傳精神偶像方面始終無法獲得理想效果,雖然采用了宣傳手段,但也存在時間少、內容單一、缺少創(chuàng)新等不足,讓人們漸漸喪失了了解精神偶像的積極性,包括這背后的思想寓意。
第一,社會要對精神偶像予以高度關注,把其精神里高尚植入人心,變成一種行為。
第二,要加大宣傳力度或是在各大高校學生中樹立普遍認可的偶像作為精神偶像。
第三,讓學生充分尊重精神偶像,在參觀名人故居、旅游景區(qū)時不可隨意亂寫亂刻名人雕像。
2.提高大眾傳媒公信力
衡量一篇新聞是否有價值,主要是看其是否有真實性。大眾媒體作為正面宣傳偶像的主要渠道,如果媒體誤導,必然會在學生偶像崇拜認識上造成不良影響。針對媒體從業(yè)者來講,要遵守職業(yè)道德,對偶像事件進行真實播報,不可受其企業(yè)出資影響配合著散播不實新聞,這樣不但會引發(fā)輿論浪潮,而且還能降低自身社會價值。新聞工作人員要堅持積極宣傳正能量,勇于揭露社會的不良現(xiàn)象,打造出擁有高尚人格的精神偶像,側重突出其內在修養(yǎng)與品質,帶領學生們學習這些精神內涵,以此提高本身的思想頓悟。
(二)注重思政教育對偶像崇拜的引導作用
1.正確看待學生偶像崇拜心理
教育學生最合理的辦法,就是要通過其視角去看待問題,用朋友的身份去和學生溝通,在正確的教育引導下,需要注意下列三方面:
一方面,要正確認識此心理。學生在進入大學后,要通過結交新的人(家長、朋友以外)的領袖人物來檢測全新的自己。而偶像的選擇,是其自身認可且信賴的對象,是學生們想要成為的一類人。所以,教育人員可以從挑選偶像的過程中了解其自我認可和價值方向。
一方面,教育人員要尊重學生的偶像崇拜心理和行為,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工作落實到位,實現(xiàn)通過思政教育來教導學生正確偶像崇拜的目標,避免學生產生不滿情緒。
另一方面,不可依靠主觀想法去評價學生所崇拜的偶像行為是對是錯。通常狀況下,崇拜道德典范是正確的、被認可的,崇拜明星就是庸俗的。然而,每個行業(yè)都有杰出模范,教育人員不可主觀評判一種人的好壞,要帶領學生挖掘偶像背后的優(yōu)秀品質,改正其盲目跟風行為。
2.完善榜樣教育手段
以往的榜樣教育有一些誤區(qū):一是覺得偶像崇拜的對象并不在榜樣范圍之內,其只是一種道德行為。而現(xiàn)實中偶像崇拜僅是學生在某一階段的內心矛盾滋生物,有著良好的可塑性,是能被引導與調節(jié)的。所以,不可采用榜樣教育來頂替偶像崇拜所發(fā)揮的作用,要促進二者互相促進,形成優(yōu)勢互補。二是偶像崇拜教育機制有限,從外表來看,學生所崇拜的偶像大多數(shù)都是明星,這些對象往往被貼上了奢侈的標簽,然而榜樣則是成功的代名詞。然而,教育人員不可一概而論,學生們所崇拜的明星中同樣有著自身的優(yōu)點,是值得起學習的。所以,教育人員要展開正確引導,開發(fā)其正能量價值,讓偶像發(fā)揮出榜樣作用。三是教育人員覺得榜樣一定具備顯著的突出點,榜樣的普遍化會減少榜樣集體的水平。然而,把榜樣的特質規(guī)定在幾方面內是不科學的行為,榜樣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去指引人們學習期良好精神,而只要是具備這些精神和品質的人,都是可以被宣傳的,都能叫做榜樣。
結論:綜上所述,研究思政視角下的高校大學生偶像崇拜心理,對其未來健康發(fā)展有著重要意義。相關人員必須要創(chuàng)造出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注重思政教育對偶像崇拜的引導作用,以此幫助學生不斷完善自我。
【參考文獻】
【1】楊依溪.大學生偶像崇拜的心理解析及引導[J].亞太教育,2015(26):89.
【2】張瀾,藺娜.高校大學生偶像崇拜心理初探[J].蘭州石化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7,17(01):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