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堅
摘 要:化學實驗作為化學理論教學的輔助課程,對教學效果和質(zhì)量的影響非常大,是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及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手段?,F(xiàn)實中相當一部分學生紙上談兵,理論較好,但實驗動手操作能力較差。
關(guān)鍵詞:實驗教學;開放實驗室;實驗考核
化學實驗不僅可以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官材料,將抽象變具體,而且能夠全面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為了讓學生有更多的動手操作機會,鞏固學習成果,培養(yǎng)學生的各種能力,筆者提出以下的看法。
一、重視實驗教學
由于課程安排的時間比較緊,或受教學條件的限制,一些教師認為去實驗室做實驗太花時間,而且學生去到實驗室一般都很興奮,課堂紀律較難控制,效果不太理想。部分老師錯誤地認為做實驗不如講實驗,講實驗不如背實驗效率高。在實驗過程中,可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而且通過動手做實驗,相比背實驗會印象深很多。在化學教學中,教師要從思想上重視實驗教學,為學生提供更多動手機會,在“做中學”,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二、教師是有效實施化學實驗教學的關(guān)鍵
“教師是教育改革成功的關(guān)鍵”,只有發(fā)揮教師在實驗教學中的組織引導和參與作用才能使實驗教學有效開展,學生才能體驗快樂,全面持續(xù)發(fā)展。
1.教師是實驗探究的組織者
教師在實驗教學中要擔當組織者的角色,實驗前組織學生了解實驗目的、操作過程、注意事項,準備好相關(guān)實驗用品。實驗中組織好學生認真觀察,并做好記錄,并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結(jié)論引導學生作實驗改進。實驗結(jié)束后組織好學生寫實驗報告與實驗反思。
2.教師是實驗教學的引導者
有效進行實驗教學,必須發(fā)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引導學生假設、設計實驗、實驗中引導學生如何正確操作,還要引導學生觀察、分析獲取有效數(shù)據(jù)的知識與技能。
(1)引導學生設計實驗,按實驗原理來選擇反應儀器和裝置。如初三化學制氧氣兩套裝置:固體加熱和固液不需加熱兩種制取氧氣裝置。引導學生選擇哪套裝置制氧氣更方便快捷,用哪種方法來收集氧氣得到的氧氣更純凈。
(2)引導學生全面觀察實驗現(xiàn)象,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得出結(jié)論。如初三化學的蠟燭燃燒實驗,有熔化、黑煙、有水珠生成等現(xiàn)象,初三學生剛接觸化學實驗,可能觀察不全面,只觀察到其中一部分,應引導學生全面觀察,反思自己的不足。
(3)引導學生正確面對實驗中的困難。有時理論與實際會有一定差距,有的實驗在特定條件下才有反應和現(xiàn)象,不是所有實驗一次都能成功。
3.教師是實驗教學的參與者
有效實施化學教學,教師必須參與,做好演示實驗,與學生溝通、合作、交流、分享。
(1)參與實驗教學。課堂上教師示范實驗操作技能和技巧,并講解實驗注意事項。
(2)參與學生實驗。師生共同參與實驗,便于學生觀察、體驗,使實驗效果更優(yōu)化,及時分享實驗成果和愉悅,讓學生喜愛化學,使化學在學生中可持續(xù)發(fā)展。
(3)參與實驗方案設計。教師應關(guān)注學生假設的科學性、操作步驟方案的可行性和簡約性、實驗時的安全性。①科學性:實驗原理、實驗步驟和方法必須正確。②安全性:實驗設計時應盡量避免使用危險有毒藥品,實驗操作安全有效。③可行性:實驗設計應切實可行,所選用的藥品、儀器,利用現(xiàn)有設備能夠滿足實驗需要。④簡約性:用簡單的實驗裝置,用較少的實驗步驟和藥品,并能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完成實驗。
三、開放化學實驗室
傳統(tǒng)的實驗,重在教師的演示、結(jié)論的得出,忽略了學生這一真正的學習主體的參與性。在課堂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親自動手設計實驗,提出改進實驗的思路和方法,可激勵學生積極思考的意識,拓寬知識面,學習由被動變?yōu)橹鲃印W生通過自己動手實驗,記憶效果比死記硬背更好,記得更牢固,更深刻。學生做實驗時,教師要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糾正錯誤和不規(guī)范操作,耐心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并結(jié)合實驗對學生進行及時引導、歸納反思等。每周設定固定的時間開放化學實驗室,如社團、選修課或放學時間,讓有興趣、有能力的學生在較好的實驗環(huán)境下動手做課內(nèi)和課外實驗,掌握更多的知識,具備更強的能力。
四、建立一整套科學合理的實驗成績考核體系
教學實踐表明,因受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化學教師為了利用更多的時間講解理論知識,減少實驗、甚至不做實驗,以視頻代替實驗。當學生有機會進入實驗室做實驗時,情況很不理想,手忙腳亂,完全亂套,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完全不符。
2017年12月廣東省教育廳公布了《關(guān)于進一步推進高中階段學??荚囌猩贫雀母锏膶嵤┮庖姟?,該實施意見自2018年元月20日起實施,有效期5年。意見中提出將物理、化學和生物中的實驗操作(以下簡稱理化生實驗操作)納入考試范圍。物理、化學和生物科目考試分為筆試和實驗操作,其中實驗操作成績不低于每門科目考試總成績的10%。理化生實驗操作考試由市命題并組織實施。
對實驗操作進行考核,一方面是中學化學實驗教學中的客觀要求,而另一方面也是促使學生重視實驗課程、端正實驗態(tài)度、認真學習化學實驗的有效手段。這一改革實施,讓實驗考核成績與中考掛鉤,在中考中占一定的分值,雖然具體的實驗操作考查方案與評價尚未出臺,但肯定會使教師和學生比以往更重視實驗,動手能力將得到有效的提高。
總之,有效開展化學實驗教學、提高學生實驗動手能力是教育發(fā)展的一種必然要求,也是塑造高素質(zhì)人才的有效途徑。實驗教學有效開展,學生能更好地獲得知識,體驗快樂,并在快樂中
成長。
參考文獻:
[1]厲玉祥.提高學生實驗興趣的幾點做法[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0(8):36.
[2]周鑫榮.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化學開放性教學的實踐[J]. 化學教育,2010(4):27.
[3]于浩.中學化學創(chuàng)新教法,實驗改革指導[M].北京:學苑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