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晶輝
摘要: 只有在完成了大量的信息收集以及整合之后,音樂課程才能夠有效展開。為了使初中音樂教學能夠達到教學目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有效借助數字化教學資源以及現代化教學設備。本文將結合一些相關的資料,來試著分析一下數字化教學資源對初中音樂教學的有效促進。
關鍵詞: 數字化教學;初中音樂;現代化設備
中圖分類號: G633.9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9129(2018)09-0204-02
Abstract:? Only after completing a large amount of information collection and integration, can music courses be effectively launched. In order to make music teach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achieve the teaching purpose, teachers need to effectively use digital teaching resources and modern teaching equipment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This paper will combine some relevant information to try to analyze the effective promotion of digital teaching resources to junior high school music teaching.
Key words:? digital teaching; junior high school music; modern equipment
在初中音樂教學中,除了要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還需要使學生在對一些比較抽象的的內容進行探究的過程中,能夠對其中的音樂文化有深刻的體會。而要完成達成這樣一種效果,除了需要引導學生欣賞豐富多樣的作品外,還需要對這些資源進行信息整合,并且借助現代化教學設備,從而使得整個初中音樂課堂效率更加高效。此外,在現代化進程加快的現今社會之中,各項技術水平也在提升,由此便使得人們的生活也跟著發(fā)生了極大的變化。在教育領域之中,數字化教學已經成為了一種趨勢,而且也正在得到普及。接下來,本文將以湘教版初中音樂教學內容為例,來試著探討一下應該如何在初中音樂教學之中有效運用數字化教學資源。
1 數字化資源的應用對初中音樂教學的意義
從整個初中音樂教學課堂來看,將數字化資源運用其中,會使得此種教學資源成為高效課堂實現的“強心劑”。而這一教學方式的應用,能夠帶來這樣一種促進作用。其一,便是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加入多媒體課件的參與,會使教師不用再為找不到音樂教學資料而煩惱。而且,借用此種方式,能夠使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更好的抓住教學重點與教學目標,進而使得他們能夠選擇出更加適合本堂課程教學的資料,最終使得音樂教學任務得以圓滿的完成。其二,便是借助數字化教學資源,能夠使學生不用再像以往的傳統(tǒng)備課一般忙碌在,還需要教師通過對課件以及教材資源信息的熟悉,進而將自身需要的教學資料刪選出來,并且再根據實際的教學需要,對教學思路進行修改整理,從而使整個課堂更加高效化。其三,便是能夠使音樂課堂的教學時間被極大地節(jié)約下來。因為一旦應用進數字化教學資源,教師便不需要進行大量的文字書寫,以及使用、講述過多的文字理論。在此種教學資源的支持下,教師只需要用課件將教學重點展示出來,并且根據學生的學習實際調整播放速度,讓學生可以反復欣賞,從而達成教學目的。
2 在初中音樂教學中運用數字化資源的原則
在運用數字化教學資源的過程中,為了使此種教學資源能夠發(fā)揮出它們的最大價值,教師需要注意這樣一些原則。其一,便是需要遵循“輔助性”原則。教師再講多媒體資源應用進教學中的時候,需要明確這樣一種方式的輔助性作用。任何教學資源以及方式的存在都不是教學的本質,教師不能夠使這些內容成為音樂教學的根本所在。如果過度依賴數字化教學資源,會使學生的主體性地位被忽視,從而導致學生沒辦法有效的參與進音樂教學課堂之中。其二,便是需要遵循“視聽統(tǒng)一”的原則。教師將數字化資源運用進初中音樂課堂中,不僅需要利用課件來將知識點展示出來,將一些較為生硬晦澀的音樂理論性知識傳授給學生,還需要借助音樂與視頻讓學生能夠感受到音樂的魅力。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感受到音樂學習的樂趣。其三,便是需要遵循“適度性”原則。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喜歡采用“填鴨式”教學方式,但是此種教學方式卻沒法對教學效果進行改善。之后教師便借助數字化教學資源來對教學課堂進行改進,而在改進過程中卻出現一味依賴此種教學方式的現象。這是不合理的,因為過度依賴會使學生喪失學習興趣,降低學習熱情。所以,教師在應用數字化教學資源的時候,需要遵循“適度性”原則。
3 在初中音樂教學中運用數字化資源的促進
3.1借助數字化教學資源,優(yōu)化教學硬件設備。將數字化教學資源應用進初中音樂教學之中,首要的一點便是將其用來對硬件設備進行優(yōu)化,也就我們常說的開設音樂多媒體教室。只有使音樂教室之中的常規(guī)教具被有效配備,學生在學習音樂的時候,也會更加用心。而且在對硬件設備進行優(yōu)化之后,教師教學的時候也會更加輕松一些。
例如,以《孤獨的牧羊人》這首歌的教學為例。教師在日常教學的時候,使用使用有效的教學設備以及音響材料或者是配器演奏等,才能夠將音樂的美感有意識的凸現出來,從而將美的氛圍營造出來,進而使學生對美的情感體驗被激發(fā)出來。由此,在借助“數字化教學資源”對硬件設備進行優(yōu)化之后,教師便可以使用這些器材和資源來讓學生在聆聽和模仿的過程中,對歌曲旋律以及約德爾特色唱法有充分的掌握,進而使學生能夠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順利的開展與音樂的對話。如果還是采用以往的教學方式的話,那么首先學生的興趣便不會被有效的激發(fā)出來。因為在現今的教學之中,教師借助這些硬件設備營造出了有效的教學環(huán)境,而在以前,教師就只能用口述或者是不完全的樂器來進行表達,這樣一種方式達到的效果遠沒有現在合適。由此,借助數字化教學資源,可以在對硬件設備進行優(yōu)化的同時,使整個音樂課堂教學氛圍更加活躍。
3.2借助數字化教學資源,有效優(yōu)化教材內容。目前的教學更加注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由此在教學之中提倡采用“生本理念”。而隨著這一理念的推行,以往的一些教材已經不再適用于現今的課堂,因為這些教材內容沒辦法將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出來。由此,教師在日常教學的時候,可以借助數字化教學資源,對教材內容進行優(yōu)化,使這些教學內容更加符合學生的興趣。
例如,以《我的好朋友》這個小節(jié)的內容為例。在這個小節(jié)的教學中,主要的教學目標便是讓學生對豎笛的基本構造有足夠的理解,并且學會用其來演奏C大調音階。此外,便是讓學生學會使用豎笛與他人進行簡單地合奏。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一般都會使用“一人一書,一筆一琴”的方式來進行教學。但是在應用數字化教學資源之后,教師首先可以在網上搜索關于豎笛教學的視頻,讓學生回家之后觀看。然后跟著視頻學習怎樣操作。此時,教師還需要對教材上的一些難點或者是重點內容進行記錄,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接受程度,安排授課內容。到了正式上課的時候,教師可以選擇一些操作簡單且學生喜歡的歌曲,讓學生實踐之前的學習效果。教師在聆聽學生演奏的過程中,需要糾正學生的指法。通過這樣一種方式,使原本枯燥無聊的音樂課堂變得更加豐富和立體化。當然,教師在借助數字化教學資源的過程中,需要使其符合教學要求,從而將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勢充分的發(fā)揮出來,并且借助此種方式來彌補傳統(tǒng)音樂教學課堂的不足之處。
3.3借助數字化教學資源,精心設計課件內容。為了使音樂教學課堂的效率得到提高,教師不僅需要借助數字化教學資源來對教材進行優(yōu)化,還需要對課件內容進行有效的設計,制作出一些能夠與教材內容相配套的多媒體教學課件。只有使制作出來的教學課件更加符合教材目標的需要,才能夠將數字化教學資源的優(yōu)勢發(fā)揮到極致,也才能夠使整個課堂的教學效率得到加強。
例如,以《黃河頌》這首歌曲的教學為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使學生在聆聽、欣賞音樂的同時,能夠對旋律之中所反映出來的黃河的波瀾壯闊的景象有深刻的體會,進而使得他們能夠對其中所凝聚的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有充分的理解。那么,在設計這個課程的教學課件的時候,就需要從這一點出發(fā),然后進行精心的設計。首先,教師需要在互聯(lián)網上搜索有關這首歌曲的創(chuàng)作背景;然后,再將相關的演奏視頻播放出來的給學生觀看;其次,便是只播放純音樂,讓學生閉眼聆聽;最后,讓學生將自己心中的感想發(fā)表出來。其實,音樂本身也是人文性的學科,所以借助音樂能夠對學生的人格素養(yǎng)、精神情緒進行有效的培養(yǎng)。而在《黃河頌》這首歌曲的教學中,教師便是要借助對課件內容的精心設計,來使學生能夠明白人們?yōu)楹我潛P歌頌黃河,以及贊美民族得偉大,并且使學生能夠在學習之后,對其中所蘊含的熾烈的愛國情懷有深刻的體會。在經過這樣的教學之后,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也能夠得到長進。
3.4借助數字化教學資源,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將數字化教學資源應用進音樂教學之中,不及能夠改變原本枯燥無味的音樂課堂,使其變得更加豐富生動,還能夠使學生在音樂課堂上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能力,品味一些自己喜歡的音樂,進而使得學生能夠對相關的音樂專業(yè)知識有更多的了解,從而使其能夠對音樂的美好有更深的體會。
例如,以《聲音的表現》這個小節(jié)的教學為例。在這個小節(jié)的教學中,主要的教學目標便是讓學生能夠參與班級關于“聲音表現”設計與表演活動,進而使得學生能夠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體會到愉悅感。那么,在這個小節(jié)的教學中,應該如何來應用“數字化教學資源”使學生產生興趣呢?以其中的第四個場景為例,《鳥啾與蟬鳴》。在教學之前,教師需要提出一個問題,即“同學們,你們有沒有發(fā)現,到了夏天,中午12點的時候,會聽見什么樣的聲音?”在提出這個問題之后,教師還可以進行引導,“城市之中可能不太明顯,你們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設想一下如果是在農村或者是鄉(xiāng)鎮(zhèn)的學校,你們會聽見什么聲音?”然后,在學生發(fā)表觀點之后,教師可以借助相關的設備將有關“鳥啾、蟬鳴”之類的聲音播放出來,讓學生進行感受。接著,教師便可以讓學生開展聲音模擬的活動,讓學生對這些聲音進行模擬,從而使他們能夠對其有更加深刻地印象。而學生的積極性與興趣,也會在實際參與過程中被激發(fā)出來。
4 結語
總的來說,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借助數字化教學資源能夠對初中音樂課堂的教學效果進行一定程度的增強,進而使得學生的音樂能力以及欣賞水平得到培養(yǎng)。由此,教師需要有效把握住數字化教學資源的優(yōu)勢,并且遵循這一教學方式的應用原則,來對初中音樂課堂教學進行有效的促進,從而使得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以及課堂教學效果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黨媛媛.初中音樂教學中整合數字化教學資源的實踐分析[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7,(28).
[2]吳佳文.如何利用開放教育資源提升中學音樂教學[J].當代音樂,2017,(19):34-35.
[3]崔瑋.數字化教學資源對初中音樂教學的有效促進[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4,(8):111-111.
[4]徐艷霞.數字化教學資源對初中音樂教學的有效促進意義探討[J].北方音樂,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