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改的實行,語文教學的改革顯得尤為重要。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如何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課堂積極性,是一個值得思考的課題。本文結合多年來的教學經(jīng)驗,對如何提高小學語文的課堂效率作了簡要的探索。
關鍵詞:教學;課堂效率;小學語文
一、 提高課堂效率,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每一位教師一直都在追尋的目標,也是提高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而提高課堂效率最重要的一個方式就是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用新穎的授課方式吸引學生,可以從下面三個方面考慮:
(一) 啟發(fā)學生,引導思考
在進行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啟發(fā)和引導學生思考,因而巧妙地設計提問就顯得尤為重要。古人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教師在講授完課堂內容后,可以啟發(fā)學生沿著課本的思路,進行后續(xù)的想象,鼓勵學生多思考,多想象。例如,對于一篇文章的學習,要問學生“這是講的什么?”“這是為什么?”“后來怎么了?”等等。這樣不僅能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還能調動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
(二) 情景模擬,原境再現(xiàn)
教師在教授語文的過程中,要注重情景再現(xiàn)的重要性。運用情景式教學最關鍵的就是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根據(jù)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有效的教學場景,使教學內容與課文情景有機融合。例如,在教授《小蝌蚪找媽媽》一文時,可以在教室的生物角內飼養(yǎng)小蝌蚪,讓學生每天觀察并做記錄。這樣學生們就對青蛙的生長過程有了充分了解,并能對課本內容加深印象。另外,在教學《稱象》這一課時,可以這樣創(chuàng)設情境:用裝滿水的透明玻璃缸當作小河,白色小盒作船,橡皮泥大象及若干小石子。以這些模擬的實物來演示曹沖稱象的過程,創(chuàng)設了一個既具有探究性,又可操作的情境。通過這種方法,不僅突破了課文如何稱出大象的重量這個難點,而且激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了學生探究的精神。再如,教學《狼和小羊》一文時,可以由一名同學扮演狼,一名同學扮演小羊,通過記憶課文內容,進行情景對話。為了使表演效果更真實更形象,可以對狼和小羊的頭飾、服裝進行設計,同時,為了表現(xiàn)狼的野蠻兇惡,可以讓一名強壯的男同學扮演,為了表現(xiàn)小羊的無辜可憐,可以讓一位瘦小的女同學扮演。這樣形象生動的表演,必定會吸引全班學生,他們的動作、神情可以根據(jù)自己對故事的理解來表現(xiàn)。這樣,既能讓學生們在快樂中學習,又能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記憶。
通過情景模擬,讓學生重新回到課文當中,體會作者的感情,更好地把握和理解文章表達的情感。它是一種非常有趣的教學方式,能充分的把學生調動起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這樣既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加深學生對文章的感悟,又能促使學生進行探究式的學習,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三) 課堂討論,集思廣益
課堂上不能是“你講你的,我聽我的”,教師要通過提問、回答、講解、討論等途徑,與學生產(chǎn)生互動,在動態(tài)的學習過程中學會解決問題。課堂討論是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思考,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思維,讓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善于思考,善于表達,從而發(fā)現(xiàn)自己的存在感和獲得成就感。問題沒有對錯,討論只是形式,我們的目的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所以要鼓勵學生,勇敢發(fā)言,積極表達。教師在與學生探討問題的過程也是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這樣就能促進共同進步,也能拉近教師與學生的距離,使學生在自然、愉快、寬松的氛圍中,學到知識,加深理解,滿足學生的求知心理,使課堂氣氛更加活躍和融洽。
二、 提高課堂效率,要以學生為主體
“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毙W語文的教學應該以學生為主體,針對個體的不同,及時調整不同的授課方式與教學模式。學生學習語文的過程,也是發(fā)揮自己個性的過程,教師要一切以學生為主,讓學生學會展示自己。教師能給多大的舞臺,學生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讓課堂成為學生汲取知識、展示自我、體驗成功的平臺。只有充分挖掘學生潛力,給學生搭建一個良好的平臺,才能讓學生體會到自己的主體價值,并能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
此外,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在完成語文知識的傳遞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習效率。教師不僅要傳授知識,更要善于運用靈活的教學方式,努力把語文教學變得生動活潑,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自主性和求知欲望。以服務學生為宗旨,從學生的需求出發(fā),時刻保持學生的主體地位,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努力做好一切學生工作,如此便能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效率。
三、 提高課堂效率,要結合先進技術
隨著科學信息技術的進步與發(fā)展,先進的現(xiàn)代教育技術已經(jīng)滲透到教育的各個方面,傳統(tǒng)教育正面臨著巨大的挑戰(zhàn),新的教學手段已勢在必行。教師要善于運用多媒體技術,以聲形并茂的信息技術為載體,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新的語文知識,給學生帶來多重感官體會。在小學語文中引用先進的教學技術,不僅能活躍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還能使學生直觀、形象、生動地學習,在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中收獲知識,進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做好以上幾點,不斷進行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創(chuàng)新,既能提高學習效率,又能達到很好的學習效果。在教學過程中,讓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讓學生不斷體會到小學語文帶來的樂趣。
參考文獻:
[1]李中華.注重實效性的小學語文教師授課模式探索[J].才智,2014(7).
[2]陳小紅.合理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J].文學教育(上),2011(4):38-40.
[3]何珍洪.新課改中構建小學語文的和諧課堂[J].才智,2009(9):72+102.
作者簡介:
陳立立,河北省廊坊市,廊坊市廣陽區(qū)白家務辦事處北王力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