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瑞麗
摘 要:激勵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的應用可以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的積極性。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應用激勵教育應該從全方位的途徑開展,保證學生和教師在情感方面產生共鳴,從而保證激勵教學的作用真正的發(fā)揮出來。本文主要就激勵教育的作用進行了分析,然后對激勵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途徑進行了必要的分析,希望通過本次研究對更好的促進激勵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全面應用有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激勵教育;小學語文;教學;應用研究
隨著教育事業(yè)不斷的進步和發(fā)展,學生在課堂上主體地位逐漸受到了教育界廣泛的重視和關注。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從教學環(huán)節(jié)中能夠體會到主人公的感覺,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有著十分重要積極作用。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采用激勵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利用激勵教育能對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進行不斷的培養(yǎng),從而使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一種成功的體驗,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拉近教師和學生距離,最終全面促進學生發(fā)展和進步。因此,做好激勵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就顯得十分重要了。
一、激勵教育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重要性分析
激勵教育能夠全面促進學生進步和發(fā)展,從而使學生更好的學習和發(fā)展。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對學生不斷進行鼓勵教育,能夠充分的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和興趣。激勵教育在另一種程度上可以理解為教師對學生尊重和理解,能夠從學生的心理角度和精神層面給予學生最大程度的發(fā)展。此外,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應用激勵教育不僅能夠避免批評教育對學生心理產生的影響,給學生心理層面帶來很多慰藉,從而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全面進步和發(fā)展。
二、激勵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1.注意教師激勵的語言
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激勵教育過程中,應該重視自己語言,應該善于運用激勵語言對學生進行鼓勵。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運用合適的激勵語言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學生全面進步和發(fā)展,同時,教師在課堂上善于運用激勵語言能夠充分活躍課堂氣氛,保證課堂上學生的主體地位全面的體現出來,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民主的學習環(huán)境。此外,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加強對學生的激勵能夠在學生的心目中樹立一個親切、善良的教師形象,使學生從心理尊重教師,喜愛教師,從而能夠保證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中去。教師在使用激勵語言時應該注意語言的合理性,不應該夸大其詞,過度的夸獎會導致學生自我膨脹,不利于教學正常的開展。
2.利用有效的課堂活動開展激勵教育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是不能也不可能單獨拿出一堂課的時間專門開展激勵教育。因此,激勵教育的應用就需要在有效的課堂環(huán)境中應用。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應該要求教師設計出合理的課堂活動內容,為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激勵教育創(chuàng)造良好的機會。小學語文教學的目標是為了培養(yǎng)基本的語言應用能力和聽說讀寫的能力,這樣才能保證學生的語言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針對學生各項能力的提高設定針對性的課堂教學活動。例如,在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基礎能力過程中,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積極組織朗誦比賽、漢語聽寫大賽。在課堂上,教師給比賽的范圍,然后讓學生利用課下時間自我準備。在下一節(jié)課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進行比賽,哪個小組最終剩下的人員多,哪個小組獲勝,并給予一定的物質和精神獎勵,同時對于小組成員,教師應該注意對這些學生的激勵。這種激勵方法能夠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找到努力和奮斗的目標,保證學生能夠更加積極融入到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慢慢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建立學習的信心,最終達到了激勵的效果。
3.激勵教學要保證公平和公正
小學的語文教師在進行激勵教學過程中,一定要保證激勵教學的公平性和公開性,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沒有所謂的好壞之分,要保證對每位學生都進行激勵。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師更應該下足力氣進行激勵,始終讓這些學生保持積極向上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能力,從而保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不斷的學習和探究。此外,在進行激勵教學過程中對于所謂的優(yōu)等生,教師也需要進行一定程度的激勵教育,保證這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驕不躁,從而能夠保證這些學生穩(wěn)定的學習,并始終保持一個積極向上的學習態(tài)度。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只有保證對班級的所有學生照顧到位,激勵教育才能真正的促進小學語文教育效果和教育質量的提高,才能真正的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全面進步和發(fā)展。
4.要始終堅持對學生激勵教育
在小學階段,語文的學習是一個十分漫長的過程,因此,對于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師來說應該始終堅持對學生的激勵教育,不能半途而廢。小學語文教育是學生整個語文學習階段的基礎環(huán)節(jié),在該階段切實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等等,在該階段學習好語文在很大程度上能夠為后續(xù)階段的語文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因此,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始終堅持對學生的激勵作用。只有不斷的堅持進行激勵教育,才能從根本上保證學生能夠有充足的學習動力,堅持不懈的學習,才能不斷的激發(fā)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積極性,最終才能全面促進學生進步和發(fā)展。
三、結語
隨著教育體制不斷進行改革,小學語文教育的教學模式需要及時的轉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加強對學生的鼓勵,保證學生從心理層面得到滿足,從而能夠促進學生更好的進行語文學習。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自身激勵語言的學習和應用,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和動力,保證對學生進行持續(xù)的激勵。在教學過程中,只有不斷的將激勵教育應用到實際教學中,才能真正的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水平和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趙靜.淺談我校開展激勵教育的點滴體會[J].學周刊.2011(15)
[2]張雪蓉.利用激勵教育促進學生成長[J].教育導刊.2012(12)
[3]張桂芳.激勵教育探究[J].太原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S1)
[4]黃和發(fā).我用激勵教育[J].新課程研究(教育管理).2010(01)
(作者單位:河南省蘭考縣惠民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