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劉宋僧俗文人交往考論

        2018-09-28 12:38:17陳虹巖
        文藝評論 2018年4期
        關(guān)鍵詞:劉義慶劉宋鮑照

        ○陳虹巖

        劉宋以文為尚,文學(xué)交往不僅體現(xiàn)在帝王文士、才子貴胄之間,而且世俗文人與方外僧侶之間也時有文字往還。謝靈運為高僧撰寫銘誄,如《廬山慧遠法師誄》《曇隆法師誄》;傅亮、殷景仁為佛像作贊,如《文殊師利菩薩贊》《彌勒菩薩贊》《文殊像贊》;文士們還輯錄、撰寫佛教故事,如劉義慶《宣驗記》、傅亮《光世音應(yīng)驗記》、張演《續(xù)光世音應(yīng)驗記》。凡此種種,既說明佛教在廟堂上接受之普泛,同時也促進了佛教在朝野的傳播。在僧俗之間的交往中,鮑照與惠休、文帝與慧琳、義真與慧琳、義慶與慧遠、慧觀等的酬對,比較典型。

        一、鮑照與惠休

        在劉宋文學(xué)批評史上有個“休、鮑”之論:鮑,指鮑照(416-466年),字明遠;休,指惠休(生卒年不祥),字茂遠,為僧時名釋惠休,還俗后名湯惠休。鐘嶸云:“惠休淫靡,情過其才。世遂匹之鮑照,恐商、周矣。羊曜璠云:‘是顏公忌照之文,故立休、鮑之論。’”①自劉宋開始,休、鮑并陳,成為了文學(xué)史上的一個話題。據(jù)《詩品》所載,這一說法是顏延之提出的,羊曜璠還提出了反駁的意見,認為顏延之此說是在妒忌鮑照。羊曜璠的觀點,頗有一番道理,因為據(jù)《宋書》記載,在逞才爭勝方面,顏延之在劉宋文人中表現(xiàn)是比較突出的。顏延之直接批評鮑照的話,《宋書·顏延之傳》中沒有輯錄,史籍中確有顏延之菲薄湯惠休的記載?!赌鲜贰吩疲骸把又勘菪菰?,謂人曰:‘惠休制作,委巷中歌謠耳,方當誤后生?!雹诮Y(jié)合“休鮑并論說”“忌妒鮑照說”“菲薄惠休論”等諸方觀點,加以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以休鮑并提,并非是空穴來風(fēng)。鮑照與惠休之間,在個人才學(xué)、人生選擇、詩歌創(chuàng)作上確實存在著一些共同點,這就使得文學(xué)批評時以休鮑并提,探討上述問題與論說鮑照、惠休文學(xué)交游也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

        鮑照與惠休都是富有才學(xué)、文采斐然之士,或許這樣使得他們彼此多次唱和。東海鮑照,是劉宋時期的文學(xué)天才,作品數(shù)量很多,幾乎以一人之力弘揚著東海的文化。從后世影響和評價來說,鮑照打破了劉宋文學(xué)批評中以顏、謝二人為專美的格局,成為“元嘉三大家”之一,其文風(fēng)沾溉后世。葛曉音說:“鮑照在晉宋之交詩歌雅俗沿革之際作出了重大貢獻。他有意集漢魏兩晉詩歌之大成,注意從當代民歌中吸取營養(yǎng),探索多種形式體裁、語言風(fēng)格和表現(xiàn)角度,并為邊塞詩和七言樂府體開辟了寬廣的發(fā)展前途。他那種乘時進取的精神、不甘沉淪的傲氣、俊逸遒麗的詩風(fēng),尤為盛唐詩人所樂于接受?!雹墼姼柚猓U照的辭賦也受到好評,《文選》輯錄了鮑照的《蕪城賦》與《舞鶴賦》。錢鐘書稱贊鮑照《舞鶴賦》用語生動,評價道:“鶴舞乃至于使人見舞姿而不見鶴體,深抉造藝之窈眇,匪特描繪新切而已?!雹懿艿篮庀壬u價《蕪城賦》:“他的辭賦代表作《蕪城賦》是一篇吊古傷今的作品,歷來傳誦?!雹葜劣诨菪?,據(jù)逯欽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統(tǒng)計,今存詩歌11首,占劉宋作者有存詩可考者之第八位。宋代張镃云:“古今論詩者多矣,吾獨愛湯惠休稱謝靈運為初日芙蕖?!雹迯堥C在贊譽靈運詩的同時,對惠休文學(xué)批評眼光予以肯定。明代楊慎云:“霜月夜徘徊,樓中羌管催。晚風(fēng)吹不盡,江上落殘梅。此貫休絕句也。休在晚唐有詩名,然無可取,獨此首有樂府聲調(diào),雖非僧家本色,亦猶惠休之碧云也?!雹邨钌鲝臉犯姷慕嵌葘菪萦枰元勔?。清代王士禛云:“中品之劉昆、郭璞、陶潛、鮑照、謝朓、江淹,下品之魏武,宜在上品,下品之徐干、謝莊、王融、帛道猷、湯惠休,宜在中品?!雹嗤跏慷G的評價否定了鐘嶸《詩品》對鮑照、湯惠休的品評,其對休、鮑二位的肯定,在唐代以后的批評家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鮑照、惠休的文學(xué)聲譽在劉宋及其后世有著一定的差別,這主要是不同時代文風(fēng)、文學(xué)觀及審美取向?qū)е拢y分軒輊。

        鮑照、惠休在詩歌創(chuàng)作風(fēng)貌上的相似,促進彼此的欣賞。在劉宋時期,雖然,休、鮑一體并陳的言說不如顏謝的稱說那樣屬于純粹的譽美之辭,但是,其稱說背后投射出時人對于二人文學(xué)創(chuàng)作風(fēng)貌的思考與總結(jié)。綜觀休鮑的作品,的確在某些方面有著相似性。從詩歌內(nèi)容來看,休、鮑所寫的樂府詩都有一些男女思慕之作,如鮑照《擬行路難》“今年陽春花未黃”,寫征夫思婦的相思;《擬行路難》“璇歸玉墀上椒閣”,抒發(fā)春日里女子的幽怨。皓腕、朱唇等等抒發(fā)女性美的意象,也常常被鮑照用在詩作中。湯惠休的詩更多相思之詠,如其《白纻歌三首》“蟋蟀夜鳴斷人腸,長夜思君心飛揚”⑨等詩句,多帶有情色的意味。同時,在詩歌形式上,二人均多用七言。如此,就被時人視作“險俗”和“浮靡”。二人文學(xué)創(chuàng)作風(fēng)貌的相似亦可能是相識之后的互相欣賞、互相影響所致。

        鮑照、惠休能夠有文學(xué)交游,還和他們二人的經(jīng)歷類似有關(guān)。鮑照與湯惠休一樣,都是以文義為世所知,在宗室外戚“招集文士”之時展露才能,并憑借文學(xué)才能最終步入仕途。鮑照依附的是臨川王劉義慶,賦詩言志,以文義獲得了劉義慶的知遇。鮑照為臨川王代寫過作品,如鮑照《佛影頌》,系為臨川王作。又如鮑照《凌煙樓銘并序》載“宋臨川王起”⑩。劉義慶薨逝之后,鮑照又曾在始興王劉浚、王僧達義興任上及臨海王劉子頊等處,做侍郎或者書記,任職過海虞令、秣陵令等。湯惠休依靠的是外戚徐湛之——武帝女兒會稽公主的兒子,亦是權(quán)臣徐羨之的從孫。不過,湯惠休與徐湛之游處時,徐羨之早已伏誅。鮑照的略傳,是間敘于劉義慶傳中的,關(guān)于湯惠休的介紹,則愈為簡省,只在《宋書》徐湛之傳中有零星的記載,因而其生平行跡均很模糊?!端螘份d:“湛之更起風(fēng)亭、月觀,吹臺、琴室,果竹繁茂,花藥成行,招集文士,盡游玩之適。時有沙門釋惠休,善屬文,辭采綺艷,湛之與之甚厚。世祖命使還俗。本姓湯,位至揚州從事使?!?從這段記載,可知惠休時為沙門,文采突出,與徐湛之款厚。在孝武帝的指令下,沙門釋惠休還俗,其俗家姓氏為湯,故而還俗之后,就名為湯惠休。在揚州做過官。丁福林據(jù)《宋書》《隋書·經(jīng)籍志》等,指出湯惠休是在廣陵作沙門,孝武時期曾做過宛朐令。另外,據(jù)《南史》載:“鳳子超宗。隨父鳳嶺南,元嘉末得還。與慧休道人來往?!?明代何良俊認為此慧休道人就是湯惠休。?可知謝靈運之孫謝超宗與惠休熟悉,元嘉末年,惠休還是沙門。這樣相似的境遇、身份,使休、鮑二人更容易接近。

        二人共有兩次唱和。兩次唱和的發(fā)起人,都是惠休。惠休《怨詩行》:

        明月照高樓,含君千里光。巷中情思滿,斷絕孤妾腸。悲風(fēng)蕩帷帳,瑤翠坐自傷。妾心依天末,思與浮云長。嘯歌視秋草,幽葉豈再揚。暮蘭不待歲,離華能幾芳。愿作張女引,流悲繞君堂。君堂嚴且秘,絕調(diào)徒飛揚。?

        鮑照《秋日示休上人》:

        枯桑葉未零,??托囊左@。今茲亦何早,已聞絡(luò)緯鳴?;仫L(fēng)滅且起,卷蓬息復(fù)征。愴愴簟上寒,凄凄帳里清。物色延暮思,霜露逼朝榮。臨堂觀秋草,東西望楚城。百物方蕭瑟,坐嘆從此生。?

        這兩首詩,未題作于何時,丁福林據(jù)鮑照詩中“東西望楚城”句,認為詩應(yīng)該作于荊州。鮑照兩次到荊州,一次是隨臨川王劉義慶,在元嘉十六年前;一次是隨臨海王劉子頊,大明六年。丁福林據(jù)鮑照的稱呼“休上人”,認為孝武帝令惠休還俗,則不應(yīng)稱上人了,所以,認為這首詩當作于元嘉十六年(439年)之前。我們認為,這有可商榷之處。史籍雖然交待孝武帝讓惠休還俗,但是沒有交待具體時間,則孝建、大明期間皆有可能,如此鮑照兩次在荊州的時間,都吻合。此外,詩中兩人借秋葉、暮蘭、枯桑、卷蓬等意象,抒發(fā)時光易逝、身世漂泊的感慨,從鮑照來說,與他在劉子頊幕中的心境,似乎更加地吻合。雖然元嘉十六年之前,鮑照是在劉義慶幕中,但是已經(jīng)通過賦詩言志的方式,被授予了國侍郎的職位,釋褐不久,正應(yīng)該是掛云帆濟滄海的時刻。其第二次到荊州,作參軍、掌書記一職,是大明六年(462年),當時朝野比較動蕩,鮑照亦界天命之年,所謂“??托囊左@”,多年漂泊,身心疲憊,愈加容易悲秋。其二,鮑照與湯惠休有兩組詩歌酬答賡和,這在劉宋贈答詩中是比較頻繁的,且詩中托物寄慨,訴說心事,又似乎不是剛剛結(jié)識的人能夠做到的。鮑照是比較謹慎、小心的,他在帝王面前假裝才盡以邀寵避禍,就是一例。如此大明二年的休、鮑,結(jié)識時間更長,互相更為了解。再則,休、鮑是何時認識的呢?史籍中沒有說,據(jù)丁福林考,惠休是在廣陵作沙門,鮑照在元嘉十七年至二十年,亦恰好在廣陵。在鮑照作臨川王國侍郎的時候,曾隨劉義慶到過廣陵,《宋書》載:“十七年,即本號都督南兗徐兗青冀幽六州諸軍事、南兗州刺史?!?即元嘉十七年(440年),劉義慶離開江州,徙刺南兗州,到達廣陵。劉義慶是元嘉二十年(443年),因病由廣陵還都的?!端螘份d:“義慶在廣陵,有疾,而白虹貫城,野麕入府,心甚惡之,固陳求還。太祖許解州,以本號還朝。”?元嘉二十四年(447年),鮑照到始興王劉浚(揚州刺史)那里任職侍郎。所以,二人相遇于廣陵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如果,二人相識于元嘉十七年至二十年的廣陵,那么,元嘉十六年之前作這組詩的可能性就不存在了,詩作只能唱和于大明六年。至于那時能不能稱休上人,丁福林【解題】說:“此篇《藝文類聚》卷三、《初學(xué)記》卷三題作《秋日詩》,《太平御覽》卷二五作《答湯惠休》,今從宋本?!?既然,《秋日示休上人》還有其他的幾種題目,那么叫“休上人”合不合適的問題,就可以不必考慮了。

        第二組詩,也是湯惠休發(fā)起的唱和。

        湯惠休《贈鮑侍郎》:

        玳枝兮金英,綠葉兮紫莖。不入君玉杯,低彩還自榮。想君不相艷,酒上視塵生。當令芳意重,無使盛年傾。

        鮑照《答休上人》:

        酒出野田稻,菊生高岡草,味貌復(fù)何奇,能令君傾倒。玉椀徒自羞,為君愧此秋,金蓋覆牙柈,何為心獨愁??

        丁福林根據(jù)詩題中有鮑侍郎,認為詩作宜寫于鮑照任職侍郎期間。鮑照兩次作侍郎,一次是元嘉十二年(435年)至元嘉二十年(443年)之間,于劉義慶幕中;一次是元嘉二十四(447年)至元嘉二十八年(451年)之間,于始興王劉浚幕中。丁福林據(jù)自己推斷的《秋日示休上人》當作于荊州的時間,以及兩詩都寫了秋天,認為這首詩也應(yīng)該作于彼時。這一點也值得探討,詩作固然寫了秋天的意象,但是不代表詩就作于秋天,即使是作于秋天,那么也不能遽斷是作于在荊州時的秋天。二人可能結(jié)識于廣陵,那么,此組詩還是應(yīng)該作于始興王劉浚幕中更合適。當然,這些還是推斷,究竟二人的兩次文字唱和始于何時,還有待新材料的發(fā)現(xiàn)。

        在鮑照的文學(xué)交游中,與湯惠休的文學(xué)交游留下的詩作最多,并且皆有贈、有答。這種眾多和完整,或許是因為二人的這些詩作,恰好保存得比較完整,或者是因為二人之間有更多的相似處,才會酬和頻繁。無論如何,透過二人的文學(xué)往還,我們看到了一種同儕知己的關(guān)系。

        二、慧義與范泰

        關(guān)于釋慧義,《高僧傳》云:“釋慧義,姓梁,北地人,少出家。風(fēng)格秀舉,志業(yè)強正?!?宋武帝劉裕對釋慧義非常禮遇。釋慧義與范泰的文字往還,遺存有兩篇文章:釋慧義《答范泰等書》,范泰《答釋慧義書》。釋慧義《答范泰等書》:

        祗洹寺釋慧義等五十人敬白諸檀越:

        夫沙門之法,正應(yīng)謹守經(jīng)律,以信順為本,若欲偽經(jīng)反律,師心自是。此則大法之深患,穢道之首也。如來制誡,有開有閉,開則行之無疑,閉則莫之敢犯。戒防沙門不得身手觸近女人。凡持戒之途,見所親漂溺深水,視其死亡,無敢救者。于是世人謂沙門無慈,此何道之有?是以如來為世譏嫌,開此一戒。有難聽救,如來立戒。是畫一之制,正可謹守而行,豈容以意專輒改作?俗儒猶尚謹守夏五,莫敢益其月者。?

        范泰的文章《答釋慧義書》:

        前論已包此通,上人意強氣猛,弗之尋耳。戒以防非,無非何戒?故愚惑之夫,其戒隨俗變律,華夏本不偏企,則聚骨交脛之律,故可得而略。手食之戒,無用匙箸之文,何重偏坐,而輕手食,律不得手近女人,尋復(fù)許親溺可援,是為凡夫之疑,果足以改圣人之律,益知二百五十,非自然定法,如此,則固守不為全得,師心未足多怪,夏五闕文,固守不為疑,明慎所見茍了,何得顧眾而動,企之為義,意在宜進,欲速則事不得行,端坐則不安其居,時有踞慠之夫,故非禮法所許,一堂兩志,上人之同,泯焉莫逆,弟子之和,孑然單獨,何敢當五十大陣,是用畏敵而默,庶乎上善制救。?

        永初元年(420年),釋慧義被范泰請來作祗洹寺的住持,并且在范泰生前以及范泰逝后數(shù)年,慧義仍然在祗洹寺,可見,其佛法道行之為人所重。從釋慧義、范泰的此番文章往來中,二人所討論的親溺可援、手近女人及范泰文中涉及的手食、偏坐等問題,都是關(guān)乎對外來佛教的接受及佛法固守、變通的問題。多有討論的還有關(guān)于佛不見形的問題,有李淼《與道高法明二法師書難佛不見形》,釋道高《答李交州淼難佛不見形》《道高重答李交州書》,釋法明《答李交州難佛不見形》;關(guān)于沙門踞食的問題,有鄭鮮之《與沙門論踞食書》,范泰《與竺道生釋慧觀書論踞食》《與司徒王弘諸公書論道人踞食》。聚訟紛紛,反映了佛教的傳播與受眾的接受之間存在的一些問題。早在劉宋之前,隨著佛教的傳播,此類問題已引發(fā)思想文化界的關(guān)注,如晉竺僧敷《神無形論》,釋慧遠《答何無忌南沙門袒服論》,劉宋文人對于佛門教義、佛法修行、佛家子弟的普遍論議,是佛教引起劉宋思想文化界廣泛關(guān)注的表現(xiàn),也是其時文人與釋氏子弟深入交游往來的說明。從范泰與慧義的文字往來中,可以看出慧義不僅通佛法,而且善文學(xué),在這篇文章中,他注重駢散結(jié)合,文法也很高明。故而,兩人的互動不僅在于佛法內(nèi)容的探討,亦是文學(xué)層面的交流。

        三、慧琳與皇族

        關(guān)于慧琳其人,梁釋慧皎云:“淵弟子慧琳,本姓劉,秦郡人。善諸經(jīng)及《莊》《老》,排諧好語笑,長于制作,故集有十卷?!?清嚴可均云:“慧琳,本姓劉,泰郡泰縣人,出家,住冶城寺,元嘉中,朝廷大事皆與議。有《孝經(jīng)注》一卷,莊子《逍遙游》篇注一卷,集九卷?!?釋慧琳遺存有《均善論》《龍光寺竺道生法師誄》及《武丘法綱法師誄》,凡三篇文章。其中,《均善論》引起了很大反響,宗炳《答何衡陽書》?與何承天《與宗居士書論釋慧琳白黑論》?都熱烈討論這一問題。宗炳對慧琳的文學(xué)才能頗多稱譽,宗炳《答何衡陽書》云:“所送琳道人《白黑論》,?辭清致美?!?從宗炳的品評中,可見釋慧琳是一位富有文才的僧人。

        劉宋文學(xué)史上,沙門釋慧琳的聲望很盛。他與皇子義真及文帝義隆都曾以文義賞會。關(guān)于慧琳與義真,史載:“義真聰敏,愛文義,而輕動無德業(yè),與陳郡謝靈運、瑯邪顏延之、慧琳道人并周旋異常,云‘得志日,以靈運、延之為宰相,慧琳道人為西豫州刺史’……將之鎮(zhèn),列部伍于東府前。既有國哀,義真與靈運、延之、慧琳等坐視部伍,因宴舫里……”?。

        元嘉年間,慧琳與文帝有文義賞會。史載:“時沙門釋慧琳,以才學(xué)為太祖所賞愛,每召見,常升獨榻,延之甚疾焉。因醉白上曰:‘昔同子參乘,袁絲正色。此三臺之坐,豈可使刑余居之?!献兩??!?延之所云刑余之言,蓋言慧琳被僧眾排斥一事,關(guān)于此事,何承天亦有記載。何承天《與宗居士書論釋慧琳白黑論》云:“冶城慧琳道人作白黑論,乃為眾僧所排檳,賴蒙值明主善救,得免波羅夷耳?!?說明文學(xué)上有突出表現(xiàn)受到賞識的慧琳,在佛法道行上不受佛門中人的認可。不過,遺憾的是,雖然史籍皆載慧琳以文才見知于義真、文帝,但雙方并未有文字往還留存。

        其時,如釋慧琳這樣,有文才且著名的僧侶,還有一位釋慧觀。釋慧觀,清河人,姓崔,《高僧傳》載:“觀既妙善佛理,探究《老》《莊》。又精通《十誦》,博采諸部,故求法問道者,日不空筵。元嘉初三月上巳,車駕幸臨曲水宴會,會觀與朝士賦詩。觀即坐先獻,文旨清婉,事適當時?,樞巴跎_、何尚之,并以清言致欵,結(jié)賞塵外?!?慧觀著述遺存較多,慧皎云:“《辯宗論》《論頓悟漸悟義》及《十喻序贊》諸經(jīng)序等,皆傳于世?!?釋慧觀曾與臨川王劉義慶有往來,被臨川王派去考較王僧達,慧觀與王僧達談?wù)撐膶W(xué),對僧達稱譽有加。自此之后,王僧達與慧觀也有交往,所謂“瑯邪王僧達、何尚之,并以清言致欵,結(jié)賞塵外。”?指的就是慧觀與王僧達等名流的文學(xué)交游與彼此欣賞。

        劉宋僧俗文人的交流,是基于帝王貴胄對佛教推崇、對僧侶禮遇的背景,僧俗之間,無論是詩歌的酬唱,還是書誄像贊的撰制,都為劉宋文學(xué)留下了可觀的文字,繁榮了劉宋文學(xué)這一方園地。

        ①[梁]鐘嶸著、曹旭集注《詩品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560頁。

        ②[唐]李延壽《南史》(三)[M],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版,第881頁。

        ③葛曉音《八代詩史》[M],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版,第204頁。

        ④錢鐘書《管錐篇》(第四冊)[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7年版,第2052頁。

        ⑤曹道衡《漢魏六朝辭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162頁。

        ⑥[宋]葉夢得《石林詩話》[A],四庫全書本編纂委員會《四庫全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478冊,第1008頁。

        ⑦[明]楊慎《丹鉛摘錄》卷十[A],四庫全書本編纂委員會《四庫全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855冊,第300頁。

        ⑧[清]王士禛《古夫于亭雜錄》(卷四)[M],趙伯陶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版。

        ⑨逯欽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M],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版,第1244頁。

        ⑩???[南朝宋]鮑照著,丁福林、叢玲玲校注《鮑照集校注》[M],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版,第 953 頁,第761頁,第758頁,第764頁。

        ?[梁]沈約《宋書》(六)[M],北京:中華書局,1974 年版,第1846頁。

        ??[唐]李延壽《南史》(二)[M],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版,第542頁,第365頁。

        ?[明]何良俊《何氏語林》卷八,四庫全書本。

        ??[梁]沈約《宋書》(五)[M],北京:中華書局,1974 年版,第1477頁,第1480頁。

        ?丁福林《鮑照簡譜》[J],《鎮(zhèn)江師專學(xué)報》,1993年第 4期。

        ?????[梁]釋慧皎,湯用彤校注、湯一玄整理《高僧傳》,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版,第266頁,第268頁,第264頁,第265頁,第264頁。

        ???????[清]嚴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M],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版,第 2783頁,第2517頁,第2779頁,第2543頁,第2561頁,第2543頁,第2561頁。

        ?釋慧琳遺文中未見名為《白黑論》者,而其今存《均善論》一文假托白學(xué)先生與黑學(xué)道士來立論,恐即為《白黑論》。

        ?[梁]沈約《宋書》(七)[M],北京:中華書局,1974 年版,第1902頁。

        猜你喜歡
        劉義慶劉宋鮑照
        鮑照的文學(xué)創(chuàng)作對《楚辭》 的承變
        Visiting Dai on a Snowy Night雪夜訪戴
        Taiqiu Going out with a Friend陳太丘與友期
        Taiqiu Going out with a Friend陳太丘與友期
        Ode to Snow詠雪
        受氣包
        故事會(2021年19期)2021-10-13 06:04:36
        鮑照樂府詩創(chuàng)作對南朝詩人的影響
        文教資料(2020年11期)2020-06-29 07:41:56
        鮑照辭賦與其書信文之對比
        ——以《登大雷岸與妹書》為例
        對劉宋義嘉之亂原因新認識
        對劉宋義嘉之亂原因新認識
        男奸女永久免费视频网站| 2021国内精品久久久久精免费| 国产午夜精品久久久久|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还看的|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观看不卡|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 久久久综合九色合综国产| 亚洲av自偷自拍亚洲一区| 亚洲性无码av中文字幕| 久久亚洲色www成人欧美| 国产成人精品三级在线影院| 一区二区三区人妻在线| 亚洲av成人综合网成人| 99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韩国一区二区三区 | 五月天激情综合网| 亚洲一码二码在线观看| 国产av久久在线观看| 色吊丝中文字幕| av中文字幕不卡无码| 国产精品又黄又爽又色| 黄片视频免费在线观看国产|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 久久中文字幕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不卡av在线免费 | 亚洲αⅴ无码乱码在线观看性色| 国产午夜精品综合久久久|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app| 免费人成视频x8x8| jiZZ国产在线女人水多| 亚洲日本人妻少妇中文字幕| 2018国产精华国产精品| 中文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信息 | 永久免费的av在线电影网无码 | 白白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一二三四区免费视频| 国产又黄又爽又色的免费| 久久精品一品道久久精品9| 手机在线播放成人av| av免费网址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jizz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