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娟
通過實際了解學生情況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學生認為,“物理化”、英語、語文是初中階段主要學習的科目。從這件事的本身就能看出學生們具有一定性質(zhì)地“責任感”式學習。就拿“數(shù)理化”來說,為什么他們覺得“物理化”很重要?因為“物理化”學習起來比較困難,學生會害怕自己學習跟不上被老師和家長責備。同時,在大環(huán)境下相比,歷史課的比重并不如這些科目,暑假大街上很容易看到英語補習班、數(shù)學補習班.......,試問,你見過幾個歷史補習班?學生歷史成績差,家長多是一句話:“多背題,歷史有什么難的?。堪捉o分的題,背熟了就能拿分”。重視力度下降后導致很多學生認為,中學歷史這個學科只是個死記硬背朝代、年代、主要事件就能拿分的科目。那么,在當前教育形勢下,學生如何才能正確的學習歷史、認識歷史呢?我通過近幾年的教學,有一些好的點子,愿與之共勉!
1 教師應正確理解教學方法的含義
教學方法指的是:“教師在平常教學中要采用的一切物質(zhì)手段和指導有效的使用這些物質(zhì)手段的方式和方法”。簡單地講,教學方法就是教學活動中教師與學生之間互相傳遞情感,達到共鳴目的的一種方式,是教師“教”,學生“學”相結(jié)合的活動。
必須牢記教學方法應該是具體的,而不是抽象的。應伴隨著知識學習。做到:老師講解,學生接受;老師演示,學生觀察;老師提問,學生作答;老師引導,學生探究;老師示范,學生模仿;老師置境,學生體驗。準備教學流程、設(shè)定教學方案、做好教與學的活動。課前一定要分析課本單元章節(jié)概括的內(nèi)容,確定每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把控教學方法與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詳細描述某個單元、某節(jié)課學生所應達到的目的,做到有目的性的教學。堅持“教書育人,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分析學生特征,把學生放在第一位,多把精力放在學生身上,找到學生普遍反應強烈的難點、熱點問題。展開分組討論,分組發(fā)表意見。做到快速發(fā)現(xiàn),快速解決。
2 針對實際情況使用新穎有效的教學方法
電影教學法:力拔山兮氣蓋世,每個男孩都有一個英雄夢。激發(fā)學生體會人物的豪情。想象驚濤駭浪,亂石穿空的時代的艱難感。充分的感悟人物或喜或悲的情懷。
例如:上周三歷史課,我教孩子們學習第一單元第四課“甲午中日戰(zhàn)爭”。在教學中,我利用電影《甲午戰(zhàn)爭》的一些重要的小片段視頻,在講課中始終貫穿著“中國如此落后無知,怎么能不挨打呢?”的中心思想。讓學生們穿越百年的記憶,體會那個年代的悲哀。慈禧在國家如此危難的時刻大擺壽宴,克扣軍費調(diào)撥,間接導致北洋艦隊炮彈補給不上,視國家存亡于不顧。對比鄧世昌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誓死要撞沉敵方“吉野號”的決心和勇氣,與民族大義、國家危亡,匹夫有責的責任感形成強烈地對比。也顯示出了清政府統(tǒng)治階級的腐敗無能,和日本政府“維新變法”大力發(fā)展工業(yè)、軍事的強國意識,形成鮮明的反差和諷刺。
在這個時候結(jié)合著電影教學法,很容易就記住了本節(jié)課學習的重點:甲午中日戰(zhàn)爭的時間、主要人物、主要戰(zhàn)役。更能體會到當時清朝的落后思想腐朽不堪,和中華有志之士奮力的崛起。為下節(jié)課的銜接打好基礎(chǔ)。總體上完后的感覺是:學生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下,注意力反而能高度集中在課堂學習上,就做到了讓學生喜歡上歷史課,正確對待歷史。糾正了學生沒有感情的、被動的學習歷史。改變學生機械的死記硬背考點的錯誤。
3 改變單一的教學方法,讓教學方法多樣化
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指的是教學方法的不斷改革創(chuàng)新。哪怕是再新穎的教學方法如果不創(chuàng)新、不變化,都會變成像以前一樣的單一薄弱。必須提倡多種教學方法的不斷變換,例如故事教學法
1949年10月1日,54門禮炮齊鳴28響。一身中山裝的毛主席莊重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于!今天!正式成立了?!焙蔚葔哑??威威中華!
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驚天動地的炸響在古老的絲綢之路上,無形中炸響了全世界,告訴世界上所有人;“中國從此擁有了自己的核武器”。完美詮釋了中華民族的智慧和自強不息。
在教學中一味地使用單一的教學方法,無異于走老路。創(chuàng)新的意義是:不斷開發(fā)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來激發(fā)學生們學習的興趣,滿足學生們求知的欲望。
例如:上課中講歷史人物和事件時,可以把知識點和考點融合在故事里講給大家聽。無縫的在故事中穿插知識點和考點,達到在輕松的教學環(huán)境中讓學生們無意識的牢記知識點和考點。就拿周總理接受美國記者采訪的故事開說。
美國記者:“請問總理閣下,你堂堂的中國人,為什么還要用我們美國產(chǎn)的鋼筆呢?”
周總理風趣的說:“談起這支鋼筆,說來話長,這是一位朝鮮朋友的抗美戰(zhàn)爭紀念品,作為禮物送給我的,我無功受祿,就拒收。朋友說留個紀念吧,我覺得挺有意義,就留下了貴國的這只鋼筆?!?/p>
通過這個小故事,穿插知識點,在那個年代里美國記者為什么諷刺周總理用美國的鋼筆呢?周總理說的抗美戰(zhàn)爭指的是哪一場戰(zhàn)爭呢?這場戰(zhàn)爭的時間是哪一年呢?這場戰(zhàn)爭的意義何在呢?
總體來說,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專業(yè)性強的話會導致學生學習熱情不高漲,娛樂性強的話會導致學生實踐能力下降,達不到學習預期目標。多樣化的方法是為了讓學生們感受、解釋、創(chuàng)見、思索、推測、預感、見證。目的是加強學生自主學習的氛圍、創(chuàng)設(shè)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展示活動的非結(jié)構(gòu)性、增強師生之間的對話。讓枯燥的歷史課本,變得生動浮繪。讓學生們喜歡歷史,愛上歷史。
(作者單位:蘇州高新區(qū)第三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