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靜
【摘 要】近年來,我國教育教學模式不斷改革更新,新型現代化教學理念逐漸融入教學環(huán)節(jié)促進教育教學正向發(fā)展,以人為本的素質教育不斷推進,傳統(tǒng)教學中機械化、應試化的單一教學模式已不符合新型教學目標,難以滿足新時代人才培養(yǎng)需要。這種背景下,小學數學也顯示出新的發(fā)展需求,教學計劃由傳統(tǒng)形式下的技能理論培養(yǎng)為主轉變?yōu)楹诵乃仞B(yǎng)培養(yǎng)為主。本文從實際出發(fā),立足于小學數學,以小學生學習發(fā)展規(guī)律與數學學習興趣因素出發(fā),多角度探究素質教育導向下小學數學綜合素質培養(yǎng)措施。
【關鍵詞】素質教育;小學數學;核心素養(yǎng);有效措施
數學作為我國教育教學結構中的重點學科,對學生理性思維培養(yǎng)與數學綜合素養(yǎng)形成具有關鍵性作用。小學階段是學生接觸系統(tǒng)集中化數學專業(yè)指導、形成正確積極數學學習意識與良好學習習慣的初始階段,對學生后期學習發(fā)展具有奠基作用。然而,在實際小學數學教學中,由于教學壓力、教學模式等因素影響,數學教學中對學生素質養(yǎng)成性指導較為缺失,違背了素質教育教學主題內容,不利于學生綜合數學能力形成。教師應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合理滲透啟發(fā)引導教學,開啟學生心智,設計科學合理的教學活動,鍛煉學生綜合數學能力,提高學生核心素養(yǎng)。
一、轉變教學觀念,構建和諧師生關系
在素質教育理念教學中, 教師是學生學習發(fā)展的引導者、幫助者,尤其是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獨立個體學習意識尚未完善,更依賴于教師的專業(yè)指導與思維啟發(fā)。此外,數學知識理論性、抽象性較強,對學生思維能力要求較高,因此,對小學生來說,學習數學過程較為艱難,也更需要教師的耐心引導與鼓勵性教學。然而,在實際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往往扮演著學生學習的領導者,沒有意識到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也未以平等態(tài)度對待學生,這種教學關系容易對學生造成壓迫感,增加學生對數學學習的陌生恐懼感,不利于引導學生積極投入數學學習。對此,教師應樹立素質教育下正確教學觀念,轉變教學角色,積極充當學生學習幫助者、合作者角色,堅持平等對待學生,充分尊重學生,增加學生對教師信任感。同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及時觀察學生學習發(fā)展心理,幫助學生解決學習困難,給予學生鼓勵,增加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
教師應將樹立正確教學觀念、構建良好和諧師生關系,以此作為開展高效數學教學的首要前提。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定期開展數學學習茶話會,引導學生放輕松參與茶話會的交流,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茶話會上積極發(fā)言,發(fā)表對數學學習、自我提升、問題解決、教師教學方式等數學相關話題的意見觀點,并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意見等給予積極反饋。教師還可以開設班級數學教師信箱,鼓勵學生積極與數學教師進行數學學習交流,增加學生對教師信任依賴感,為優(yōu)化數學教學創(chuàng)造條件。這些都是有效促進師生積極交流、構建良好和諧師生關系的措施,教師應根據學生學習發(fā)展訴求靈活調整教學措施,促使教學計劃與學生學習主觀夙愿相符合。
二、積極開發(fā)利用數學教學資源,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興趣引導能夠促進學生主觀自愿投入學習,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形成。尤其是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知識復雜性較高,學生學習理解掌握難度較大,如果數學課堂顯示出枯燥性特點,那么學生學習積極主動性必然會減少,造成數學教學效果不理想。同時,小學生自主約束能力不強,容易被外界所干擾。因此,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注重根據教學實際增加教學內容趣味性,促進教學環(huán)節(jié)豐富化,以使數學課堂呈現出多姿多彩的特點,吸引學生學習參與的注意力,增加學生自主自愿學習欲望。教師應深入數學教材,積極開發(fā)利用教學資源,靈活運用情境創(chuàng)設法、游戲設計法、問題引導法等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數學課堂活躍性。
例如,在教學“比一比”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引入“森林里小動物參加運動會”這一教學情境展開教學,教師可以向學生講述“森林里舉辦運動會,長頸鹿、小白兔、小猴子、河馬、山羊這些動物都參加了運動會,運動會有跳遠、跳高、長跑、扔鉛球等項目,可是運動會缺少裁判,學生們可以充當運動會裁判使森林運動會順利開展嗎?”這時,學生們的興趣都被調動起來,學生們都愿意充當裁判,教師可以在這時引入“比一比”教學,引導學生掌握“比一比”技巧,并在教學過程中穿插入“裁判判定運動員表現”的教學情境,運用具體數字鍛煉學生“比一比”能力。這樣,通過積極開發(fā)利用數學教學資源,教師有效實現教學內容豐富化,增加教學過程趣味性,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欲望,使學生學習熱情高漲,實踐了素質教育理念,促進學生主動性學習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三、引入小組合作探究教學,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探究能力
自主學習探究能力是素質教育的重要教學目標,有助于實現學生學習可持續(xù),同時,也是核心素養(yǎng)重要構成要素,對學生后期學習發(fā)展至關重要。更重要的是,自主學習探究能力是現代社會人才所要求具備的一種基本素質能力,對學生個體構建知識體系意義重大。然而,在傳統(tǒng)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往往采用單一語言講述的教學模式,這種情景下,學生只能通過“聽”獲取信息,不利于學生主動構建知識體系過程實現,而且,這種教學模式將學生置于學習被動地位,未將學生學習發(fā)展主體意識納入教學計劃,忽略了學生學習主導作用發(fā)揮,不利于開拓學生思維、提高學生思考能力。鑒于此,教師應積極轉變課堂教學形式,注重學生學習主導作用發(fā)揮。教師應結合學生實際數學能力與知識儲備,將學生進行合理分組,靈活引入小組合作探究教學,促進學生之間形成優(yōu)勢互補,引導學生在小組合作中自主探究有效信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探究能力,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提高。
例如,在教學“長方體與正方體”這一部分知識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組,并為每組學生分發(fā)3套不同長方體與正方體模型,引導學生仔細觀察長方體與正方體模型特點,鼓勵學生嘗試總結長方體與正方體模型性質。之后,教師請各組代表進行發(fā)展、分享其小組觀察討論成果,教師將各組討論成果記錄在黑板上,之后,教師引導學生綜合靈活利用量尺等工具進行實際測量并計算,引導學生嘗試驗證其觀察討論的關于正方體與長方體性質特點,詢問學生是否要修改自己組的討論總結結論,對于需要修改的小組,教師請代表上臺用不同顏色筆修改黑板上的總結成果,教師可以請各組學生仔細查看黑板上進一步展示的探究修改成果,請不同意見者起立發(fā)表不同意見,之后,教師根據學生探究表現進行專業(yè)教學。通過這種方式,教師引導學生通過主動性探究獲取知識,轉變傳統(tǒng)教學中直接向學生灌輸知識的教學模式,積極將課堂歸還給學生,實現學生主導課堂目標,將學生置于學習主動地位,響應了素質教育教學,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反思能力的提高,為提高學生核心素養(yǎng)創(chuàng)造條件。
結語
素質教育作為現代教育的核心理論與教學模式,符合現代化教育教學發(fā)展要求。教師應不斷學習、提升自身教學專業(yè)能力,堅持總結科學有效教學經驗,積極尋求素質教育導向下小學數學教學新的生命活力,為小學數學教學尋求新的發(fā)展方向,使數學課堂與素質化教學高效融合,實現培養(yǎng)、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目標,積極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促使學生實現學習發(fā)展可持續(xù),使學生成長為基礎知識扎實、綜合能力健全的人。
【參考文獻】
[1]周惠珍.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思路[J].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7(3):239-239
[2]李芬.淺談核心素養(yǎng)下的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的學法指導[J].讀寫算:教師版,2017(35):4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