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鳥 吳耕銳 劉永利
摘 要:隨著武警部隊建設,軍事體育的發(fā)展已經成為我國軍事院校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其中器械體操又是軍事體育中較為重要的構成。雙杠是器械體操的項目之一,雙杠可以在一杠或兩杠的正向,側向通過各種支撐、掛臂、懸垂做各種擺動、屈伸、轉體、滾翻和各種靜止姿勢與用力動作。其動作內容豐富,類型多樣,鍛煉肌肉群全面,主要是由靜力性和動力性動作組成,是軍事體育中提高身體素質的重要手段。通過一系列的調查問卷和查閱文獻,本文選取雙杠練習五為研究課題。雙杠練習五包括下擺、兜腿撒手、騰空和入撐四個動作,本文采用運動力學對比分析方法,深入分析該動作的運動力學原理,為今后的體能訓練打下堅實基礎。
關鍵詞:雙杠練習五;前擺上;力學分析;轉動
一、 軍事體育的發(fā)展
軍事體能訓練是軍事訓練活動的一部分,是一種鍛煉官兵們的身體素質和提升戰(zhàn)斗力的體育訓練。它既能夠對訓練者的身體和心理素質進行訓練,同時對于軍隊日常團隊和戰(zhàn)斗作風的建設起著積極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一項訓練過程。
在軍隊訓練中,存在著軍事體能訓練與軍事訓練本身內容不適應的問題,必須正視體能訓練和軍事訓練之間逐漸突出的矛盾。因此,軍事體育訓練面臨著一定的現實困難及挑戰(zhàn),需要對其進行研究及創(chuàng)新性改革。
二、 雙杠練習五振浪上杠階段的運動學分析
(一) 騰空
騰空技術指的是訓練者的手部真正開始脫離雙杠表面,并且在空中出現一段無支撐的騰空狀態(tài),直到雙手撐到雙杠前方的一段動作。趙鐵海教員在騰空階段一共花費了0.34s,并且最高高度為0.34m,騰空階段水平運動的總長度為 1.26m。
(二) 入撐
入撐動作指的是在騰空動作完成之后,訓練者的雙手再次接觸到雙杠面成支撐的動作階段。雙杠入撐運動的規(guī)則要求整套動作所使用的時間最優(yōu),也就是盡力減小持續(xù)時間以實現倒立。
三、 雙杠訓練的保護與幫助
在雙杠訓練過程中,使用保護和幫助也是雙杠體操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并成了其主要的特征之一,在訓練者技能和技巧的訓練和培養(yǎng)過程中,不僅要求訓練人員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還要求通過一些必要的保護和幫助。這需要訓練者和輔助人員都樹立正確的觀念,才能夠防止在訓練過程中出現傷害事故。
雙杠練習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鍛煉訓練者上肢的運動能力。并且考慮到支撐力量相對較弱的學員訓練過程中常會感到一定的困難,身體容易失去平衡和控制而出現訓練事故。因此,需要著重對其進行一定的保護和幫助。
(一) 輔助保護
訓練者需要保護及幫助的動作主要包括三種類別的動作,分別是懸垂、掛臂及支撐。通常,輔助人員需要站在雙杠的一側進行保護,在必要時,需要兩人同時在兩側進行保護。比如,訓練者在練習雙杠分腿坐成慢起肩倒立時,一側需要有輔助人員從雙杠上方提供提臀、并腿以及穩(wěn)定身體的輔助。同時,另一側的輔助人員需要從雙杠下部托肩以避免訓練者漏肩而從雙杠上掉落。并且,在訓練者做成套動作過程中,保護人員需要根據動作的變化相應改變站立的位置,輔助人員的移動步伐需要做到迅速和平穩(wěn),并且始終要求站在訓練者旁邊適當的位置。
(二) 保護部位
保護部位是根據是否能夠發(fā)揮最大助力的方向進行確定的,并且根據具體動作而不同。對于在雙杠上支撐練習類的動作,主要目的是進行穩(wěn)固支撐,此時的助力部位是在肩膀和手臂上。例如,訓練者在進行支撐擺動練習過程中,輔助動作的要點是需要穩(wěn)定住上臂,并且控制住肩部不要向前傾倒或者是后仰過大。
(三) 助力方向
從實際訓練過程中可以得出,當訓練者的身體向上運動時,給予的助力的方向與運動方向需要保持一致。這不僅有利于形成正確的助力方向,還能夠補償訓練者在肌肉力量上的欠缺。同理,在向下運動過程中,助力和運動方向需要保持相反,以用來降低訓練者向下運動時的速度。同時,在完成下行動作時,助力的方向需要根據重心側向運動的軌跡來進行預測。例如訓練者在練習支撐擺動前,需要靠近側桿以保護身體,左手抓住手臂和右手置于肩部,之后左手進一步向左側上抬,以期降低速度和重量的下行運動,右手則置于腰部,以幫助身體穩(wěn)定落地。
(四) 助力程度
助力程度的大小與訓練進程,訓練者自身的技能水平以及身體素質狀況有緊密的聯(lián)系。一般地,訓練者在完成動作時,要根據觀察和感覺判斷助力程度的大小,剛開始時需要的助力稍大一些,是因為動作主要是借助雙杠的支撐和懸掛。之后隨著動作技巧的進一步提高,所需要的輔助力量會逐漸地減弱,此時,輔助不再是訓練者主要的依靠,只是彌補些許訓練者自身力量的不足,使得訓練者能夠感受到有力且安全的肌肉力量。需要注意的是,此時的輔助力量大小應給予適當,輔助力量太小,則無法完成練習,太大,則會使得訓練者丟失了對自身力量的把握和感受。在全軍圍繞強軍目標、聚焦能打勝仗,大力推進實戰(zhàn)化軍事訓練的新形勢新要求下,軍事體育訓練的改革和發(fā)展,必須著力解決軍事體育訓練與軍事訓練不相適應的突出問題,必須著力解決軍事體育訓練自身日益凸顯的現實矛盾。運用科學有效的訓練手段,為今后的軍事訓練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林建棣.軍事體育訓練改革與發(fā)展的新態(tài)勢[J].軍事體育學報,2015.04.25.
[2]黃旭.優(yōu)秀體操運動員雙杠成套動作編排模式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碩士論文,2008.03.01.
[3]唐鵬.兩次國際男子體操評分規(guī)則變革下的技術動作發(fā)展趨勢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1.03.15.
[4]高琪.雙杠動作技術的演進及發(fā)展趨勢[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4.08.30.
作者簡介:
薄鳥,四川省成都市,武警警官學院基礎部;
吳耕銳,陜西省西安市,武警工程大學裝備管理與保障學院;四川省成都市,武警警官學院信息通信系;
劉永利,四川省成都市,武警警官學院信息通信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