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棟 王甜甜
摘 要:人們通過語言進行交流,但說同一種語言的人們在進行言語交流時對語言的使用卻是多種多樣。這一現(xiàn)象說明語言具有極強的靈活性與生命力,即語言在時時處處都進行著變異和演變。本文擬以非洲法語的使用現(xiàn)狀為例,結(jié)合語言演變與變異的相關(guān)理論對之成因進行分析,以期明晰非洲法語的變異路徑。
關(guān)鍵詞:語言變異;演變;非洲;法語
一、語言變異與演變的發(fā)生條件
從語言變異與演變的發(fā)生條件來看,可分為以下幾個方面:(1)語言條件:a.原發(fā)性的條件,即語言的內(nèi)部原因;b.接觸性的條件,即外部原因。(2)社會動因:a.社會心理;b.語言態(tài)度;(3)語言使用者的社會特征:a.社會階層;b.性別因素;c.年齡因素。
從語言變異與演變的路線來看,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1)詞匯擴散;(2)地理擴散;(3)社會擴散。同時語言的擴散也可能會因為某些原因而中斷或再次變異。
二、非洲法語的形成條件與現(xiàn)狀
自16世紀起至二戰(zhàn)結(jié)束,歐洲國家逐漸殖民整個非洲大陸,尤其1884年柏林會議的召開更是標致著非洲大陸完全屬于歐洲。300多年的殖民統(tǒng)治,使得歐洲語言在非洲大陸盛行。而原有的當?shù)卣Z言甚至也讓步法語。本文作者曾在剛果金民主共和國工作生活過兩年,對其現(xiàn)存當?shù)卣Z言也做過總結(jié),同時對于當?shù)噩F(xiàn)行法語狀況也比較了解。故本文例證均取自剛果金民主共和國首都金沙薩地區(qū)的語言情況。
法語在金沙薩使用廣泛,而金沙薩地區(qū)也是除了巴黎之外使用法語人數(shù)最多的城市。本文將從語言變異與演變的形成原因與擴散路線兩個方面進行分析。
1、關(guān)于小舌音[r]
小舌音[r]是現(xiàn)代法語的標致,而除去法語的其他歐洲語言中也有小舌音的存在。這一現(xiàn)象即是標準的地理擴散現(xiàn)象。而至于非洲法語地區(qū),我們在對比了法語進入非洲地區(qū)的時間和歐洲小舌音盛行時間之后,不難發(fā)現(xiàn),非洲法語小舌音的缺失和舌尖顫音的存在并非由于非洲地區(qū)原住民固有的發(fā)音習慣所致,而是由于在法語傳入之出,便以舌尖顫音的方式進入,而非洲法語地區(qū)由于距離歐洲音變中心較遠,所以擴散波的影響未能及此。故而保留了原有舌尖顫音的形式。這一例證有力的證實了語言變異與演變的地理擴散理論。
當然,也不能排除個別地區(qū)由于歐洲法語者的重新進入而帶入該語音變化,而使得一部分非洲法語完成了舌尖顫音向小舌音的語音變化。除此之外,在完成小舌音音變的非洲法語地區(qū)中,性別和年齡因素對于語言變異與變異的影響也十分明顯。就當前非洲法語使用情況來看,更多的男性法語使用者,尤其是青壯年對于法語使用的標準程度(此處僅以剛果金小舌音[r]的使用情況為例,使用小舌音[r]的即為標準,反之,則為不標準)遠高于同齡女性群體或高齡男性群體。
(1)關(guān)于詞匯變異與演變
法語自進入非洲大陸以來,其社會地位便比較高,對當?shù)卦姓Z言的沖擊也十分巨大。但在長久的使用過程中。擁有更高社會地位的法語,也會受到當?shù)卦姓Z言的影響,而出現(xiàn)若干結(jié)合后的非洲法語詞匯。例如:
makasi意思是強壯、抵抗力好。借自林加拉語。
unzibolateur意為開瓶器,來自林加拉語動詞kozibola(打開封口或瓶裝物)再加上標準法語詞尾-ateur。
untetanos意為不結(jié)實的舊出租車。標準法語的tetanos意為破傷風
mercimingi意為"非常感謝",來自標準法語merci(謝謝)和林加拉語mingi(非常)。
上述例詞的產(chǎn)生說明語言變異與演變,并非只有自上至下這一種形式,也會受到社會環(huán)境和語言使用者的影響,而產(chǎn)生由下至上的變化。
同時,除去當?shù)卣Z言對于非洲法語的影響之外,其他國家或民族語言也會對非洲法語造成影響。如諸多中國企業(yè)的進入而帶去的漢語語法結(jié)構(gòu),以中國鐵路建設第七局在剛果金首都的630大道(國慶大道)施工項目為例,許多沒有法語基礎的中國工人使用中式混合語言結(jié)構(gòu)直接向當?shù)貏诠鬟_指令時,就會不自覺的生成許多不標準的語言結(jié)構(gòu),這些新的語言結(jié)構(gòu)并不會妨礙交流的正常進行。而這一勞工之間的語言變異過程就是社會階層語言變異研究與實踐共同體語言變異研究的體現(xiàn),同時這一變異或傳遞速度也要取決于勞工自身社會網(wǎng)絡的密度、復合度以及聚合圈情況。
三、關(guān)于當?shù)卦姓Z言
通過總結(jié),本文作者發(fā)現(xiàn),在目前的剛果金社會中,社會地位較低的當?shù)卣Z言也會被一些公眾人物刻意使用。隨著國家獨立之后發(fā)展至今,民主意識不斷深入人心使得一部分地方政府高官刻意使用地方語言拉近與普通民眾的距離,從而獲得民眾好感與支持。所以,語言變異與演變進程中,不僅存在由于向往上層社會而刻意使用標準語言的情況,也會存在為了拉近與普通民眾距離而刻意使用低一級語言的情況。更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個別剛果金籍歌者的流行,這種以民族語言和傳統(tǒng)民族音樂風格的歌曲也影響到了歐洲音樂。流行于歐美國家及我國的《seve》一歌,就是法國歌手Tez Cadey參考了當?shù)爻姲嘁魳凤L格,并以非洲當?shù)卣Z言---斯瓦以里語進行填詞的歌曲。除此之外,剛果金籍歌手Ma?tre Gimes則以標準的法語進行歌曲創(chuàng)作,并以歌曲《est-ce que tu maimes?》成功躋身法國音樂排行榜,成為眾多剛果金籍青年的偶像。所以,我們無法評判自上而下或是自下而上的兩種語言變異與演變的優(yōu)劣,只能說適當、適時的語言變化效果要以實際的使用環(huán)境為準,只要取得較好的使用效果,則我們認為該種變化就是成功的。
總結(jié)
語言變異與演變發(fā)生在時時處處,而變異與演變本身并無優(yōu)劣之分,我們不應刻意阻攔或避免,而應順其自然,客觀看待。其次,語言變異與演變是一個或長或短的過程,每個語言使用者都會參與其中,并為其演變與變異做出有意或無意的推動作用。本文以剛果金首都金沙薩的發(fā)育使用現(xiàn)狀做出些許分析,也并非為了共計或贊揚此類變異,只期通過此次分析,使更多人明晰語言變異的相關(guān)理論。同時,本文作者斷言,這種語言變異和演變將會繼續(xù)發(fā)生在金沙薩這片土地上,甚至會發(fā)生在世界各地。也正是因為諸如此類的變異與演變使我們的語言充滿生命力!
參考文獻
[1]祝畹瑾.新編社會語言學概論[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
[2]丁崇明.語言變異的部分原因及變異種類[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6):117-121.
[3]陳松岑.語言變異研究[M].廣東教育出版社,1999.
[4]榮紅.基于多維度分析模式的語言變異研究綜述[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33(1):107-112.
[5]Chambers J K.Dialectology[J].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 Behavioral Sciences,2001,96(4):3637-3642.
[6]徐大明,陶紅印,謝天蔚,等.當代社會語言學[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
[7]徐大明.語言變異與變化[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8]第一,郭風嵐.宣化方言及其時空變異研究[M].語文出版社,2007.
[9]百度百科,《seve》https://baike.so.com/doc/25196384-26189620.html
[10]維基百科,《Ma?tre Gimes》https://en.wikipedia.org/wiki/Ma%C3%AEtre_Gims
作者簡介
趙棟(1990.11—)男 漢族 研究生在讀,河北大學外國語學院,方向: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作者單位:1.河北大學;2.中國地質(zhì)大學長城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