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雅歆
摘 要 構式的運用與近義構式的辨析是漢語非母語的學習者在習得漢語中的一大障礙。筆者根據(jù)前賢們的研究,試著提出在對外漢語教學中,構式教學的幾點對策,并選取“少不了”和“免不了”進行具體的示例分析:一是通過語義上的細微差別來區(qū)分;二是從搭配差異與功能表達上來掌握構式的具體用法。
關鍵詞 少不了 免不了 用法辨析 對外漢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H146 文獻標識碼:A
在對外漢語教學事業(yè)日新月異的當下,教學內(nèi)容與方法都在與時俱進的發(fā)展,比如近義詞的運用與辨析就取得了不小的突破,然而漢語構式作為本體研究的重要方面似乎并未在教學中受到應有的重視。本文選取“少不了”與“免不了”這兩個具有代表性的近義構式為例,以二者的用法為切入點,引出搭配與功能表達等方面,設計了在二者在教學中應當注意的重難點,希望能為對外漢語教師在教學中提供一些有效的建議。文中例子均來源于北大語料庫、百度網(wǎng)搜索等,過長的語料有所刪節(jié)。
1構式的意義以及對外漢語教學中近義構式教學的重要性
在 20 世紀 90 年代,Goldberg 和 Kay 提出了構式語法的概念,Goldberg(1995)是構式語法的集大成者,她給“構式”下的定義是:“當且僅當 C 是一個形式——意義的結合體〈F1,S1〉,且形式 F1或意義 S1的某些方面不能從 C 的組成成分或其他先前已有的構式中嚴格推導出來時,C 是一個構式?!边@個定向我們傳達了重要的一點:構式的整體不等于部分的簡單相加,也就是一個構式是具有獨立于其組成部分的單獨意義的,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構式義。對外漢語教學實踐證明,漢語構式具有明顯的漢語特色和使用習慣,近義構式意義相近、用法相似的特點成為了留學生在學習中的瓶頸問題。因此,在對外漢語教學中針對近義構式的辨析和掌握所進行的教學顯得非常的重要。
“V不了”是現(xiàn)代漢語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而且很有特色的一個構式,是很典型的能性述補結構,所謂構式指的是形式和意義的統(tǒng)一體,該構式一般可用以表達“有無能力進行某事或將某事完成”,“少不了”與“免不了”由于構造上的相似性使得其在語義上成為一對近義成分,本文之所以選取二者來設計一些教學過程中的重難點和辨析方法,因二者和其他“V不了”相比,具有幾點特殊性:結構上的凝固性,分布上的插說性。同時,無論在位置分布還是語義表達上,“少不了”比“免不了”更加豐富和靈活。本文將從構式的具體用法與意義,搭配方式與功能表達等幾個方面來闡述具體教學內(nèi)容。
2“少不了”和“免不了”的綜合講解
對于漢語非母語的學習者來說,想要做到正確使用構式,首先需要掌握構式在句法中的位置,并理解在不同句法功能下所表達的含義;其次,在理解含義的基礎上掌握辨析的方法和途徑,這樣才能從根本上避免近義構式使用中偏誤的出現(xiàn);對于對外漢語教師而言,確定近義構式的教學內(nèi)容與重難點,明確地找到切入點,才能在教學中面對學生遇到的實際問題時,給予有針對性的講解。
2.1講解構式的不同用法與相對應的含義
“少不了”和“免不了”都有謂詞性和副詞性的用法,為了講解時的方便簡明起見,我們把兩者的謂詞性用法稱作a類,副詞性用法稱作b類。
(1)在a類中的“少不了”,主要是作句中的謂語成分,總的歸納來看,它既可以單獨出現(xiàn),后面加賓語,如例①;也可以在較為復雜的定語成分結構中使用,成為修飾語的一部分,如例②:
①玻爾有著好動的性格,每次打架或爭論,總是少不了他,他在數(shù)學和科學方面顯示出了非凡的天才。
②出國旅行,少不了的就是品嘗當?shù)卦兜拿朗场?/p>
在例①中,“玻爾”是屬于“每次打架或爭論”中的一員;例②句中,品嘗美食是旅行的一項重要活動,需要給留學生說明的一點是:為了強調(diào)和修飾“少不了”后面的內(nèi)容,其常出現(xiàn)在“高程度量的詞語……的”之間,從而一起來充當定語成分。
a類中的“免不了”與“少不了”的用法相近,但在語義側重點上并不相同,“免不了”重在表達“不可避免”,“少不了”重在“不可缺少”,如:
③小孩學走路免不了要跌跤。
④學習漢語,漢字的書寫是一個免不了的問題,漢字是典型的表意體系的方塊字。
“跌跤”是“學走路”難以改變的實際情況;“漢字的書寫”是“學習漢語”不可回避的問題之一,總體上作謂語成分。
(2)在b類用法中,兩者都是充當狀語,如:
⑤外國人到了中國,少不了要去看舉世聞名的長城。
⑥剛開始學習漢語,總是免不了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錯誤。
教師在教學中需要注意的是,“少不了”和“免不了”作狀語時,省去不說并不影響句子的整體表述,而且,兩者的語序位置很靈活,可以位于句中和句間。
用法的不同必然帶來構式義的變化,從最初的意義來看,“少”和“免”分別是“缺少”與“避免”的簡略形式,如例①~④兩者行使的謂詞性用法時,后面一般跟的是名詞性成分,但這種形式進入狀語的位置,修飾動詞性的句法成分,語義也發(fā)生了轉變,由“不會缺少”與“不能避免”轉變?yōu)椤鞍凑找话愕某@砘虺WR,某件事情的存在或出現(xiàn)是不會缺少或避免的”舉例:
⑦這種既當學生又當伙夫的生活,的確很辛苦,有時候還少不了吃剩飯、糊飯、甚至還會斷炊。
⑧那時,在店里當學徒、做伙計的人,都指望自己能有機會出人頭地,但是誰都知道,最后能成功的人是很少的,所以學徒之間也免不了時常明爭暗斗。
由于“既當學生又當伙夫”的實際情況,才會有“吃剩飯、糊飯、甚至斷炊”的現(xiàn)象;而“學徒之間的時常明爭暗斗”則是文中所說常識“成功的人很少”所導致的現(xiàn)象,所以“少不了”和“免不了”都在強調(diào)其后動詞短語的同時,說明了相關緣由。
2.2講解“少不了”與“免不了”意義上的區(qū)分
至此,已經(jīng)初步分析了“少不了”與“免不了”在句法中的兩大用法以及其對應的含義;在意義的區(qū)分上,要重點講解二者側重表達的意思,通過構式含義上的細微差別來區(qū)分。對此,我們可以借鑒漢語近義詞辨析的方法,在不同的語境和語義的情況下,理解構式所表達的含義。筆者根據(jù)前人的研究,總結出以下兩點是二者意義的主要區(qū)別,應在教學中突出這一重點:
(1)當表示數(shù)量上的少量與多量時,常用“少不了”,如:
⑨作為一名爬山愛好者,出門時背包里一個相機,一根杖,橫豎是少不了的。
在例⑨中,“一個相機,一根杖”是爬山愛好者的必備行李,在語義上表達的是客觀上的“最低限度”,也就是少量義;
(2)在表示主觀意愿上的“不可避免的必然性與可能性時”,常用“免不了”;通俗的說,即“一般”與“特例”兩種情況:
⑩自古以來,人免不了一死,我要留下赤誠的忠心,照耀千秋。
職場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難以捉摸,縱使我處處留心,也怕免不了引來他人的嫉妒。
在前一例中,“人免不了一死”是自然法則,屬于一般的情況;而在后一例中,“引來他人的嫉妒”只是言者的猜測,“縱使……也”的表示的是假設意味的讓步句,因而這一句具有非現(xiàn)實性,是排除在一般情況之外的特例情況。
2.3講解構式的搭配與功能表達
在搭配與共現(xiàn)使用方面,“少不了”和“免不了”的用法都比單用更加豐富,在給留學生進行講解時,我認為以下幾點應作為重難點進行教學;
(1)二者與“免去”、“避免”、“可免”等近義或反義的謂詞性成分共現(xiàn)使用,例如:
節(jié)日的餐桌上少不了飲酒,但要注意暢飲的同時避免飲酒過量。
如果想往上攀登,就免不了被荊棘劃傷,怎么可能永遠避免挫折和困難呢?
(2)在具體的表現(xiàn)形式上,主要存在著兩種:同類聯(lián)用和異類聯(lián)用。前者即“少不了”、“免不了”自身前后搭配使用;后者指的是“少不了”、“免不了”與能愿動詞或部分語氣副詞相聯(lián)用,如:
人生在世,誰也免不了傷害別人,也免不了被人傷害。
(3)語氣副詞是主觀性很強的表達方式,位于“少不了”、“免不了”之前,常見的有“當然、自然”如:
在現(xiàn)代生活中,我們出門坐車,自然少不了現(xiàn)代化的交通工具。
(4)“少不了”與“免不了”這對近義構式在表達上有很多相似的功能,筆者根據(jù)前人已有的研究,總結出兩點應重點講解的功能:一是二者都具有表達“必然性”和“可能性”的功能,二是表達“已然性”和“未然性”的功能。
首先,我們來談“必然性”和“可能性”的功能。能愿動詞通??梢詫κ吕砘蚯闆r做出主觀上的評判和推測,二者在做副詞時常常與其聯(lián)用,如:
過年了,人們免不了要買點東西當年貨。
王二嬸哀求地說:“冬保,算我求你啦,要是那當家的回來,少不了我又挨一頓揍?!?/p>
在前一例中,“過年”是東方的重要節(jié)日,所以按照一般的情況來說,“買點東西當年貨”是正常現(xiàn)象,符合人類的經(jīng)驗與常識,是必然性意愿的表達;在后一例中,“王二嬸”依據(jù)自己以往的經(jīng)歷,認為自己很可能會挨揍。所以,這兩句是可能性意愿的表達。
在舉例說明之后,教師應進行歸納性的總結,“必然性”就是通常所說的“客觀性”;“可能性”在這可以理解為“主觀性”;因而常和“我認為”、“我想”、“自然”、“當然”等表達主觀意愿的短語搭配使用。
其次,兩者還可以與時間詞語聯(lián)用,從而具有表達“已然性”和“未然性”的功能,如:
這漢奸竟然帶著幾分羨慕地說,“到明天要來好些大日本帝國的記者、攝影師,少不了圍著你問東問西,還要照相呢!”
那些年,栽種蘑菇的人大都是永善的弟子,當然免不了常到“開山鼻祖”處拜訪,以切磋技藝。
以上兩例便分別表示未然事件和已然事件,并且各自與時間詞“明天”、“那些年”共現(xiàn)使用。
3“少不了”和“免不了”的教學對策
我們重點借鑒了近義詞辨析的方法與原則,并參考了一些語法教學的方式與準則,結合漢語構式的形成與特點,從而總結了以下幾點作為這一對近義構式的教學對策,由于筆者學識能力有限,難免有所疏漏,還望他人提出更多行之有效的建議。
3.1以構式的用法為切入點,力求簡潔
眾所周知,對外漢語教學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學習者運用漢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因此在課堂講授中應該盡量減少專業(yè)術語的使用;此外,簡潔性也是對外漢語教學的一大原則,教師在教學中應堅持這一原則,結合具體的教學對象展開教學,才能達到進行交際的目的。
3.2結合具體的語境進行區(qū)分,把握規(guī)律
理解構式的含義與掌握構式的用法為近義構式的辨析打開了大門,設定語境是讓學生較好地理解構式異同的重要方法。前文在區(qū)分表示“數(shù)量上的少量與多量”還是“主觀意愿上的不可避免的必然性與可能性”時,筆者就列出了例句進行說明。在不同語境的逐個講解中,留學生會在認知上加深理解,達到學習致用的效果;由于本文主要面向的是對外漢語教師,文中所舉例子均是來源于北大語料庫、百度網(wǎng)搜索等,其中有些例句會加重學生理解的負擔,不適合在對外漢語課堂上使用,因而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靈活應變,多舉些簡明易懂的例句,這樣才能有效提高課堂效率。
許多近義構式都存在這結構的相似、意義相近的現(xiàn)象,由一個結構可以引出大量的同語素近義構式,因此具有著一定的規(guī)律性,教師在講授構式時應該進行舉一反三,歸納總結,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講解。
3.3循序漸進的講授知識,對比差異
本文在知識講解的部分堅持從易到難、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建議教師從“少不了”和“免不了”的用法入手,再進一步進行表意的區(qū)分,并把構式的搭配用法與功能表達作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同時,不同國別的學生對于構式的理解和區(qū)分有著很大的差異,在講授漢語構式時,教師應該從國別進行區(qū)分,有針對性地展開教學;此外,構式語法具有特殊性,構式義并不等于各個語素義的簡單整體相加,在給學生講解時,要突出表明,不能簡單從字面意義上推測構式的整體表意。
對于近義構式辨析對象的選擇是在實踐教學中十分棘手的問題。一方面教師可以選擇不同等級的漢語構式進行講解和辨析,確保學生循序漸進地學習;另一方面教師可以選取中介語語料庫中在用法上易出錯和易混淆的近義構式以及學生主動提出需要理解的漢語構式,從而保證詞語選取的真實性;希望本文的觀點和方法可以在教學中給對外漢語教師提供一些引導和幫助。
參考文獻
[1] 潘曉軍.周正紅.“少不了”與“免不了”的構式特點與共時發(fā)展[J].合肥工業(yè)大學學報,2015(04):105-136.
[2] 潘曉軍,周正紅.“少不了”與“免不了”的功能表達與歷史演化[J].西華大學學報,2015(05):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