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錦蓉
摘 要:中國畫作為一門享譽世界的民族藝術,有著極高的文化和審美價值,并且深深扎根于中華民族深厚的歷史文化中。中國畫是一整套具有中國人審美意識、思維方式、高深的哲學修養(yǎng),并且融合了民族文化素養(yǎng)的文化體系,歷經了數千年的發(fā)展,已經成為人類最優(yōu)秀的文化遺產之一。
關鍵詞:繪畫;中國畫;藝術價值
從古至今,我國有很多畫家在發(fā)展中國繪畫這條路上做出了貢獻。中國畫歷史悠久,最早的繪畫藝術距今有6000多年歷史,源遠流長,“仰韶文化”是目前發(fā)現的最早的繪畫藝術。中國畫的畫派眾多,最繁榮的時代是明清時代,明清時代畫作的主要特點是表達高尚的情操以及高雅的品味?!拔幕瘡妵弊鳛橹醒肓腥珪闹敢铰裕谖覈鴱姶蠓睒s的文化背景下,國家重點文化藝術院校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舉辦了關于“中國畫學科長遠發(fā)展”的學術研討會,中央美術學院的全體教師就有關中國畫的各種話題展開討論,各抒己見,為中國畫的傳承以及發(fā)展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一、中國畫的審美意義
意境、氣韻和格調是中國畫的三大審美意義。
1.意境
“意境”由“意”和“境”結合而成,作者把畫面稱為“境”,帶有感情的表現稱為“意”。由于中國歷史博大精深,所以中國畫作者一般圍繞歷史,抒情言志,例如清代作家朱耷所畫的禽類和鳥類作品,基本都是為了宣泄內心的悲憤,對統治者的藐視以及反抗。還有很多畫家喜歡抒發(fā)自己不愿與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所以多愛畫一些梅花、竹子之類的作品。中國畫追求的是“藝術的真”,在塑造形象的時候不單單是注重外表,更重要的是要做到表達出對象的精神特征,將抽象美與具體美融合為一體。中國畫的核心問題是形與神,二者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形不是單純的指物理的形象,而是通過錘煉,通過“形”做到“神”,即“形神兼?zhèn)洹薄?/p>
2.格調
格調對于中國畫家來說直接與畫家自身的文化造詣相關,格調越高,說明這個畫家的文化造詣越深,作品意境越深。并且格調也是一個畫家基本功的體現,想要欣賞中國畫,應首先了解中國歷史文化的變化以及發(fā)展,對詩歌、書法和音樂等方面的欣賞可以使畫家對中國藝術有更全面的了解,也可以在欣賞過程中提高自己的繪畫能力。中國畫中的“線”有著多重功能,可以抒情,這要追根溯源到中國書法,書法藝術的高度發(fā)達對中國畫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例如元代畫家趙孟頫《題趙魏公畫竹》、清代畫家石濤、明代李日華以及王時敏等都認為中國畫需要用筆,所謂“字要寫不要描,畫亦如此”。墨與色之間的關系也是密不可分,中國畫要求“以墨為主,以色為輔”,“色不礙墨,墨不礙色”,但是在畫中又必須做到“墨中有色,色中有墨,”這就需要畫家具有很高的悟性與能力?;B畫在中國畫中尤其突出,以其為代表展現出了中國畫的獨立性和主觀性,而現代的畫家在山水畫或者花鳥畫中用色則更為大膽。中國畫具有很強的主觀繪畫色彩,也具有很鮮明的民族特色,舉個例子,傳統畫中的竹子一般為黑色,稱為墨竹,但是在現實生活中的竹子卻是綠色的;蘇東坡頗愛畫竹,但是他畫的竹子是以朱砂來繪的,無論竹子的顏色是黑是白,還是紅,大家都認為他筆下的竹子風致瀟灑。所以只要畫中表現出了靈魂,又有誰會在乎什么顏色呢?畫中的天空等一般不上色,常常在畫中省去這個背景圖,這也是傳統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審美習慣。
3.氣韻
中國繪畫追求的最高目標是“氣韻生動”,也是評畫人的最高標準?!皻狻笔侵袊糯軐W的一個概念,指世界萬物的本原。在中國畫論中, “氣”是指畫的活力所在;“韻”則是“氣”這種活力帶來的雋永味道,主要是畫中人物所表現的高雅、清遠、放曠的情調,畫中物象的含蓄、柔情、清雅、潤淡等特點,畫中墨色的素簡清純和豐富的色調變化?!皻忭嵤怯糜阼b賞人物畫的,后來發(fā)展到不僅用于人物畫,而且用于山水畫、花鳥畫,要求一切繪畫都氣韻生動。”氣韻生動,畫才有活力,才有裊裊余音,才能引人入勝,獲得濃郁的審美感受,正如古人言:“韻者,美之極”。
二、中國畫的價值
幾千年來,中國畫有著穩(wěn)定并且包容的核心價值,這便是中國畫能夠大放異彩的根源。由于中國畫獨特的價值,所以中國畫才有著非常獨特的魅力。俞劍華在關于中國畫價值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理解,美術作品自身有著一種非常獨特的魅力,并且傳遞著一種精神,每一幅畫也有著生命,每一幅畫的作者都將自己的精神傳遞到了畫中,將生命寄托在作品上,作者用畫筆,雕刻出富有自身精神與思想的藝術品,一目了然。對于懂得藝術品的人來說,藝術品的真正價值就是大眾對于藝術品的解讀過程,一語中的。這種解釋對于普通大眾來說通俗易懂,而對于藝術品的研究者來說又非常受用。中國畫的歷史價值都將作為載體來突顯出藝術文化價值以及市場價值。
中國歷史悠久,中國畫具有非常強大的生命力,最主要的是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價值,可供大眾以及研究人員進行賞析和使用。
三、中國畫在繪畫藝術中的價值
在世界這個大的藝術體系中,中國藝術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并且中國藝術正與世界藝術進行信息開放交流。目前中國畫正在朝著多元化發(fā)展之路前行?,F代社會的飛速發(fā)展,無論是普通民眾還是藝術界的專業(yè)研究人員都對當前的世界格局有著很長遠的看法,學術界人士的心態(tài)都變得相當平和穩(wěn)重。尤其是如今國家對傳統藝術文化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更多人熱衷于將中國的傳統藝術文化發(fā)揚廣大。
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使得中國繪畫植根傳統文化當中,經過多年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中華民族已經繪制出了一套關于中國繪畫的獨特的藝術體系,該體系關乎文化素養(yǎng)、哲學思想以及獨特的思維方式。所以當前中國畫的藝術特點以及基本原理都離不開這些觀念,這是中國畫的精髓,是中國畫民族特色的凸顯。中國畫能做到的一點就是將自然界中很多的矛盾對立點進行整合統一,達到平衡。繪畫本身具有非常便捷的表現形式,這其實是中國繪畫在最早期受到人們喜愛與追捧的原因,一幅畫便可以一覽全貌,并且得到美的感受。
透視、色彩、光影等方式都在中國繪畫中予以應用,并且體現在事物的各個方面中,最終在視覺上形成逼真立體的美的效果。所以繪畫可以表現在各個領域中,并且繪畫前的取材可以是自然界中一切可以看到的事物,以及制作者在現實生活中的無限感悟,然后制作者通過自己的表現手法來進行展現。無論是以前的遠古時期,還是現在的科技創(chuàng)新技術時期,繪畫都是一種在直觀和反應現實等方面上的記錄手段。色在中國畫中是非常重要的,無論是重色、輕色都是尚純而戒駁。從古至今,中國畫中的墨必不可少,正所謂“有筆有墨”。
水墨畫的調子并不灰暗,而且還會使人有溫暖的感覺。中國畫的結構法最早起源于書法結構,所以中國畫的基本結構法是中國書法的結構法。
四、結論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的飛速發(fā)展,不同的藝術觀念和文化思想會變得更加為人熟知,未來將不再僅僅局限于一個民族或者一個國家,而是與世界其他各民族共享,共同進行借鑒和賞析。我們知道,“形神兼?zhèn)洹笔侵袊嫷闹饕奶厣?“寫形”,正所謂形神不可分離,因此,“寫形”便是“寫神”,“形”的結構就是“神”的表現。以色鉤取物象叫繪,以線鉤取物形為畫,兩者相輔相成,相互為用,這樣“繪”和“畫”才逐漸形成今天的繪畫。
參考文獻:
[1] 王惠.油畫風景中章法布局的比較分析[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2 .
[2] 岳子君.色彩印象[D].蘭州:西北民族大學,2012.
[3] 張波.從寫實到表現——淺談對中國油畫風景的再認識[D].長春:吉林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