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瑤
摘 要:高職院校中對于貧困生的關注不能僅僅停留在對學生身體健康以及學習成績當中,心理的健康發(fā)展對于學生的發(fā)展更是十分重要。本文根據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對高職貧困生的心理健康進行分析,對如何保障高職貧困生的健康心理提出對策。
關鍵詞:需要層次;高職貧困生;心理健康;激勵機制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主要從五個方面對人的需求進行闡述,其中由最基本的生存生理需要開始不斷深入的對人在發(fā)展過程中各個階段的需要作出分析。目前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在實際的教育過程中也被廣泛的運用,教師運用其五個需要層次對學生的心理狀況作出分析,根據學生的心理需求制定采用相應的激勵機制,引導學生心理的健康發(fā)展。
一、需要層次理論下高職貧困生的心理健康狀況
(一)生理需要
生理需求是人最基本的生存生活需要。對于高職貧困生的生活條件來說,哪怕國家政府與學校都采取了相應的措施,盡量的緩解高職貧困生的經濟壓力,但近年來我國的物價上漲速度較快,并且高職院校的學費也在根據社會發(fā)展的情況逐年上升,這給本就生活困難的高職貧困生家庭帶來了更大的壓力,許多家庭根本無力支付孩子的學費以及生活費,大多的高職貧困生只能依靠勤工儉學維持自己的求學生涯。這樣的經濟情況使得高職貧困生的生活壓力與思想壓力十分的巨大。
(二)安全需要
安全需要在生理需要被滿足之后,人對自身的安全的渴求,這種安全不僅僅表現在對生理安全的需要,更包括對心理安全的需要。對于高職貧困生而言,他們尤其缺乏安全感,因為許多的貧困生來源于農村,初到大城市后所感受到的生活習慣、消費理念、快節(jié)奏的生活方式都與農村有著很大的區(qū)別,這之間的落差使學生感到難以適應。另一方面因為國家或學校的助學金額有限,這使得貧困生之間不得不進行競爭,在競爭中總是會引發(fā)一系列的摩擦,導致貧困生的心理上出現消極情緒,給貧困生的心理健康造成極大的影響。
(三)社交需要
社交需要是正常人的必備技能之一,良好的社交關系有助于學生心理的健康發(fā)展。對于貧困生而言,社交顯得十分困難,因為經濟上的壓力、心理安全感的缺失,十分容易使貧困生的心理出現自卑或是自大的情況,這兩種情況都極不利于貧困生心理的健康發(fā)展。
(四)尊重需要
尊重需要相比較上面三種需求屬于更高層次的需要。與普通的學生相比,貧困生的自尊心十分的強烈,有時候甚至不愿意接受他人的幫助,例如:拒絕申請助學金、拒絕教師幫忙找兼職、拒絕同學間善意的幫助,將自身困在“籠子”里。在學習以及生活中表現出十分強勢的一面,處處都想高出別人一籌,以獲得別人的肯定,努力又小心的維護著自身的尊嚴。
(五)自我實現需要
貧困生十分希望得到社會的認可,努力的學習、辛苦的存錢都是希望有朝一日改變自身的困境,但是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背景下,大學生的就業(yè)變得更加困難,并且由于貧困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差,自尊心過于強烈,導致許多的企業(yè)不愿意對其進行錄取,這對于貧困生的打擊更加巨大,使其心理產生巨大的挫敗感。
二、需要層次理論下對高職貧困生的激勵機制
(一)使經濟補貼形式具有多樣化
以往對于貧困生的經濟補貼多是單一的助學金的模式,使得貧困生之間的競爭十分的激烈,許多的貧困生都希望獲得助學金減少自身的經濟壓力,于是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如何取得助學金當中,這樣并不利于學生的健康發(fā)展。當下應該將經濟補貼的形式多樣化,例如:獎勵學習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獎勵在社交活動中表現突出的學生、每學期對有三次以上的志愿者經歷的學生的實行下一年學費的適度減少,通過這些方式激勵貧困生從多方面取得經濟補貼,在保護貧困生自尊心的基礎上,促使貧困生多方面的發(fā)展,使其愿意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應有獎勵。
(二)物質幫助與精神幫助一起實行
對于貧困生的幫助不能僅限于物質上的幫助,那屬于一種“治標不治本”的幫助方式。高職院校要更加注重對貧困生進行精神上的幫助,通過定期的心理訪談與平常輔導員對其進行的生活方面的關懷,及時的了解貧困生的心理狀態(tài),邀請專業(yè)的心理老師幫助貧困生走出消極情緒,引導其心理健康的發(fā)展。
(三)顯性幫助與隱性幫助一起實行
高職院校多對貧困生實行隱性的幫助,例如:最近新提出的“工學結合”教育模式,院校在實行新的教育模式時,可以為貧困生尋找可靠、薪資較高的“工作”,在豐富其技術經驗的基礎上,緩解其緊張的經濟情況。隱性的幫助還有利于維護貧困學生的自尊心,也可幫助普通學生擺正對貧困學生輕視或者憐憫的心理,為貧困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三、結束語
許多的貧困生急于擺脫經濟困難的生活現狀,巨大的壓力十分容易使學生的心理出現問題,高職院校要注重對貧困學生心理狀況的幫助,對其進行適當的幫助,引導學生積極健康的成長。
參考文獻:
[1]張平,鄧淑鋒.高職貧困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及分析[J].成功(教育),2012(02):273.
[2]袁慶華,邢靜南.高職貧困生心理健康狀況的特點及其教育對策[J].現代商業(yè),2010(09):263-264.
[3]胡萩莎,徐蓉蓉.高職貧困生心理健康狀況的特點、影響因素及其對策[J].武漢科技學院學報,2007(03):8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