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瑾
每到夏天,炎熱的天氣總讓人失去斗志,晚上睡不著,白天睡不醒,上班也越來越?jīng)]精神,不知不覺就會開始打瞌睡。因為夏天氣溫高,出汗多,暑熱外蒸,汗液大泄,毛孔開放,很容易受風(fēng)寒濕邪侵襲,導(dǎo)致精神欠佳。通過一些穴位按摩,可以緩解瞌睡的癥狀。
幾個穴位防夏困
1.印堂穴:位于前額兩眉頭中心,由此向上推按,具有醒神的效果。不過,若按摩方向相反,則具有安神、助眠的效果。
2.中腕穴:位于肚臍上方4寸,胸骨和肚臍連線的的中點,可調(diào)整脾胃失調(diào),改善腸胃不適、腹悶、惡心和嘔吐等癥狀。
3.內(nèi)關(guān)穴:位于前臂內(nèi)側(cè)、手掌腕橫紋上2寸,約3橫指的兩條筋之間,可改善胸部濕氣、胸悶、惡心等癥狀。
4.太陽穴:位于眉梢與眼外角連線中點,向后約一橫指的凹陷處。按摩此處不僅可以提神,還可緩解頭痛。按摩時雙手拇指或食指分別置于兩側(cè)太陽穴,輕柔緩和地環(huán)形轉(zhuǎn)動,持續(xù)30秒。此法適用于各種人群,但注意不可用力過度,感覺酸脹即可。一般按摩的次數(shù)可多可少,可視大腦疲勞的程度調(diào)整。
5.百會穴:位于頭頂正中的最高點,是手足三陽經(jīng)及督脈陽氣交會之處。按摩這里可以提神醒腦,升舉陽氣。按摩時用雙手拇指或食指疊按于穴位,緩緩用力,有酸脹感為宜,持續(xù)30秒;同時可做輕柔緩和的環(huán)形按揉,反復(fù)5次。
6.風(fēng)池穴:位于項部,在枕骨之下,與風(fēng)府穴(后發(fā)際正中直上1寸)相平。這是足少陽膽經(jīng)的穴位,按摩此處除了可以提神外,還能緩解眼睛疲勞,特別是對長時間在電腦前工作或長時間伏案的人,效果更好。按摩時保持身體正直,兩手拇指分別置于兩側(cè)風(fēng)池穴,頭后仰,拇指環(huán)形轉(zhuǎn)動并按揉穴位1分鐘,可感到此處有明顯的酸脹感,反復(fù)5次。
茶飲方幫助緩解夏困
藿香佩蘭飲
藿香10克,佩蘭10克,分適量,煮滾晾溫當茶喝。此方口味甘甜,可利濕,提振精神。
茵陳蒿醒神茶
除了易感疲倦、愛困之外,若合并有口渴、小便赤黃和便秘等癥狀,可以單純用茵陳蒿泡茶喝,或取10克茵陳蒿和6克魚腥草泡茶,加強清熱的效果。
夏季不要做的這些事
1.狂吃冷飲:酷熱的夏天,有些人吃冷飲毫無節(jié)制,寒氣也隨之進入體內(nèi)。寒氣傷脾,輕則腹痛、腹瀉,重則惡心嘔吐。
2.猛吹空調(diào):空調(diào)吹出的冷風(fēng)為外寒,對脾胃不利,加重濕氣。
3.使用潮濕的物品:潮濕未干的衣服、潮濕的被子不能用,被子(墊絮)要經(jīng)常曬。避免淋雨,別讓水分濕氣包裹你的身體(淋雨后要及時換上千衣服)。
4.喝太多涼茶:涼茶不宜長期飲用,月經(jīng)期女性、準媽媽、產(chǎn)婦、幼兒都不宜多飲。
5.狂吃甜食:尤其是女生,冰淇淋蛋糕之類的甜品盡量少吃。我們常說“甜膩化濕”,美味的甜品雖然會讓心情變好,但身體會變差。
6.貪吃生的蔬菜:涼菜偏涼,生吃不容易消化,都傷害脾胃。
7.沉迷麻辣重口味:吃太多麻辣的食物會刺激口腔、食道和胃的黏膜,容易引起胃火,長口瘡。
8.大量喝酒:酒精同樣會刺激胃黏膜,還會增加肝臟的負擔,對脾胃極為不利。
9.飲食不規(guī)律:如果經(jīng)常饑一頓飽一頓、邊走邊吃或吃飯中談事,時間長了必然導(dǎo)致脾胃虛弱,容易患上胃炎、胃潰瘍等疾病。
10.熬夜:熬夜傷陰,容易引起陰虛、氣虛,不僅傷害脾胃,五臟都很受傷。所以,晚上睡覺不能晚于11點,而且中午也要小憩一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