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菁林
【摘 要】小學低年級朗讀教學最重要的是指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讀流利,最好能讀出感情。低年級學生由于接觸的課文不多,加上他們年齡小,生活經(jīng)驗少,理解能力又不夠,朗讀尚處于起步階段。因此低年級學生的朗讀存在的問題很多,本文就我教學過程出現(xiàn)的一些朗讀存在的問題,以及教學實踐過程中針對這些問題的反思。
【關鍵詞】問題 實踐反思 總結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6.078
一、低年級學生的朗讀存在的問題
1.拖音拖調。輕者在詞與詞之間拖音,如“金色的——太陽”,重者字與字之間也拖音,沒有詞的感覺,如“金——色——的——太——陽”??傮w上后者比較多。
2.輕聲不輕。像“著、的、了、嗎”等助詞、語氣詞,往往需要讀得又輕又短,但孩子們不但不輕不短,反而讀得又長又重,有的聲調還會上揚。
3.停頓不當。因句子成分的不同,詞語之間的關系不同,詞與詞之間一般都有或短或長的停頓,可是有的孩子每個詞都停頓,有的孩子又字字拖音,還有的孩子則一字一頓。因為停頓不當,造成朗讀課文時讀破句現(xiàn)象比較多。
4.音量不適。朗讀的音量通常要適中,既需要讓大家聽得清楚,又不能大聲喊叫,有時還需要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的情感適當調整讀音的高低。但是現(xiàn)在,有的孩子要么太輕,別人聽不清,要么則音量高八度地大聲喊叫,不但破壞了文章語言的美感,還對自己的嗓子造成了傷害。
二、針對上面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我經(jīng)過教學實踐反思,總結出以下方法
(一)范讀引路
小學生讀書還處于初步學習階段,有很強的向師性。教師范讀是對學生“授之以法”,教師精彩的范讀,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在教新課時,教師先行示范朗讀,讀得好,讀得生動,小學生聽了會表現(xiàn)出躍躍欲試的急切情緒,讀書的積極性更高了。
(二)培養(yǎng)習慣
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認真讀書的習慣。在一年級學生開始讀第一篇課文時,我就向他們明確指出,讀書不可添一字,不可減一字,也不可改一字。要學生把每一個字、每一個拼音看清楚,把每一個字、每一個拼音讀清楚,做到“字字響亮”。
其次,培養(yǎng)學生連詞讀書的習慣。一句話是由很多詞語組成的,我強調學生在讀書的時候要把詞語讀在一起,不能把詞語分開,幫助建立詞語的概念,更利于讀好很多長句子。
最后,培養(yǎng)學生朗讀看標點的習慣。我要求學生朗讀時,看好每一個標點,讀出停頓。在這種訓練中,我著重引導學生注意句號處有較大的停頓,幫助學生進一步建立句子概念,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同時可訓練學生思維條理化。
(三)激發(fā)興趣
低年級學生年齡小,“有意注意”持續(xù)時間不長,單調的讀書方法只能使學生昏昏欲睡,要設計巧妙的教學方法,創(chuàng)設合理的情景,調動學生朗讀的積極性,引起他們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選擇不同的形式來表現(xiàn)自己所讀過的東西,如:講講、唱唱、演演、畫畫,并且開展朗讀比賽活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四)及時評價
一位或一組同學朗讀時,教學中教師要善聆聽,善于發(fā)現(xiàn)每一個學生的不同優(yōu)點,多給予恰當?shù)谋頁P,少一些批評,多一些微笑和鼓勵。同時應要求其他同學注意力必須高度集中,專心聽,然后評議其優(yōu)缺點。長期這樣做,就會很快地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以上這幾點,看似簡單,好像很容易做到,但對于小學生來講,卻有一定的難度。只要學生能堅持不懈地練下去,讀下去,我們老師能不厭其煩地教下去,指導下去,學生的朗讀水平肯定會得到提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