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麗萍
摘 要:我國農村學校體育狀況在學校素質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甘肅省貧困地區(qū)農村普通高中的體育設施因受當地經濟的制約,大多數農村高中體育課開展不順利,學生體育運動達不到國家體育鍛煉標準。為了改變貧困地區(qū)高中體育現狀,我們要建議政府加大對農村高中體育設施建設投入,加強農村中學體育活動的宣傳力度,培養(yǎng)學生體育意識,吸引更多學生參與體育活動,促進學生素質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貧困地區(qū);農村;高中體育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30-016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30.100
由于課程性質,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雖然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但不可忽視的一個事實是越來越多的家長和學生不重視體育。即使今天人們大力推崇素質教育,學生的成長健康問題也越來越受到重視,但在農村中學,特別是甘肅省貧困地區(qū),體育教學狀況仍令人擔憂。
一、甘肅省貧困地區(qū)農村中學體育教學現狀
(一)硬件建設方面
甘肅省經濟欠發(fā)達,在體育設施投入方面難免捉襟見肘,在貧困地區(qū)尤其明顯,比如定西、臨夏的許多農村高中,雖然有場地,卻基本沒有塑膠跑道,足球場地是“水泥場”——雨天一地泥,晴天漫天灰。近些年,上級部門加大支持力度,一批乒乓球臺、籃球架子陸續(xù)配置到了農村中學,但是它起的作用只能算聊勝于無。一般在農村學校很難見到標準的足球場以及鉛球、標槍等體育器材使用的場地。所以,即使學生愛好體育運動,卻也找不到適合活動的場所。
(二)學校重視方面
在農村高中,升學壓力依然存在。在體育方面,各學校領導普遍重視高考訓練隊的選拔與培養(yǎng),對體育與健康課視若無睹,將之置于可有可無的境地。這種情緒傳染給了學生,學生在體育課上“散步”,有的學生還要看看輔導書,男生隨意組隊打籃球或者玩耍,女生三三兩兩或坐或走,類似休閑。如此,何來健康教育?
(三)家庭、教師和社會環(huán)境方面
目前中國家庭仍舊以1-2個孩子為主,家長普遍對孩子要求不嚴,對孩子的要求盡可能滿足,零花錢也較充裕,造成很多學生依賴性強、怕吃苦、怕困難。部分學生甚至沉迷于網絡游戲、網上聊天,課余時間都在玩手機,小小年紀卻成了“低頭一族”。本來,教師在上體育課時做得小游戲能調動學生的運動興趣,但稍微有點強度的體育活動,就畏葸不前;只要碰上炎熱的夏天或者寒冷的冬天,部分學生便不愿意上體育課,找借口躲在教室或宿舍不去操場。這樣下去,學生的身體素質無法提高,素質教育成了一句空話。
體育教師是體育教學的第一責任人。一方面,教師的教學任務雖無升學壓力,卻有安全責任,畢竟體育是群體活動,場地有限,相互碰撞、踩踏等事件防不勝防;另一方面,目前的教育環(huán)境也讓許多教師不敢在體育課上加項目,擔心學生出現如摔傷、骨折之類的校園意外事件,即使學校給學生買了意外保險,教師也難脫干系。如果再遇上蠻不講理的家長,到那時教師恐怕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所以,大多數體育教師寧可讓學生自由活動或者做一下簡單游戲,寧可讓上級配發(fā)的器械生銹,也不愿讓學生過度使用體育器材。
(四)學生自身方面
如前所述,當今學生的獨立性比較差,對問題的承受能力低,任性而進取心不足,沉迷虛擬世界,遠離社會現實。再加上高校錄取時并未對體育做硬性要求,所以大部分學生對體育課不重視。前幾年中日韓高中生體質對比的現實深深刺痛著國人,然而現狀卻改變不大。在甘肅省的貧困地區(qū),社會因素和學校因素再加上教育體制的共同作用,或多或少的使當代高中生產生了迷茫甚至厭學情緒,百年前魯迅先生發(fā)出的“救救孩子”的呼聲,是否還在我們耳邊回響?是否讓我們感到了深深地自責?當很多學校僅僅把素質教育當做喊在嘴上的口號或是貼在墻上的標語時,當學生的學習成績仍是排在首位不可動搖時,當升學率、高考狀元仍在大行其道時,體育課便也只是安排在課程表上的“紙上科目”。
二、改變甘肅省貧困地區(qū)農村中學體育教學現狀的措施
(一)各級政府部門要加大對農村高中體育設施建設的投入
近年來,國家對教育的投入力度不斷加大,不過在農村地區(qū)的投入仍然不足以滿足學生的體育鍛煉需求。也許有人認為,少數有體育天賦的學生進入體校、縣高中后,農村學校本身的體育器材足以讓學生上好每節(jié)體育課,因而減少了配置。
(二)學校與教師要形成合力,轉變學生輕視體育課的不良習慣
領導層面,要保證學校開齊開足體育課,重視體育鍛煉在提高學生自身體質、塑造優(yōu)良品質、形成良好團隊合作精神方面所起的積極作用。教師要堅決執(zhí)行學校所制定的體育鍛煉方案,不打折扣,一以貫之。改變過去農村中學體育課“一聲哨子兩個球,老師學生都自由”的授課現狀,認真上課、備課,除了教學生一些體育運動基本理論、動作要領外,也可在分性別課堂上進行簡單急救常識的培訓,將體育與健康的理念扎扎實實貫徹到課堂教學中,使學生真正地喜歡體育課并終身鍛煉。
(三)輿論要宣傳體育鍛煉的重要性,特別要加強農村中學體育活動的宣傳力度
農村中學可以因地制宜地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也可考慮將農民籃球隊請進來和師生比賽,或者邀請農村社火隊的個別項目來學校表演并傳授技藝(如舞獅),農村廣場舞也開展得如火如荼。以上節(jié)目均可以在重大節(jié)日邀請縣區(qū)電視臺進行宣傳,使農村中學體育教育更加接地氣。
總之,甘肅省貧困地區(qū)農村中學的體育教學工作是一項惠及千秋的大事,與當下中央提出的“振興農村”的戰(zhàn)略遙相呼應,只要踏踏實實做好這些工作,我們的農村教育事業(yè)就會迎來一輪新的春天。
參考文獻:
[1] 朱惠平,朱有生,張愛軍.貧困地區(qū)農村學校體育教學現狀及發(fā)展對策研究——以甘肅省為例[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15,37(12).
[2] 馬利超,崔新龍.中小學體育教學現狀調查研究——以甘肅省邊遠貧困地區(qū)農村為例[J].體育研究與教育,2015(s1).
[責任編輯 杜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