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生有著良好的可塑性,有很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對于書本的知識有很強的吸收能力。因此,小學語文的課外閱讀對小學生會有很大的影響,好的課外閱讀能幫助小學生的身心成長,本文針對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的實踐與思考進行了論述,希望能幫助小學生找到暢游書海的堅實之舟。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外閱讀;實踐與思考
孩子是每個家庭的希望,父母對自己的子女都有盼望其成才的想法,對孩子的教育也是極其的重視。小學生了解世界獲取知識的途徑有很多,可以從教師、家長描述中,也可以通過閱讀書籍打開了解的窗口,現(xiàn)在還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進行檢索和查詢。但最重要的渠道應該是課外閱讀,通過對書籍的閱讀,獲取知識和前人的經驗,讓小學生更好地增長對世界的認知,對知識的積累。
一、 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書籍的選擇
(一) 小學語文課外閱讀要根據小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挑選閱讀素材,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小學生年齡偏低,識字數量有限,要根據其自身的年齡和心理特點進行課外書籍的選擇,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尤其是對于低年級小學生,不要選擇生字多、內容艱澀的課外書籍,要選擇他們能看懂、感興趣的課外書籍,培養(yǎng)他們課外閱讀的興趣和愛好。
(二) 通過教材內容的拓展,選擇課外閱讀書籍。由于教材內容的篇幅有限,可以鼓勵小學生對教材內容進行拓展,有目的地選擇課外閱讀書籍。教師要鼓勵學生閱讀與教材內容相關聯(lián)的課外書籍,讓學生對課內閱讀的理解更深刻。這樣有利于小學生課外閱讀書籍選擇的準確性。
(三) 教師要從小學生的實際出發(fā),選擇他們喜歡的知識內容,利用多媒體制作成視頻進行教學,只講述開頭讓他們自己通過閱讀去找到故事的結局。這樣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和學習興趣,能讓小學生更好地了解世界的奇妙,可以提高他們閱讀的興趣和自覺性。
語文閱讀是關于漢語的一門藝術,對于小學語文課外閱讀,小學教師要做好領路人,要根據教材的內容對小學生進行指導,在進行知識傳授的同時更要教會學生如何去選擇良好的課外閱讀書籍,讓小學生更好地體會閱讀的樂趣,體會漢語的音韻美、形狀美、意境美。
二、 教師要教會小學生課外閱讀的方法
對于小學語文課外閱讀,首先是要選好課外閱讀的書籍,這是進行良好課外閱讀的基礎和前提。教師在指導小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時要注意教會他們選擇有益的課外閱讀材料,然后運用正確的閱讀方法進行閱讀。閱讀的過程其實就是學生對閱讀內容的讀與悟的過程,是對所讀內容的理解和感受形成的過程。當小學生閱讀一本課外書時,他們可以采用出聲朗讀或者默讀的方式,進行自我閱讀和理解。對于內容難度高、知識有漏洞的圖書要堅決剔除掉,要選擇內容積極向上、健康樂觀的課外書籍給小學生閱讀。閱讀后,教師還要和小學生溝通一下閱讀體會,鼓勵學生更好地體會文章的積極意義,讓小學生從中獲得良性的信息。教師要把閱讀方法教給學生,讓他們學會朗讀、復讀、略讀和精讀,根據自己不同的需要選擇不同的閱讀方法。
三、 學校應該安排語文課外閱讀的指導課程
針對于小學語文課外閱讀,學校應該安排專門課程指導,給予一定的課時。通過良好的課外閱讀幫助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讓學生接受積極向上的信息,培養(yǎng)他們樂觀開朗的性格和積極面對困難的品質。
在專門的課外閱讀指導課程中,教師可以系統(tǒng)地給小學生傳授課外閱讀的方法,指導他們選擇課外閱讀書籍的方法,對名人、偉人的課外閱讀趣事進行宣講,對課外閱讀的優(yōu)點及其積極作用進行講解,要明確課外閱讀的主體是小學生自己,因此課外閱讀具有獨立性。根據不同年齡的學生,可以選擇不同的課外閱讀方法。比如說低年級的小學生,教師可以選擇帶領他們進行課外閱讀,引導他們選擇合適的課外閱讀書籍。對于高年級的小學生,要放心大膽地讓學生自己去選擇課外閱讀書籍,自己去分析、理解內容,自己去與作者的思想進行溝通。教師只要幫助小學生把握好課外閱讀書籍就夠了,只要閱讀的基礎是良性的,閱讀的結果就不會有方向性的偏差。開展小學語文課外閱讀對小學生的發(fā)展是十分必要的,既能夠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又能幫助小學生提升閱讀篩選能力,這對他們的學習和以后的生活都是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
四、 教師要加強與學生關于課外閱讀感受的溝通和交流
除了選擇科學合理的課外閱讀書籍,教師還要加強與學生關于課外閱讀感受的溝通和交流。這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內在需求,增進師生的感情,讓教師和學生之間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交流和溝通能讓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更緊密,教師通過與學生的溝通交流,可以更好地了解學生的思想,能對學生的閱讀方法有個全面的掌握,教師可以通過激勵性的語言與學生進行談話,讓學生能愿意與教師交流課外閱讀的感受,把自己的真情實感表達出來。對于那些沒有完成好課外閱讀的學生,教師也不要批評,應該耐心講解,鼓勵他們去閱讀,并給予協(xié)助,讓他們抱著積極的心態(tài)去閱讀,培養(yǎng)自我閱讀的習慣,要鼓勵他們表達自己的理解和感悟,針對同一篇文章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理解,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把自己的感悟表達出來,不要人云亦云,要從不同的側面表現(xiàn)出自己的理解,并把自我閱讀的理解形成文字記錄下來,為下次閱讀提供理解資料,也是對寫作能力的練習和提升。
五、 結語
總之,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是小學生對世界認知的窗口,是其思維發(fā)展的重要渠道,是小學生信息收集、知識獲得的途徑,是他們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方法。因此,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是重要的教學內容,不能忽視。在小學語文的課外閱讀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的自我意愿,教師應該鼓勵他們進行自主選擇,讓課外閱讀更具廣泛性和創(chuàng)新性,真正實現(xiàn)課外閱讀的作用,讓閱讀成為小學生遨游書海的堅實之舟。
參考文獻:
[1]孟洪.淺談初中生語文課外閱讀的方法與技巧[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0,7(6):113.
[2]唐曉紅.小學生語文課外閱讀書目的選擇[J].遼寧教育,2006(5):36.
[3]劉君.語文教師應重視學生課外閱讀有效性的指導[J].中國校外教育,2010(5):104.
[4]雷長竹.語文課外閱讀的實踐與思考[J].教育科研論壇,2010(3):16-17.
作者簡介:廖紅艷,廣東省中山市,廣東省中山市小欖鎮(zhèn)竹源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