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浙麗
摘要:在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在反思實踐的基礎上又回歸到教學的基本環(huán)節(jié)——教學五環(huán)節(jié),即:備課、上課、作業(yè)、輔導、學業(yè)成績的檢測與評定。抓好教學五環(huán)節(jié)是提高教學實效性的根本保障。而現在的教學五環(huán)節(jié)又在新課程背景下產生了新思想和新內容。在新的課改背景下,教師需積極踐行“以學定教”,要將新課標要求的“以學定教”思想貫穿于教學五環(huán)節(jié)的始終,以學生的“學”為教師“教”的根本出發(fā)點。
關鍵詞:教學五環(huán)節(jié);以學定教
一、教學五環(huán)節(jié)
在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在反思實踐的基礎上又回歸到教學的基本環(huán)節(jié)——教學五環(huán)節(jié),即:備課、上課、作業(yè)、輔導、學業(yè)成績檢測與評價。它的源頭是蘇聯教育學家凱洛夫的“五環(huán)節(jié)課堂教學法”,即組織教學、復習舊課、講解新課、小結、布置作業(yè)。抓好教學五環(huán)節(jié)是提高教學實效性的根本保障。
二、“以學定教”
“教學”二字,教在前,學在后。因此,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教師秉承著這個“教學”的教義,以教師的“教”為主,以學生的“學”為輔。然而這樣教師“教”的過度,導致了學生“學”的缺失,最終造成英語教學的“高耗低效”。
為了扭轉這一現象,新課程主張要把以教師的“教”為主導的封閉式課堂轉變?yōu)橐詫W生的“學”為主體的開放式課堂。要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的“學”為教師“教”的根本出發(fā)點。因此,“以學定教”是教師必須遵守的教育教學原則。
“以學定教”是指根據學生的身心規(guī)律及其學習情況來確定教師的教育內容和教學方式?!耙詫W定教”的提出,真正將課堂從“教”中心轉到了“學”中心。它將學生從被動式的接收中解放出來,促使他們能夠主動去學。
三、要在教學五環(huán)節(jié)中貫穿“以學定教”思想
在新的課改背景下,教師需積極踐行“以學定教”,要將新課標要求的“以學定教”思想貫穿于教學五環(huán)節(jié)的始終,從而提高教學實效性。
1、備課
備課是教學五環(huán)節(jié)的首要環(huán)節(jié),也是影響教學實效性的一個關鍵因素。教師必須“有備而來”,學生才能“滿載而歸”。備課包括備目標,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等。我們在備課時必須滲透“以學定教”新理念,精心備好課。
教師要更新教學理念,明確自己“為什么教”。課堂并不是用來光讓教師展示自己的教學功底、教學藝術、課程理念、教學風格的地方,而是教師用教的方式來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和探究的精神,發(fā)展學生英語能力的地方。
教師在樹立了正確的教學觀念,理清了適切的教學內容之后,就要用有效的教學形式去呈現,從而真正提升英語教學的有效性。在新的課改背景下,教師要改變自我主導的錯誤方式,努力將教師的教轉化為對學生四兩撥千斤的導,做到以生為本,以學定教。我們要將課堂設計成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
2、上課
上課是教學五環(huán)節(jié)的核心過程,是教學有效性實施和體現的過程。在上課的環(huán)節(jié)中,我們要注意實施預設的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氛圍,根據學生的“學”及時調整自己的“教”。
小學生這個年齡的特點是:愛說愛動,自我約束、自我控制能力不強。如果在教學中教師忽視了小學生的這些特點,只是把學生單純地視為教育對象,強調教師的主導地位而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單純沿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對英語詞匯、語法等進行機械地講解,填鴨式的教學,那么,學生便不會對這些在他們眼中枯燥無味的知識感興趣。然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英語有濃厚的興趣才會愿意學。沒有了興趣,也就談不上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此外,在上課時,教師除了要給學生以充分的發(fā)揮空間外,還要學會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及時給予鼓勵或調整,讓他們都能夠最大限度的保持學習英語的興趣與求知欲。特別是一些后進生,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毅力都較差,上課時,會覺得英語學習很困難、很無聊。在課堂上,教師不僅要提供給優(yōu)等生、中等生以鍛煉、提高的機會,也要為這些后進生盡可能的創(chuàng)造一些參與活動和發(fā)言的機會。對于他們提出的問題和質疑,哪怕再淺顯也要耐心回答,并予以支持和表揚。這樣對消除他們的恐懼感和失落感十分有利。
3、作業(yè)
作業(yè)是在教學五環(huán)節(jié)中具有承上啟下的地位,它既是對備課、上課的有效性的檢驗,也是教師進行輔導和評價的依據,是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
老師布置作業(yè),要以生為本,貫徹“以學定教”思想。一方面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情況精選作業(yè),讓完成作業(yè)成為我們課堂教學的延伸;另一方面,又可以將學生完成作業(yè)的情況作為我們“定教”的依據之一。因此,教師需要精選、布置適量的能夠反映并鞏固學生學習吸收程度的有效作業(yè)。教師要對教材和學生有一個準確的把握,根據學生的能力和學習速度,給優(yōu)生和差生分別布置分量、難度各異的作業(yè),并給予必要的指導、提示或幫助。
4、輔導
輔導是對前幾個環(huán)節(jié)的拾遺補缺,是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的完善。學習輔導旨在幫助學生解決學習的問題,而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的因素相當多,在進行學習輔導時,教師必須先診斷學生在哪里出了問題,再對癥下藥,以達成學習輔導的目的。了解學生真正的難處及心理,制定合理的,有針對性的輔導方法;同時,教師可以收集整理學生在輔導中體現出來的問題,加以分析,在日后“定教”時,加以強化處理。
5、學業(yè)成績檢測與評定
檢測可以考核學生掌握的程度,對以后學生自主復習具有導向作用。首先,教師在出卷時,切忌照搬照抄他人試卷,忽略自己上課時對教材的把握,這樣不僅達不到檢測本身的意義,反而容易誤導學生復習的方向,從而人為地加重了學生的負擔。在出卷前,教師要認真做好學生的學情分析,根據學生不同的掌握情況,知識水平做到科學出卷,難易適度。其次,在測試后,老師要記錄分析每一位學生每一次的考試成績,及時找出學生在掌握、理解、運用知識方面的弱點,從自己的“教”和學生的“學”兩方面找原因,以便能在下階段教學工作更好的做到以學生的“學”定自己的“教”。
教學五環(huán)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缺一不可。我們只有牢牢把握五個環(huán)節(jié),才能提高教學的實效性。而在教學五環(huán)節(jié)中貫徹“以學定教”思想,不僅能根據“學”情定出最適合自己學生的“教”法,充分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大大激發(fā)學生潛在的能量,給予學生充分的展示成長空間;也能讓老師根據學生學習后通過作業(yè)、輔導、測試反映出來的不足之處,再次對自己的教法加以設計修改,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
[2]張躍《淺談教學管理中的五個基本環(huán)節(jié)》南方論刊,20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