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永鴻
關鍵詞:農(nóng)村班主任 幫扶 學困生 立德樹人
引言:
基礎教育決定著一個國家未來的素質,是可持續(xù)發(fā)展和國家競爭力的核心因素。而農(nóng)村基礎教育又是基礎中的基礎,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學生,尊重每一位學生”。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也說過“要讓每個學生都抬起頭來走路。”加之近年來農(nóng)村外出務工的家長劇增,留守兒童現(xiàn)象普遍,網(wǎng)絡負面的影響,新的讀書無用論的產(chǎn)生,都直接導致了農(nóng)村學困生的數(shù)量與日俱增。所以幫扶初中學困生是目前農(nóng)村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光陰荏苒,歲月蹉跎,彈指一揮間,我從教已經(jīng)二十年了。一路走來,靜聽晨鐘暮鼓,坐看風起云落。我既體會過豐收的喜悅,也品味了歉收的失落。黨的十八大以來,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立德樹人成為教育的根本任務。而幫扶農(nóng)村學困生關系到教育的優(yōu)先發(fā)展和科教興國的戰(zhàn)略。首先什么是學困生?學困生就是指沒有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自控力差,常常違紀,成績差的學生。或不學習,不能達到預期的學習目的的學生。他們中有的智力未得到很好的開發(fā)。不能達到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有的學習無目標而自暴自棄。有的缺乏興趣,作業(yè)拖欠。農(nóng)村班主任要成功幫扶學困生做到立德樹人,認為要從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愛崗敬業(yè),為人師表,特別的愛奉獻給特別的學困生。
學困生往往自卑感嚴重,自尊心受到極大傷害,以致越學越差。教師的責備、家長的打罵,儼然成為壓在學困生頭上沉重的石山。教師要把愛灑向每個學困生,要以父母之愛,兄弟之心,朋友之情從生活上,學習上,人際交往上,身心健康上去關心愛護他們,親其師而信其道。教育是心靈的藝術,我們首先要與學生建立一座心靈相通的愛心橋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高爾基說過:“誰不愛孩子,孩子就不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眱赡昵暗膶W校田徑運動會上,我由于過分關注學生們的成績,深入田賽場地,鉛球砸中了我的胳膊。我們班的好幾個學困生聞訊而來,問我疼不疼,還有的當時就哭了。忽然七班的有個學困生說道:“老師,你對我們大家好么!我們愛您!”----我又一次被學生深深的感動了!一種難以名狀的情感忽然涌上心頭。因為愛,所以被愛。愛是走進孩子心靈的金鑰匙。只有愛的陽光才能驅散學困生心靈的霧霾,也只有對教育事業(yè)的熱愛,把特別的愛奉獻給特別的學困生,才能打開學困生的心扉,去更好的實現(xiàn)立德樹人。
二、尊重學困生,以身作則,傳遞正能量,鼓勵學困生要有信心。
德國哲學家雅思貝爾斯說:“教育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召喚另一個靈魂?!蹦敲?,強烈的事業(yè)心和責任感是幫扶學困生的核心。作為老師,我們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靜心教書,潛心育人,要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困生,尊重每一位學生。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擔任班主任以來,對于班內事務,我向來是事無巨細,每必躬親。課堂上要求學困生學會學習,學會思考,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尊重學困生,幫助學困生樹立信心,把學習作為一種責任,一種生活方式,不斷完善自己,塑造自己,撐起屬于自己的夢想的天空。
有段時間,學校老是發(fā)生校內學生被社會青年敲詐勒索的事。那天中午有消息說,我班學困生豆同學在廁所被一社會青年敲詐。我立刻放下碗筷,直沖廁所而去,果然發(fā)現(xiàn),黑暗的角落里豆同學被一紅衣青年抓住,掏口袋。我一下抓住那人的胳膊,一直送進派出所。他隨后受到公安的處理。至此以后,學困生豆同學變了。他一改往日自暴自棄的現(xiàn)象,開始認真聽講,也開始大膽回答我的問題,最后竟成為全年級的進步標兵。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更應該把言傳身教完美結合起來,以自己的言行和人格魅力來教育學困生。韓愈說: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為了“傳道”,我們要有一顆責任心。為了“授業(yè)”,我們要有一顆事業(yè)心。為了“解惑”,我們還要有一顆寬容的心。真心幫助,耐心引導,使學困生重拾自信,敢于嘗試、超越自我、揚起理想的風帆去獲取更大的成績。
三、淡泊名利,感恩幸福。捕捉閃光點,幫助學困生進步。
學困生通常意志薄弱,自控能力很差。因此,我們教師在工作中,絕對不能灰心,應該耐心地找出原因,幫助學困生克服困難,啟發(fā)潛能。要積極營造一種民主、平等、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與“學困生”進行溝通和交流,更好的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在學習上,教師要耐心幫助他們,要善于抓住他們身上一個個小小的閃光點進行鼓勵、表揚,切忌訓斥、恐嚇、體罰。在生活上,用誠心幫助孩子進步,善于利用課余時間多溝通,多鼓勵,促其進步,幫其成長。
網(wǎng)絡上各種負面的教育新聞,讓我們曾經(jīng)迷茫,教育的改革是在走向黃昏還是步入黎明?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作為老師,更要淡泊名利,感恩幸福。只有幸福的老師才會教出幸福的學生。2010屆我班有個轉來的學生姓x,他的家長是個大官。這是當時全校名氣最大的一名學困生。那段時間,每次他吃飯不來,我都會去叫他。睡到半夜他忽然說要跳樓,不活了!于是無論課內課外,我都對他加強了暗中監(jiān)控,并且先后五次對他進行家訪,最后和家長協(xié)商,周末孩子由我來帶,與我同吃同住,終于x同學改變了。他告訴家長,其實老師過得很辛苦!他感到自己很幸福!最后,他竟然畢業(yè)了!并且考上了慶陽市一所頗有名氣的中專學校。更為重要的是2015年x同學參加了市自行車賽,獲冠軍。就這樣在不知不覺中,我培養(yǎng)了學困生的意志,增添了學困生的自信,也增長了他飛翔的力量??粗羧盏膶W困生成功了,我感到自己幸福的像花兒一樣!
教書育人是愛的事業(yè),關愛每一位學生是我們教師的責任。詩人汪國真說過;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我不去想身后會不會襲來寒風冷雨,既然目標是地平線,留給世界的只能是背影!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我相信在我們的努力下,慶陽的教育定會揚眉吐氣,斗志昂揚。
總之,成功的幫扶“學困生”,使他們由厭學變?yōu)闃穼W,是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肩上的責任,這就要求我們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的學生,愛崗敬業(yè),尊重學困生,以身作則,肩負起人民教師的神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