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允新
l 選用良種
考慮當?shù)貧夂蛱攸c和生態(tài)條件的影響因素,要選用優(yōu)質、高產、抗逆性強的品種。
2 培育壯苗
2.1 建設育苗大棚。秧本田比例一般中苗1:80至100.即每公頃本田需育秧田100至l25m2。要選擇地勢平坦,背風向陽,排水良好的地塊做育苗田。并在秋季上凍前,埋地錨、固定棚架等。大棚規(guī)格一般高2.4至2.6m,長60m,寬6至8m。
2.2 扣棚。一般在播種育苗前15天左右扣棚增溫解凍,扣棚采取兩幅窄膜分別扣在棚的兩側,一幅寬膜扣在棚上部,確保兩側肩部通風,并拉好防風網(wǎng)帶。
2.3 配制營養(yǎng)土。選擇肥沃無草籽殘茬和長殘效農藥殘留的旱田土,并秋備床土。每袋壯秧劑與360kg床土混拌均勻,可用于120個軟盤鋪在20㎡苗床上,厚度2cm。
2.4 整地做床。淺耕10至15cm,保持床土平整,每平方米施腐熟草炭5至lOkg或腐熟豬糞lOkg,并澆足底水,用立枯凈消毒處理,使床土達到飽和狀態(tài)。
2.5 種子處理。晴天曬種l至2天,每天翻動3至4次,有鹽水選種,用臭氧、石灰水浸種、消毒,芽長Imm時,降溫。
2.6 播種。日均氣溫達到5至6℃時即可播種,手插秧播芽種260g/㎡,每缽穴播種3至5粒芽種,覆土厚度0.5至lcm。
2.7 秧田管理
2.7.1 溫度。播種至出苗期,密封保溫。出苗至1.5葉期,開始通風煉苗。溫度不超過28℃。秧苗1.5至2.5葉期,逐步增加通風量,棚溫降到25℃。秧苗2.5至3.0葉期,棚溫控制到20℃。
2.7.2 水分。見早晨葉尖無水珠時,進行補水工作,1次澆足澆透,如果床面有積水,要及時晾床,促進根系發(fā)育。
2.7.3 追肥。秧苗2.5葉齡期發(fā)現(xiàn)脫肥,用硫酸銨1.5至2.Og/m2,硫酸鋅0.25g沖洗葉面。通過加強秧田管理,從而培育出3葉1心得標準壯苗。
2.7.4 草害病害防治。水稻出苗后,稗草1.5至2葉期選用敵稗加禾大壯噴霧處理。秧苗1.5葉期時,用甲霜靈、嗯霉靈等藥劑苗床噴霧,防治立枯病。
3 本田管理
3.1 耕翻整地。翻深18至22cm,春季進行旱耙、旱平,整平塹溝。
3.2 泡田。4月下旬開始放水泡田,打好池埂,清理和維修好灌排水渠。
3.3 施底肥。每公頃施農肥30至45噸,3年輪施一次,于翻地前施入。全生育期施化肥總量為:純氮100至120kg,五氧化二磷60至70kg,氧化鉀30至45kg,氮、磷、鉀比例為1:0.5:0.5。本田底肥在翻后水整地耙前施入,用氮肥總量的50010至65010、鉀肥的50%至80%、磷肥100%做底肥。也可用相同養(yǎng)分含量的專用肥采取機械側深施肥。
3.4 水耙地。泡田后3至5天、插秧前5至7天用攪漿平地機進行水耙地,整平耙細,達到待插秧狀態(tài)。
3.5 本田封閉除草。插秧前5至7天,可用30%莎稗磷乳油60ml/667m2,與10%芐嘧磺隆15克/667m2進行混配,兌水151/667m2進行甩施。
3.6 插秧。日平均氣溫穩(wěn)定通過13℃時開始插秧。根據(jù)土壤肥力、品種分蘗能力等因素確定合理插秧規(guī)格。一般第一、二積溫帶插秧規(guī)格為30x16.5cm或30x20cm;第三、四積溫帶插秧規(guī)格為30 xlOcm或30 x13.3cm.每穴3至5株基本苗插秧時,做到行直、穴勻、不窩根,插秧深度不超過2cm。
3.7 田間管理
3.7.1 灌護苗水。應做好扶苗工作,水深應為苗高2/3,以不淹沒秧苗心葉為準,此種做法可增加水溫,促進水稻返青。
3.7.2 追施蘗肥。返青后需及時追蘗肥,施肥量為氮肥總量的l5%左右,6月中、下旬時,需追調節(jié)肥。
3.7.3 苗后莖葉處理除草。插秧后15至20天,選用50%丙草胺(瑞飛特)50至60ml/667m2,與10%芐嘧磺隆(農得時)10至15克/667m2混配,兌水15升/667m2甩施。
3.7.4 追穗肥。倒2葉展開時,追施氮肥總量的15%至25%和剩余的鉀肥,在7月20日前追完,水稻長勢過旺或遇到低溫、多雨寡照或發(fā)生病害時,只施鉀肥。
3.7.5 灌護胎水。孕穗至抽穗前,灌4至6cm活水,水層深17cm以上,預防水稻障礙型冷害的發(fā)生。灌溉時,如果水溫達不到18℃時則不要灌水,以免人為造成冷害。如無低溫冷害至出穗前3至4天再晾田1至2天。
3.7.6 防治穗頸瘟。在水稻始穗期、齊穗期各噴施1次咪鮮胺或高含量的三環(huán)唑類藥劑。
4 收獲
4.1 機械直收。完熟期進行機械直收,及時烘干或晾曬,降低水分,嚴防溫度過高產生著色米而影響稻谷品質??赏ㄟ^半喂人式收獲機提前收獲,若采用機割機拾的方式,割后放鋪晾曬3至4天,稻谷水分降到16%左右時康拜因拾禾收獲。
4.2 烘干或晾曬。收獲后稻谷采用順逆流低溫(50℃以下)烘干塔烘干,降水至14.5%。也可把稻谷平鋪在曬場進行晾曬。
4.3 儲藏。烘干或晾曬后的稻谷放于低溫(20℃以下)儲藏庫儲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