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超
摘 要:作為培養(yǎng)學生人文素質的一門重要學科,小學語文的教材一直在改進,但語文教學的一個重點始終未曾改變,那就是小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而對于農村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更是重中之重,本文以小學語文為載體,并結合筆者自身實踐,對探析如何提高農村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問題進行一番詳細描寫與論述。
關鍵詞:寫作能力;素材積累法;層次練習法;實踐活動法
小學語文的新課標指出:教師應該大力調動學生的主體性和自覺性,實現(xiàn)全體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此,教師應該優(yōu)化課堂的教學設計,完善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素材積累法,日積月累,增強寫作意識
正所謂“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出口成章”便是指文學功底深厚的人。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不僅應該精心設計好課堂上的教學寫作課,還要充分利用好零散的課余時間,比如,可以讓學生準備一個積累本,專門用來記錄一些好詞好句,可以是課本中的,也可以是自己課外書上的,從而增強學生積累素材的意識,教師也可以開展積累本的競賽活動,為制作精美、收錄佳句多的學生發(fā)放相應的獎品。另外,教師還可以布置寫周記的作業(yè),題材不必限定,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農村學生的寫作習慣,增強農村學生的靈性,讓學生想寫、敢寫,進而才能會寫、擅寫、愛寫。
例如,我在教授《美麗的“三潭印月”》一課時,首先為學生做出范讀,然后提問學生:“該篇課文從哪些語句表現(xiàn)了哪里的優(yōu)美自然風光?”學生基于問題仔細閱讀文章,我指導學生將“波光閃閃、繁花似錦、人間仙境”等詞匯進行標志并熟讀,因為這些詞語體現(xiàn)了。同時,學生對這些詞語比較生疏,理解不到位,標注詞語有助于加深學生對該類詞語的記憶,為其積累大量素材,教師通過這樣的安排有利于讓學生從作者優(yōu)美的語言文字中感受到杭州西湖的三潭印月,以及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我要求學生再次齊讀兩遍并摘抄到積累本上,這樣便加強了學生對文字的感知能力與運用能力,極大地提升了學生的寫作意識。
二、層次練習法,熟能生巧,提高寫作能力
“知道不代表會用,會用不代表能用好”,作為小學語文老師,我們首先應該樹立起學生積累素材的意識,尤其是農村學生,他們自主寫作的意識欠缺,練習的力度較少。寫生寫作能力的提高離不開大量的練習,如果不練習,學生就無法將已知的好詞佳句應用其中,一篇好文章首先需要做好整體的架構,提煉提綱,然后進行大量練習。仿寫法就是一種行之有效的練習方法,學生通過模仿佳句的句子結構增強了自己對于文字的敏感度。續(xù)寫法,學生通過對已知文字的補充有利于發(fā)揮其想象力和聯(lián)想力。改寫法,學生可以將散文改編成古詩,將古詩改變成白話文等,這樣的練習可以加強學生對文字的掌控能力,逐步提升文字的流暢度和美感。
例如,我在教授《三月的原野》一課時,利用多媒體展示出幾張美麗的圖片——一望無際的原野、廣袤無垠的森林、生機勃勃的小草、覓食的小烏鴉,春意盎然的圖像映入了學生的眼簾,我提問“你們說春天都有什么特征呢?你能從哪些景物中體會到春天的溫暖與生命力呢?”于是我?guī)ьI學生勾畫文章中描寫春天的好句子,并布置了寫作任務,寫一篇小短文“我眼中的最美季節(jié)”,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也可以讓學生續(xù)寫《三月的原野》,訓練學生的文字銜接能力,增強語句的流暢感。還可以進行仿寫練習。練習方法要由易到難,結合農村學生的理解程度設置分層練習法,循序漸進,靈活多樣,不斷提高農村小學生的寫作能力。
三、實踐活動法,豐富多彩,提升寫作興趣
語文新課標指出:“教師應積極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促進全體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所以,小學語文教師應努力打造多元化的語文課堂,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活躍課堂氛圍。教師可以開展作文比賽活動,充分發(fā)掘每一位學生的閃光點,幫助學生找到屬于自己的寫作風格,學生在競賽的氛圍中會不斷增強對寫作的興趣。另外,還可以布置學生一周一記的習慣,讓學生養(yǎng)成寫隨筆,寫日記的習慣。另外,教師要充分利用好教室的多媒體設備,定時給學生放映一些經典電影,隨后組織學生寫觀后感。農村學校要不斷發(fā)展,與時俱進,利用當今時代網絡科技的便捷,為學生播放一些有益于作文能力提升的視頻,培養(yǎng)學生良好寫作習慣。
例如,我在講解《草船借箭》這一課時,首先為學生播放了電視劇《三國演義》的視頻片段,短時間內就引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我進行新課導入“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大家都看過嗎?”很多學生回答看過,“這部作品塑造了二百多個和而不同、個性鮮明的角色,諸葛亮就是其中之一,他的‘智體現(xiàn)在哪里?”我指導學生進行課文提煉“詭譎小計,何足為奇”體現(xiàn)了諸葛亮的鎮(zhèn)定自若,神機妙算。課后我展開了 “我最喜歡的三國人物”討論會,指導學生撰寫小短文,以隨筆、讀后感、觀后感等各種形式都可以,提升學生人物描寫的能力,增強其對文字的敏感程度。
綜上所述,語文教師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日常的寫作習慣,從而形成自覺寫作的意識。通過素材積累法、層次練習法、實踐活動法等方法幫助其形成良好的寫作思維,構建高效合理的生命化寫作課堂。
參考文獻:
[1]曾秀英.小學作文教學之“法”[J].新校園(中旬刊),2017.
[2]崔黎鮮.淺析生活化小學作文教學[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學研究),2017.
[3]安錦鳳.怎樣提高農村小學生的寫作能力[J].新課程學習(上),2014(6):198-199.
[4]張麗.論農村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09(7):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