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新濤 高毅
摘 要:《藝術人生》是中央電視臺2年推出的一檔針對藝術界名人進行訪談的電視節(jié)目,該節(jié)目一經推出就在全國獲得了很好的反響。其中,節(jié)目主持人朱軍對談話技巧和原則的靈活運用是該節(jié)目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禮貌原則是語用學中重要的會話原則之一。本文以《藝術人生》為語料,從禮貌原則的角度出發(fā),分析了主持人如何運用禮貌原則保障談話順利進行,從而驗證禮貌原則在言語交際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關鍵詞:禮貌原則;訪談;《藝術人生》
作者簡介:第一作者魏新濤(1989.2-),女,漢族,河北省石家莊人,碩士研究生,河北傳媒學院科研處學術秘書、英語教師,研究方向: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英語教學、民辦高校管理;第二作者高毅(1995.4-),女,漢,河北省石家莊市人,河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語筆譯、語用學。
[中圖分類號]:J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26--02
1.引言
禮貌原則是指人們在言語交際中應當遵循的社會禮貌規(guī)范。禮貌原則理論由布朗、列文森、利奇等語言學家于20世紀80年代初提出,是“會話含義”學說的發(fā)展。在言語交際中,為什么人們常常不用直接的方式遣詞達意,而總是間接地方式聲東擊西?為什么人們會選擇讓對方拐彎抹角旳意會,而不愿向對方坦率地直言?禮貌原則合理解答了這個問題,從而豐富發(fā)展了格萊斯“會話含義”學說。該原則在語言交流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是人與人之間語言交流順利進行的必要條件。
《藝術人生》是央視于2000年推出的一檔重要的電視談話類節(jié)目。每期節(jié)目中,主持人朱軍會和一位藝術界名人進行談話,與觀眾一起回憶過去的生活,過去的藝術,討論人生和世界。在言語交際中,維護嘉賓面子是非常必要的。這就要求主持人要適應語境采取一些恰當的交際策略以示禮貌,求得最佳的交際效果和節(jié)目效果。該文則通過對《藝術人生》主持人與嘉賓的對話進行分析,詮釋主持人合理利用禮貌原則對電視訪談節(jié)目可以順利進行進而取得成功的重要性。
2.禮貌原則
禮貌原則是格萊斯“會話含義”學說的發(fā)展,合理的解答了為什么人們在語言交際中使用間接的方式傳達信息表達意圖等語言現象。禮貌原則包含六項內容:
得體原則,交際中盡量減少有損他人的觀點,增加有益于他人的觀點;
寬容原則,減少表達利己的觀點,使自己少獲益,多吃虧;
贊譽原則,減少對他人的貶損,對別人少貶低多贊譽;
謙遜原則,減少對自己的表揚,對自己少夸獎多貶低;
一致原則,盡量保持自己與他人觀點上的一致性,盡量避免沖突;
同情原則,減少情感上的對立,多體諒對方,同情對方。
在言語交際中,說話者應該多給予對方尊重和理解,盡量給對方方便和益處,為對方有面子,必要時讓自己吃一點虧,這樣才能不失禮貌,獲得對方的好感,從而達到好的交際效果。
3.對《藝術人生》節(jié)目中主持人禮貌原則運用情況的分析
電視訪談節(jié)目中,需要主持人靈活應變地與嘉賓交流,引導談話順利進行。禮貌原則則是主持人必須遵守又經常運用的交際原則之一,下面就以《藝術人生》為例,分析主持人和嘉賓是如何運用禮貌原則使得談話順利進行的。
3.1贊譽原則
朱軍:雅芝你好。其實我覺得剛才這個朋友設計的文案有一點確實是非常對的。那就是看上去,您確實一點都沒有太變,依然是那么美麗。
趙雅芝:謝謝。
朱軍:首先我想問你在你心里對美麗的定義是什么?
趙雅芝:其實我真的不會說覺得自己是很美麗,我覺得就是說……我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氣質,自己的修養(yǎng)那才是最重要的。
[語用分析]:在交際中,贊美他人是種禮貌。眾所周知,趙雅芝年輕時憑借美麗的外表和過人的演技獲得了大眾的認可。如今她年過半百,做客節(jié)目。主持人在對話開始時就贊美她美麗如初,給予她真誠的褒揚和贊賞,暗含意思其實是,時隔數十年,趙雅芝依然是大眾心中“美麗”的化身,并以此自然的引出這位美麗女性對美麗的看法。主持人遵循贊譽原則,不僅給嘉賓留足了面子,還為這次談話創(chuàng)造了一個輕松愉快的開頭和積極的交際氣氛。
3.2同情原則
朱軍:我總是想問您一句,是不是生活上的艱苦其實都能承受,最承受不了的該是心靈上的估計?在那樣一個陌生的國度里。您有沒有“在人屋檐下”的這種感覺?
殷承宗:有。去的時候,英文只能講幾句,交流很困難……就這樣把英語混下來了,只能說混下來。
[語用分析]:這個對話中,主持人遵循了同情原則,朱軍試圖站在對方的角度上去感受和體諒當時對方的處境,成功和殷老先生建立了情感上的共鳴,從而順利引出了殷老對當時國外生活的敘述和感慨。談話中合理利用同情原則能使對方感受到被理解,使談話雙方產生情感共鳴,從促進談話順利進行。
3.3一致原則,寬容原則
當李云迪作客節(jié)目,談到他的未來規(guī)劃是繼續(xù)活躍國際舞臺上演奏時,主持人發(fā)問了:
朱軍:除此之外,有沒有市場因素?
李云迪:市場因素我覺得不是主要因素,更多的是民族感情,希望世界知道中國人也能把不屬于自己的西方音樂表現得很好。
朱軍:這種情感我很明白。到了一定的時候,走了一定的道路,你會特別深切地感到自己的民族在你心里的地位和重要性。我說的是,作為一個職業(yè)演奏家,面對的現實是要跟市場緊密聯系在一起,如果沒有市場的支撐,說白了,如果沒人給你錢,你還會去演奏嗎?
李云迪:我走上了音樂這條路,就把全身心地經歷交付給了鋼琴事業(yè)……即使不付給我錢,我還是要繼續(xù)去演奏學習,直到有一天可以給我付錢為止。我覺得自己非常能夠堅持。
[語用分析]:這段對話中,可以看到主持人兩次詢問了同一個話題。在第一次發(fā)問,嘉賓似乎有些答非所問的時候,主持人并沒有打斷嘉賓或再次直接重新提問,而是先運用一致原則(即避免產生矛盾),與對方觀點保持一致,肯定了對方的愛國情感之后,才用更簡單明了的措辭進行第二次發(fā)問,加深了受話人對問題的理解。而在第二次發(fā)問中,“如果”疑問句的使用為嘉賓留了否定回答的余地,這符合對話中的寬容原則。在這段對話中,主持人合理運用一致原則和寬容原則,既維護了嘉賓的面子,體現出嘉賓的愛國情操,又得到了相應的回答,體現出嘉賓堅定的志向,從而使得嘉賓最大程度受益。在認同嘉賓,維護嘉賓面子的同時,也創(chuàng)造出一段積極向上的談話。
3.4得體原則,寬容原則,贊譽原則
朱軍:我覺得,你好像給自己的責任太重了一些。我還是那句話,區(qū)區(qū)一個江南弱女子,健康的東西是不是太多了?
閔慧芬:這是我自己心甘情愿的。
朱軍:為什么?
閔慧芬:我熱愛。
朱軍:熱愛什么?
閔慧芬:中華民族音樂。
朱軍:真的徹頭徹尾這樣想的?
閔慧芬:有的時候也想掙點錢,把日子過得好一點。
朱軍:我相信,對這樣是音樂為生命的音樂家,即使謀生掙錢的時候也不會褻瀆它。
[語用分析]:這段對話中,主持人在話語中使用“我覺得”“好像”“重了一些”這些委婉語和模糊語,避免了把觀點強加于人的感覺,顯得委婉含蓄,禮貌得體。同時,主持人使用反問句的方式詢問嘉賓,不僅給了對方自我決策的權力,也使觀眾從中可以明顯感受到主持人對嘉賓的堅強和責任感飽含欽佩之情,從而間接建立了有利于嘉賓的談話立場,符合得體原則和贊譽原則。
最后當談話涉及金錢,這個對藝術家而言有所避諱的話題時,主持人沒有繼續(xù)談論,而是立刻避開了嘉賓不方便或不愿意談論的話題,努力給予嘉賓尊重,為嘉賓開脫,巧妙地將話題轉為了對老藝術家人格上的肯定和贊譽,維護了老藝術家的尊嚴,使談話得以繼續(xù)進行。這些同樣是主持人合理運用得體原則,寬容原則和贊譽原則的體現。
4.結語
通過以上分析,在電視人物訪談中,禮貌原則的運用對節(jié)目的順利進行非常重要。主持人合理運用禮貌原則可以起到創(chuàng)造和諧積極的交際氣氛,潤滑會話者關系,維護嘉賓面子,促進談話順利進行的作用。其實,不僅是在訪談節(jié)目中,在日常生活交際中,想要提高言語交際能力,保證和他人的言語交流順利進行,我們每個人都應學會合理運用禮貌原則。
參考文獻:
[1]何兆熊. 語用學[M]. 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1.
[2]何自然,冉永平. 語用學概論(修訂本)[M]. 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
[3]連衛(wèi)鈺.英語新聞訪談中的話題轉換與禮貌策略[J].時代教育,2012,(3):100.
[4]王崢,別航程. 藝術人生[M]. 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6.
[5]鄭榮馨. 語言得體藝術[M]. 山西:書海出版社,200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