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尚武
摘 要:伴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與進步,在現代教學中,多媒體技術早已引入到教學領域,高校田徑教學作為體育學院重點課程,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田徑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具有直觀性、動態(tài)性、時效性、交互性、促進學生更快地掌握技術動作和心理發(fā)展等特征。在當前田徑教學中,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手段,能夠充分的發(fā)揮出多媒體的優(yōu)勢和特點,運用先進的技術水平做到圖文并茂,動作慢放、回放等,更直觀了解技術動作。能夠更加有效提高學生對動作技術的感知能力,提高教學的整體效果。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田徑教學;教學效果
多媒體教學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能給學生提供直觀的材料,通過畫面、圖片、聲音等綜合性多媒體技術,帶給學生的是生動的、直觀的印象,而以往傳統的教學形式則達不到這樣的效果。上課時采用多媒體教學,將技術動作借助教學軟件,通過畫面出現教師預先錄制好的示范動作、圖形分解以及文字解釋,結合課堂上的需要使畫面重復播放、講解,加上教師在課堂上的示范,這樣,學生在大腦中形成清晰完整地技術動作印象,練習起來更加有勁,更加積極主動,對動作要領更直觀理解,掌握技術動作更快。多媒體技術在田徑教學中運用廣泛,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運用多媒體技術教學能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fā)學生對田徑的求知欲望
(一)運用多媒體技術教學能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這個理念已經成為當前教育行業(yè)不可爭議的事實,只有良好的學習興趣,才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能和創(chuàng)新能力。教育心理學也表示,在人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只有好的興趣,才能夠帶來好的收益。在當前運用多媒體技術來培養(yǎng)學生對田徑的學習興趣,主要是以豐富的圖像,生動的形象和動作的慢放、回放等通過多媒體展現到學生的面前,讓學生能夠從思維中加深印象,最大限度的讓學生去聯想,激發(fā)他們對田徑的求知欲望。
(二)運用多媒體技術教學激發(fā)學生對田徑的求知欲望。例如,在中長跑教學過程中,在進行授課之前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 播放一些關于中長跑方面的視頻或錄像,讓學生能夠通過這些可觀賞到的內容來激發(fā)自身的動力,并有效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能夠注意到其中的細節(jié),將長跑的技術融入到教學內容之中。在播放完視頻或錄像之后,在進行中長跑教學時,學生就會積極的去模仿視頻或錄像中的動作,使授課的氣氛變得更加熱烈。
二、運用多媒體技術能突出教學重點和難點,激發(fā)學生對田徑的創(chuàng)造思維
(一)運用多媒體技術能突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對于在進行傳統的田徑教學過程中,在教學重點和難點問題上,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對于高校的體育教師來講,往往年齡稍偏大,因此受到自身的體能素質的約束,不能夠充分的完成授課中的一系列的田徑教學示范,經常會出現在對學生進行田徑示范過程中技術不夠完整,雖然教師擁有者豐富的教學經驗,但是依然不能夠將優(yōu)秀的技術動作展示給學生,使學生在實際學習的時候導致了動作不準確;第二,在進行田徑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是所有的動作都能夠進行“逐幀”示范的,所謂的逐幀示范就是將動作在連貫的基礎之上,進行分解動作示范,這樣經常會在一些較難的田徑項目上不能使學生得到充分的領會,然而教師又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因此,多媒體技術的運用能夠完美的解決掉了上述兩個實際問題,可以將授課中的連貫動作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展示在學生面前。比如跨欄的動作學習,擺動腿擺動不當會影響跨欄的速度且很容易碰倒欄架,學生對跨欄腿應如何擺動總覺得有些迷惑。對這樣的疑難性動作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技術來進行定格處理:找一段世界大賽跨欄比賽的錄像,當錄像播放至擺動腿動作時作定格處理,讓學生分析參賽的優(yōu)秀選手們是怎樣完成這一動作的,與自己相比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地方,從而掌握跨欄時擺動腿的動作技術要求,難點一突破,其它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二)運用多媒體技術激發(fā)學生對田徑的創(chuàng)造思維。例如,在進行田徑項目中跳遠教學的過程中,教學的難點就在于教師在進行示范的時候速度過快,很難讓學生看清動作的要領,并且教師還無法進行分解動作的示范,如何才能夠準確的將動作分解的展現給學生,使他們能夠更快、更準確的掌握動作要領呢?在這個時候,利用多媒體課件,將跳遠的整個過程進行分解,將重點和難點在課件中放慢速度,使學生準確的看清動作的細節(jié),更加直觀、立體的掌握動作要領,幫助學生更好的提高掌握技術
動作。
三、運用多媒體技術教學還可進行及時的信息反饋,加強學生對田徑動作技術的完善
(一)運用多媒體技術教學能及時的進行信息反饋。通過教育心理學的相關研究表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及時的掌握自身的學習結果,看到自己的學習成效,練習動作的規(guī)范程度等一系列內容中,能夠充分的啟發(fā)學生進一步努力學習的動機。對于這樣一種心理特征,在田徑學習過程中,就要根據實際情況,結合運動技能形成的規(guī)律,有效的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及時的信息反饋。因為,學生的運動技能形成的規(guī)律,完全是在不斷的模范、練習、糾正、再練習的過程中形成的,所以,要將學生在進行田徑學習過程中的所有動作,利用多媒體進行錄制,然后運用多媒體技術手段將其制作成畫面,將這個學生自身的畫面與正確技術的畫面進行對比,讓學生能夠看到自身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及時的進行糾正與改進。
(二)運用多媒體技術教學加強學生對田徑動作技術的完善。例如,在田徑課的一百米教學中,教師在對學生學習的過程,就可以將他們跑步的整個過程進行錄制,包括起跑前的準備、起跑的時間、跑動的過程、途中的加速、以及后程的沖刺,然后通過多媒體做成課件,同世界田徑大賽中的百米賽跑錄像進行對比,并通過計算機技術進行兩者的融合,找到學生在一系列運動過程中的問題,有的放矢的組織學生進行練習。
四、辨明正誤—創(chuàng)設對比化情境
通過創(chuàng)設對比化情境,讓學生進行協作學習或個別學習,使學生通過觀察、分析、討論、交流,發(fā)現問題并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如可以給出幾組背越式跳高的模擬鏡頭(其中包括跳的好的、較好的、一般的、差的等幾種情況),讓學生開展協作學習:首先分小組觀察、比較、分析、交流、討論甚至爭論,最后得出背越式跳高的助跑、起跳、過桿等技術的要求及注意事項;然后分小組匯報各組討論結果;最后由教師總結出背越式跳高的動作技術要領。這樣學生不僅學到了有關知識和技能,并掌握了學習的方法。
五、因材施教—創(chuàng)設個性化情境
學生自身的條件千差萬別,性格、脾氣、愛好等也各不相同,借助多媒體技術可以創(chuàng)設個性化情境從而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如在中長跑教學中,由于學生自身的情況不同,有速度好的、有耐力好的,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給學生提供不同的戰(zhàn)術指導,學生則可根據自身的情況進行安排針對性的練習,教師也輕松地實施了個性化教學。這樣的教學形式有利于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因此深受學生歡迎。
總之,在多次的教學嘗試中,我深刻感受到多媒體技術的運用給田徑教學帶來了諸多優(yōu)點,解決了教學中疑難問題,也是我更加認識到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逐步占據著重要的地位,但是縱觀當今教育軟件的現狀,我們就會發(fā)現現在的多媒體課件往往無法直接用于課堂教學,有的緊緊只是側重于單個學生人機對話,交互性差,缺少跳躍、擴容、共享的能力。因此我們應加強有關課件制作方面的學習,提高課件制作的理論知識 ,嘗試制作出符合自己教學特點,實用并令自己滿意的課件來,而教師在自制多媒體課件過程的同時,也促使著自身在不斷的學習與實踐。當然,多媒體是輔助田徑課教學的,它作為奇妙的教學工具,為教師“教”和學生“學”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但作為一名體育教師,我們不能忽視對自身素質的培養(yǎng)和提高。多媒體教學是輔,而我們的教學思想,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才是主要的,只有這兩者相輔相成,有機結合,才能結出累累的教學碩果。
參考文獻:
[1]賽慶彬,劉軍,史作陽.釜山亞運會中國田徑運動員的表現及中國田徑運動的現狀分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9,(01).
[2]馮敦壽,郭俊人,張蒙漢,金強.北京亞運會,24屆奧運會男子800m跑多項技術分析[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5,(S1).
[3]馮曉勁,王喆.田徑運動在學校體育全面實施健康教育中的地位與發(fā)展趨勢[J].山東體育科技,2002,(01).
[4]陳建民,吳錫忠,譚新莉,羅智波,譚曙輝.普通高校高水平田徑運動員訓練厭倦現狀調研[J].湖體育科,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