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艷柳
【摘要】本文針對小學低齡學生的特點,從教師的動作講解、氛圍營造、動作示范和組織活動出發(fā)等四個方面探究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方法與策略。
【關鍵詞】小學低段體育 教學 興趣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8)07A-0152-01
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年齡尚小,活潑好動,興趣廣泛,想象力豐富,具有較強的模仿能力,但同時自控力較弱,注意力不持久,在室外體育課中容易出現(xiàn)“開小差”或打鬧的違紀現(xiàn)象。如何吸引小學低年級學生積極參與體育課堂學習,是許多小學體育教師面臨的現(xiàn)實問題,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了探索。
一、在動作講解中注入“人文味”
體育教學最常用的方法是教師先講解動作概念、要領,再進行動作示范,然后學生開展模仿練習。在講解過程中,學生容易因單調的教學形式而失去興趣,如果在講解過程中能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融入故事或猜謎語的情節(jié),則可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在教學二年級《前滾翻》時,我出了個謎語讓學生猜:“兩手用力撐,兩腳迅速蹬,團身如球滾,展體似雄鷹?!敝i語一出,學生的注意力集中了,積極性調動起來了,也樂意進行模仿和練習,達到了寓教于樂的目的。教師有針對性地將動作要領編成歌謠、故事或謎語,增添了體育課的“人文味”,長此以往,學生就會喜歡上體育課。
二、在氛圍營造中融入“情感味”
體育課的教學大都在室外進行,運動的場地猶如教室一樣重要,老師應精心布置場地,比如在場地上畫上各種圖案或是利用色彩來創(chuàng)造出一個充滿活潑氣氛的教學場地,讓學生對每堂課都有新感受。同時,針對體育活動單調乏味的特點,教師要利用音樂創(chuàng)設歡樂輕松的教學氛圍:從每節(jié)課的準備活動開始時,配以雄壯的進行曲或歡快動感的音樂,教師在示范過程中播放輕音樂,在學生練習過程中播放節(jié)奏輕快的樂曲,課堂快結束時則播放輕松緩和的音樂。這樣可以增加課堂的愉悅氣氛,減輕學生運動的疲勞,達到鍛煉身體、放松身心的目的。教師還要不斷創(chuàng)設妙趣橫生的情境,使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練,從中體驗體育課給他們帶來的無窮樂趣,以促進學生健康發(fā)展。
三、在動作示范中體現(xiàn)“自主味”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成為一個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像其他學科那樣,激發(fā)學生探索的自主性。比如在學習新知時,可讓多位學生先嘗試自己做動作,然后其他學生在一旁觀察和對比誰的動作做得好。如:在上一年級的“立定跳遠”時,筆者會說:“孩子們,你們知道小兔、袋鼠、青蛙是如何跳躍的嗎?”“接下來我們分組嘗試學習跳躍動作,好不好?”充滿童趣的語言,有利于激發(fā)孩子的學習熱情。各學習小組在組長的帶領下嘗試做動作,相互間積極討論,及時交流經驗,課堂教學效果非常好。
四、在組織活動中融入“游戲味”
游戲是孩子快樂的載體,在體育課中增加游戲的環(huán)節(jié),能夠讓學生充分體會運動的快感。因此,教師要把教學內容轉化成游戲的形式,設計趣味游戲,讓他們在“玩”中愉快的學。如“老鷹抓小雞”這樣的游戲,能鍛煉學生的反應能力生;又如“投擲”運動,利用壘球作“炮彈”,設計模擬“放人”的目標,讓學生對準目標,奮勇殲“敵”,訓練結束比“戰(zhàn)績”。學生在這種“戰(zhàn)斗”情境中,始終保持高昂的情緒,既寓教于樂,也提高了投擲能力。
總之,教師要結合低段學生的年齡特點,將體育教學與趣味融為一體,端正學生學習體育的態(tài)度,增強他們學習體育的信心,促使學生更加熱愛體育運動,逐漸養(yǎng)成終生鍛煉身體的良好習慣。
(責編 周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