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偉
摘要:胃潰瘍是一種慢性消化系統(tǒng)疾病,發(fā)病率高,病程長,臨床癥狀特點是周期性疼痛,惡心嘔吐,嚴重者可出現(xiàn)胃出血。建立胃潰瘍模型,對潰瘍機制及藥效、治療機制進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胃潰瘍有多種造模方法,本文就近幾年常用的大鼠胃潰瘍模型進行綜述,為胃潰瘍的進一步研究提供參考依據(jù)。
關鍵詞:大鼠 胃潰瘍模型
胃潰瘍是最常見的上消化道疾病,在消化內科較為常見,發(fā)病率居高不下。為了開展?jié)儼l(fā)生機制及藥效、治療機制的研究, 一些常用實驗性胃潰瘍大鼠模型被廣泛引用,目前大鼠胃潰瘍模型的方法已經有數(shù)種,包括水浸應激性、幽門結扎性、水楊酸性、乙醇性、利血平性、冰乙酸性等。本文就目前實驗中常用的胃潰瘍模型進行綜述,為實驗研究提供更多的信息。
1.冰乙酸性模型
目前大鼠胃潰瘍模型中以冰乙酸性模型在實驗研究中應用較廣,大量研究表明此模型方法可靠,成功率高,重復性好,潰瘍深而大,與人類的慢性胃潰瘍極為相似,其自然愈合需要60 d左右。
利用乙酸注射、乙酸濾紙貼敷和乙酸直接灼燒法型[1]:大鼠禁食不禁水24h,用10%水合氯醛(3. 5mL/kg)腹腔注射麻醉,劍突下0. 5cm縱向切開腹壁約2cm,找出胃,輕移出腹腔。①乙酸注射法,用微量注射器在胃前壁胃竇部漿膜下近肌層處注入一定劑量(0.05, 0.03, 0.01mL)的冰乙酸。②乙酸濾紙貼敷法,用直徑為5mm的圓濾紙片浸適量的冰乙酸后,在胃竇部漿膜層貼敷30s x2次。③乙酸直接灼燒法,將內徑5mm、長30mm的玻璃管垂直置于胃體漿膜層,管內加入冰乙酸0. 2mL,15min后用棉簽蘸出冰乙酸。以上操作完畢,將胃輕輕送回腹腔,后覆蓋網(wǎng)膜,縫合腹膜,腹壁各層組織。
此模型操作較簡便,重復性好,所制造的潰瘍大小穩(wěn)定。此潰瘍的外形和組織結構都與人的胃潰瘍十分接近。因此,本模型適用于各種藥物治療胃潰瘍的研究,也適用于胃潰瘍修復機理的探討。
2.應激性潰瘍模型
應激是機體受到強烈刺激后造成的瞬間反應,使體內穩(wěn)定狀態(tài)被破壞,出現(xiàn)細胞代謝
障礙和損傷,應激性胃潰瘍的發(fā)生主要是在應激狀態(tài)下(包括各種創(chuàng)傷、危重病、休克等)發(fā)生的以炎性糜爛、淺表潰瘍及出血為特征的急性胃黏膜病變。在應激狀態(tài)下胃黏膜自身的保護屏障遭到破壞,內源性與外源性的攻擊因子作用增強使胃黏膜細胞加速凋亡,導致了胃黏膜血流量減少、黏液—黏膜屏障破壞。
(1)運動應激性模型[2]
運動是一種強烈的應激源,臨床資料表明,競技運動員尤其是長跑或馬拉松運動員,在運動期間常會發(fā)生出血,腹瀉或胃腸綜合征,從而影響正常訓練和比賽。
大鼠游泳前在尾部離身體2/3處捆綁相當于體重質量2%的負荷。實驗開始后,將動物投入游泳水槽進行游泳運動。采用高60cm,直徑55 cm的塑料圓桶作為大鼠游泳水槽,水深50cm,室溫(25士2℃ ),水溫(20士1℃)。力竭標準采用“經過lOs動物仍不能返回水面為標準”。實驗共進行三周,每周休息一天。
(2)水浸應激性潰瘍模型
水浸應激性潰瘍模型特點是潰瘍程度與浸泡水溫的高低和時間長短有關。水應激性模型的制備[3]是大鼠隨機分組,禁食48 h后進行實驗,一般先給動物灌服或經其他途徑給一定量的所試藥物或與所試藥物等容積的生理鹽水,1 h后將大鼠束縛于大小適當?shù)奶刂畦F絲籠內(以不能自由活動為度)。隨即將動物頭部向上垂直浸泡在溫度相對恒定的冷水中,水平面在大鼠劍突部位,數(shù)小時后取出(水溫一般20℃左右)。大鼠受到刺激后副交感神經興奮性升高,引起胃酸、胃蛋白酶和胃泌素分泌增加,從而引起應激性潰瘍。水浸應激性胃潰瘍模型所需實驗儀器簡單,操作簡便,易于觀察,潰瘍發(fā)生率高,常作為一種廣泛使用的急性應激性胃潰瘍模型
3.藥物誘發(fā)胃潰瘍模型
(1)利血平法:其造模方法簡單,皮下注射 1mg/m L 利血平注射液 0.1mg/10g 數(shù)天即可。利血平取材方便,且胃出血陽性率高,是動物實驗模型較好的誘發(fā)劑。
(2)阿司匹林法:能抑制胃粘膜環(huán)氧化酶,使前列腺素合成減少,致胃粘膜細胞屏障機能減弱,胃酸增高而誘發(fā)潰瘍。以阿司匹林100 mg/kg灌胃,每天1次,連續(xù)3 d,建立胃損傷模型。
4.幽門結扎型
幽門結扎型是Shay's傳統(tǒng)經典大鼠胃潰瘍模型法,幽門結扎后,胃液滯留胃中,胃壁防御能力減弱,導致潰瘍形成。制備方法:大鼠禁食48小時,乙醚麻醉,固定于鼠板上,自劍突下沿腹中線切開腹壁,切口約為2~3cm,在左側肋緣部位用手指輕輕往上推,使胃暴露于切口,在幽門和十二指腸結合部穿線(勿傷及血管),將幽門結扎,結扎后各組動物均經十二指腸注射給藥1次,然后縫合腹壁切口,常規(guī)消毒,紗布包扎。此法方法可靠,重復性好,省時。
5.乙醇致大鼠胃潰瘍模型
大鼠禁食不禁水 24 h, 用灌胃針探入至賁門部緩慢注入無水乙醇 1 m L,1 h 后模型形成。無水乙醇的腐蝕性強,直接破壞胃黏膜屏障,增強細胞膜的通透性,破壞胃粘膜屏障引起胃黏膜明顯損傷。
目前大鼠胃潰瘍模型的建立及實驗方法在不斷發(fā)展和改進,研究者可依據(jù)自身研究的目的,考量各模型的優(yōu)缺點來選擇適宜的實驗模型。
參考文獻
[1]通拉嘎,梅紅,其木格等.大鼠乙酸型胃潰瘍模型的建立與評價[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2017,62(11):49-51,59.
[2]李志坤,初海平,王福文.大鼠運動應激性胃潰瘍模型的建立以及苦苣總黃酮的預防作用[J].胃腸病學,2015,1:14-18.
[3]陳志東.消化性胃潰瘍模型在研究新藥中的應用[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6,15(15):2137-2138.
基金項目:
山東協(xié)和學院實驗室開放項目 2017SYKF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