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課本插圖(教材插圖)稱為課本插畫,是指刊登在課本中用以說明課文內(nèi)容的圖畫,它對教材內(nèi)容做形象的說明,是教材知識的一種呈現(xiàn)形式,起到加強教材內(nèi)容感染力和版式活潑性的作用。插圖不僅是新教材的一大特色,并且在教學中有著獨特的作用,這一點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得到很好的體現(xiàn)。小學英語教材大多選用彩色卡通畫作為插畫主要內(nèi)容,圖文并茂地展示教材內(nèi)容和語言情景,如何有效運用這些插圖,提高教學水平成了許多教師關注的重要問題。
【關鍵詞】插圖;教學;英語課堂
【作者簡介】趙希,南京市雨花外國語小學花神廟分校。
江蘇牛津小學英語教材圖文并茂,幾乎每一個教學內(nèi)容均配有一幅與該材料密切聯(lián)系的插圖,這符合了小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和兒童學習語言的規(guī)律。在英語教學中適當運用圖片,不僅使教師授課直觀可感,深入淺出,而且使學生興趣盎然、易于理解、便于掌握。
一、巧用插圖,提升學生的聽力能力
教師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課文插圖的潛在優(yōu)勢,并配合手勢、表情等體態(tài)語,幫助學生去分析和理解聽力內(nèi)容,以提高聽力的水平。
1.猜圖意,預測聽力內(nèi)容。即指導學生在聽力前,通過對插圖的觀察,預測聽力的內(nèi)容和方向,有針對性的進行聽音。
2.看圖片,促進聽力理解。即在聽的過程中,以插圖為依據(jù),把握文中的主要信息,快速理清聽力的線索,理解聽力內(nèi)容。
例如在江蘇牛津小學英語教材5B Unit3 Asking the way中,先讓學生仔細觀察插圖,找到起點位置(箭頭)和終點位置,然后讓學生組織語言,預測行進路線,為“聽”做好準備。聽的過程中,以插圖為依據(jù),有針對性的去獲取聽力中的有效信息,進而理解短文。
二、巧用插圖,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蘇聯(lián)教育家烏申斯基說:給圖畫一看,教室里就談得起來。因此通過直觀的情景圖,提供生動的語言環(huán)境,把學生帶到具體的情境中進行語言表達訓練,能使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看插圖,巧學單詞。除了用實物、模型等直觀教具,使用圖片學習單詞無疑是最簡便有效的方法,通過課本插圖,引導學生明確單詞的意義。例如在江蘇牛津小學英語教材6Bunit1 the lion and the mouse中,通過形象的圖片,學生很容易理解了large, strong這幾個形容詞的意義。
2.看插圖,巧練句型。在學生初學階段,教師借用插圖并輔以表情,手勢,動作等,幫助他們理解詞句的意義和用法。在插圖的提示功能下,學生復習操練單詞,鞏固句型,實現(xiàn)詞不離句,句不離境,學用結合。
以4B unit 5 的課文插圖為例,先讓學生觀察圖片,提問:How do you feel in…? 學生回答:.In…, it is… 依次提問其余三幅圖片,以此操練句型同時也復習了spring, summer, autumn, winter, hot, cold等單詞。
3.看插圖,復述課文。在語篇學習中,為了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師可以利用插圖讓學生以復述的方式來復現(xiàn)課文內(nèi)容,因為復述不是簡單,機械地重復或背誦內(nèi)容,而是經(jīng)過自己語言中樞的加工,創(chuàng)造性地再現(xiàn)語言材料的內(nèi)容,有重點有條理的進行敘述,對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有特殊的作用。當然,復述的難度因人而異,教師要給予足夠的信息提示,而插圖就是其中最重要的提示,由此才能保證不同層次的學生各有所學,各有提高。
仍以上圖為例,在完成句型的操練后,四幅獨立的插圖通過箭頭連為一體,讓學生在它的提示下,來簡單復述這首關于季節(jié)的優(yōu)美的小詩。
三、巧用插圖,提升學生的語篇閱讀能力
我們在備課時除了尋找課外的教材資源,觸發(fā)學生的新鮮感外,不妨先看看教材上是否有合適的插圖可用,用現(xiàn)成的插圖資源,把握實際教學情況,突破重難點,化難為易,化繁為簡,幫助學生直觀形象的理解字,詞,句,段的意思,從而達成教學的目標。
1.看插圖,整體感悟文章。語篇是一個整體,但是在教學中為了讓學生理解語篇的含義,教師往往將語篇支解為詞,句,段的形式,結果呈現(xiàn)給學生一個支離破碎的語篇,這個時候我們不妨借助插圖來觸發(fā)學生的整體感悟,例如:6B unit2 what a day!中,短文的內(nèi)容涉及動詞的過去式,這會阻礙學生對于語篇的整體把握,這時教師可以借助三幅插圖讓學生對語篇有一個整體的感知:
教師分別對三幅插圖提問:Who are they? What are they doing? What happened? 在回答的過程中,學生逐漸把握了語篇的內(nèi)容,然后再進行語篇的教學,往往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看插圖,突破閱讀重難點。除了讓學生做到語篇的整體感悟,在具體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學會充分挖掘插圖中包含的教學內(nèi)容,利用插圖中所承載的教學信息,服務于教學,輔導學生弄懂課文內(nèi)容中的重難點。
(1)直觀呈現(xiàn),克服重難點。在5A unit 2 A new student中,學校樓層的地理位置是語篇閱讀的難點,但是通過仔細觀察插圖,我們可以非常直觀的了解到原來學校一共有三層樓,電腦室、音樂室、教室等都位于不同的樓層。在插圖的幫助下,極大的減輕了學生對語篇理解的難度。
(2)規(guī)律變化,克服重難點。
5B unit5 helping our parents 重難點是學習動詞的現(xiàn)在進行時,從插圖中,學生可以了解動詞現(xiàn)在分詞的變化規(guī)律,大部分在原形后加ing,這些信息將幫助學生理解變化規(guī)律,從而更好的把握這單元的重難點。
(3)比較不同,克服重難點。5A unit 1 culture time 板塊重點是對比中西方飲食文化的區(qū)別,教材中的兩張圖片形象直觀的展示了西方人愛喝咖啡,東方人愛喝茶,讓學生一目了然,非常清晰,輕松的突破了本版塊的難點。
四、巧用插圖,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結合插圖進行英語的寫作訓練,就是通過給學生呈現(xiàn)生動,鮮活的圖片,將學生帶入描述的情景。如此能極大調(diào)動學生的情緒,激發(fā)他們的表達欲望。根據(jù)小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可依據(jù)教學目標的要求,選擇合適的插圖,給予一定的信息提示,如呈現(xiàn)連結詞等,幫助學生將圖中獲得的信息整理為一個內(nèi)容完整、意思連貫的短文。
以5A Unit2 A new student Fun time 插圖為例,通過插圖,首先做到讓學生有“話”可寫,即寫作的對象是classroom;然后,通過插圖理清學生寫作的思路,即按照空間順序來進行描述;最后,通過仔細觀察圖片,豐富寫作的內(nèi)容,即用there be句型來描述教室內(nèi)的物品。
另外,通過生動形象的圖片,還能集訓練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于一體,以說促寫,以寫帶說,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和注意力,使教學活動更生動有效。
五、巧用插圖,激活學生的英語思維
插圖是語言的形象再現(xiàn),語言是插圖的理想表達。在教學中,學生的思維往往受教學內(nèi)容的影響而受到思維定勢的限制,這樣就會影響教學效果,因此,教師要想辦法拓展學生的思維。
1.運用插圖,拓展思維深度。教材是范本,但教師要創(chuàng)造性的使用教材,利用現(xiàn)有的教學材料,讓學生學得靈活、有效。例如在教授句型What can you do?I can …,學生僅僅學會這個句型是不夠的,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時候會談到第三人稱,這時可呈現(xiàn)插圖,教師示范詢問:What can … do? 引導學生用She can … 進行回答,然后再放手讓學生分小組看圖進行角色對話,這樣的交流更有情景性。
2.運用插圖,拓寬思維廣度。
教學中教師可利用插圖,發(fā)散學生的思維,如聯(lián)系新舊知識等,更要引導學生不拘泥于教材提供的“標準答案”,讓他們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不同的方式去表達。例如,學了there be 句型和表示方位的一些介詞后,出示如下圖片:
請學生仔細觀察圖片,適當發(fā)揮想象,完成以下句子:
There is ________.
There are ________.
第一空學生的答案有:a book on the desk, a lamp on the desk, a trash bin near the desk, …
第二空學生的答案有:books on the table。
教師引導學生使用不同介詞從不同角度進行描述,復習了舊知,又活躍了學生的思維。
總而言之,英語教材中的插圖資源是豐富的,如何在教學中加以充分的運用,以提高教學質(zhì)量與水平,關鍵在于教師是否能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和教學實際的需要,創(chuàng)造性的使用圖片。如果教師能根據(jù)課堂生成,靈活調(diào)整課堂設計,就一定能把插圖的功用發(fā)揮到極致,最終提高小學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王春華.小學英語課本插圖在教學中的運用[J].教育實踐與研究, 2012(1):38-40.
[2]劉莉.插圖在英語閱讀中的作用與教學啟示[J].科技信息,2010 (31):220-221.
[3]周鴻.課本插圖在課堂教學中的優(yōu)化方法[J].鐵道師院學報,2000 (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