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紅軍
[摘要] 小學階段的教育工作中,數學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內容,而對于初入校園的小學生來說,數學屬于學習的難點,也是課堂的重點,因此教育工作的開展方式至關重要。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中,概念是重要的基礎知識,也是學生接觸數學內容的鋪墊。但是縱觀小學數學教學工作的開展現狀,很多教師完全忽視了這一教學內容,導致數學概念教學存在偏差,影響了教學效果。本文對此進行分析,找到小學數學概念教學的開展對策,希望能夠為提高學生成績做出貢獻。
[關鍵詞] 小學;數學;概念教學
現階段,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升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教育工作的進展情況,特別是小學階段的教育,主要是由于小學是學生學習的啟蒙階段,在這一時期接受良好的教學,能夠為后期的教育打下堅宴基礎。而小學數學教育工作中,概念內容是重點知識,也是很多教師容易忽略的知識內容,因此還需要找到概念教學存在的問題,了解其學習的關鍵性因素,以此更好地開展小學數學教育,為打造高效課堂做出貢獻。
一、小學數學概念教學存在的偏差
現階段,隨著小學校園中數學課堂的不斷改革以及教學手法的革新,基礎教育也在不斷推動學生的進步,因此,教師、家長和社會越來越關注概念教學內容,并且對于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概念教學給予了一定的重視,其教學效果也是非常顯著的。但是其中的教學偏差依然存在,主要包括:教師僅僅關注教學的過程,重視教學的結論內容,完全忽視了教學的形式,整個課程的開展僅僅是在概念的引導和閱讀中死記硬背;教師教學并沒有重視概念內容的形成,并沒有針對概念進行分析和理解,因此很多學生雖然能夠記住概念的內容,卻完全無法了解概念的根本意義,也不能夠在實際的計算中對于概念加以應用。除此之外,教師模型意識的淡薄也是影響概念教學的一個重要因素。這些都直接造成了概念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上的偏差,使學生無法充分理解其中的含義。
二、影響概念教學的關鍵性因素
1.學生自身學習素質差異
小學數學課堂上,很常見的教學手段就是根據已經知道的內容推導未知的內容,這也是學習的普遍規(guī)律,所以小學生針對自身已經有的經驗學習數學概念內容是這一課程開展的基礎。這種教學手段中,小學生對于最新概念的理解和認識都是在已經學習的概念的基礎上出發(fā)的,所以學生是否能夠對最新的概念進行學習,還需要考慮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從這也能夠看出,學生自身的學習素質直接影響到其概念的學習狀況,其原有的知識和經驗越豐富,理解的能力就越準確和深刻,反之,學生對于原有的知識掌握程度不足,很容易對最新的概念內容造成干擾。
2.教師概念教學能力缺失
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工作開展的過程之中,其學科素養(yǎng)對于學生理解和掌握概念內容也有著直接性的影響。很多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整體學科素養(yǎng)并不高,教師本身也不能夠正確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內容,這些都影響了教師在數學課堂上的概念教學。小學校園中有很多教師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單一地認為僅僅把需要掌握的計算方式教給學生,就能夠保證學生能力的提升,也能夠取得良好的成績。但是卻完全忽略了概念教學,進而影響了學生對于數學知識和概念的理解程度。
還有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重點關注學生數學知識的學習情況,所以對于概念的學習也僅僅是讓學生死記硬背,卻完全忽視了學生對概念本身的理解能力,把教學重點放在了計算上,使學生無法正確掌握和理解數學概念內容。
3.對于教學材料運用不足
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概念知識相對比較抽象,大多數內容不容易被學生理解,所以教師在進行概念教學時,更需要注重學生的學習情況。但是縱觀現階段的小學數學概念教學能夠看出,很鄉(xiāng)教師不能夠使用材料對學生進行良好的引導,甚至很多課堂中,教學材料的使用被忽視,依然是沿用填鴨式、滿堂灌的教學手段,這些都不利于學生對于概念知識的掌握,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
三、小學數學概念教學的應對策略
1.提升學生基本素質
在小學校園中,學生的數學知識學習階段、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和能力的積累都是一個長期實踐的過程,需要學生親身體驗和感悟,這樣才能夠使其更好地接受知識內容,在數學學習中保持一定的持久力。實際上,在這樣的學習階段,教師需要關注到學生的素質提升情況,重點培養(yǎng)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以此更好地引導學生的學習意愿。同時,教師需要分析和了解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學習基本素質,在數學概念的學習實踐中,教師需要根據學生自身的特點以及認知規(guī)律,充分使用概念教學的規(guī)律,保證學生更好地掌握概念知識學習的策略和方式,讓學生通過寞踐活動,更好地掌握相對比較抽象的數學概念知識內容。
2.更新教師教學觀念
在時代不斷發(fā)展和進步的今天,小學生的學習也需要符合社會發(fā)展的特點,保證教師能夠及時更新自身的思想理念和教學手法,保證其在了解學習內容的情況下,找到更多新型的方式,為打造多變的課堂教學做出貢獻。在概念教學過程之中,教師也需要把概念知識作為課堂的主要內容之一,構建出符合社會需求的課堂教學效果,避免出現簡單的被動學習概念內容的現象。
3.合理使用學習材料
在小學數學概念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課堂中所使用和提供的學習材料直接影響到小學生概念學習的水平和效率,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需要合理利用教學材料內容,提供合適、高質量的教學材料,能夠激發(fā)學生對于最新知識的掌握能力,并且加深學生對數學概念的學習效果,使其更好地認知系統(tǒng)性的數學概念內容。同時,在教學中,教師合理使用學習材料,也能夠把相對比較難以理解的知識變得更加簡單,讓學生通過學習材料的引導輕松掌握概念知識,這也是有利于學生概念學習的一個方式。
根據以上探討和分析得出的結果能夠看出,小學校園中,學生的年齡比較小,思維和智力都屬于初步發(fā)展階段,在這一時期,學生難以接受比較復雜的知識內容,所以教師教學需要找到符合學生發(fā)展的方式,才能夠更好地帶動其進步。在小學數學教育工作中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教師僅僅關注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卻完全忽視了基礎知識教育,其中概念教學就是被忽視的一項內容,因此還需要找到最佳的教學手段,以此為學生數學知識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陶小妹.新時期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實踐研究——以“分數的意義”一課為考察中心[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8(06):113-114.
[2]趙紅霞,李丹,基于APOS理論的小學數學概念教學研究——以《軸對稱圖形》教學為例[J].兵團教育學院學報,2018,28(02):61-65.
[3]張慧怡,盧建川.小學數學概念課的課堂問題設計的分析與思考——以人教版小學數學概念課為例[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03):52+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