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遠征
【摘 要】初中英語是學生正式接觸英語的開始,一名優(yōu)秀的英語教師要重視英語的語法教學,破除“唯堅持論”的教學言論,注重學生心智的開發(fā),制定有效的獎懲制度。
【關鍵詞】初中英語 教學反思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5.139
英語已經(jīng)逐漸成為世界的第一大通用語言,為培養(yǎng)適應當代社會的知識分子,必須開展英語教學。但是,當代的英語教學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和矛盾,比如,成績分數(shù)與實際應用能力的矛盾,學生被動學習與教師對學生主動性培養(yǎng)的矛盾,機械教學與學生個體情感態(tài)度之間的矛盾。本文將對初中英語教學的有效性進行一個簡單的探索與反思。
一、重視英語的語法教學
中國的英語教學大多沒有浸泡式的語言環(huán)境,也就沒有足夠多的積累來讓學生形成語感。英語的語法學習能夠幫助學生建立起更準確到位的語感和直覺,形成自動化的條件反射。就如同九九乘法表能給算術帶來極大的便利一樣,它確保了一段文字禁得起推敲、不會引起普遍誤讀或是理解困難,提高學生構造語句的能力。當下的初中英語教學常常缺乏一個有效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方式,教師在教學上對語法原理的講解缺乏一個經(jīng)得起推敲的講解方式,導致學生缺乏靈活應用的能力。語法的“語”是“語言”,“法”是“用法、準則、模式、合理性”,它主要包括了詞性,動詞及動詞衍生,短語,分句,句子以及標點符號的規(guī)范使用。為什么語法學習對于學生來說學習起來很難,因為學生沒有建立起語法體系,而教師的教學過于簡略,以偏概全。所謂語法體系,就是對于語法的系統(tǒng)認知,而與之相對應的,則是各種零散的語法知識點。初中的時候學生總是在背誦stop to do和stop doing的區(qū)別、be made of和be made from的區(qū)別、look forward to后面要加doing,雖然也能應付考試,但是終究不能通透地理解語法的全貌,所謂“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學會建立語法起體系,即系統(tǒng)地了解語法的全貌,從根本規(guī)律上讓學生理解語法的原則,而不是死記硬背一兩個語法點或考點。另外,教師在此基礎上要學會引導學生把語法體系的知識內化為語法運用能力,能夠在閱讀中分析長難句,在口語和寫作中判斷自己的語法是否合乎規(guī)范,以及引導學生理解一些學生習以為常但是從未從語法的角度考慮過的語言現(xiàn)象。
二、破除“唯堅持論”的教學言論,注重學生心智的開發(fā)
英語是一門需要學生長期堅持,終身學習的科目,堅持也因此成為學生學習英語的不二法門和必要的構成要素。教師在教學中會大張旗鼓的激勵學生堅持、忍耐、努力,卻鮮有人告訴學生怎樣才能提高堅持的自覺性,怎么去慢慢增加自己的心智力量達到良好的自控和自律。教學以知識技能傳授、心智情感開發(fā)、三觀樹立為主要脈絡對學生進行學習培養(yǎng),而在教學中,教師更加注重知識技能的提高和成績分數(shù)的效果,往往忽視后兩個方向的培養(yǎng)。一套好的教學體系,應該在一開始就考慮到學習者心智能力,重視學生的情感意志資源,提供有效的自我鍛造方法,解除光喊口號而不行動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有穩(wěn)扎穩(wěn)打的收獲,在自我滿足中不知不覺的進步和提升,越學越有動力,腦子自動忽略掉“我是在自律,逼著自己學”的消極意識。
另外,心智指一個學生對待問題的態(tài)度和意志品質,心智就像肌肉,不可能因為今天舉了兩百下的啞鈴就可以練就一身肌肉,它是一個循序漸進、持需用力,長期專注的過程。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該為學生心智力量提供一定的鍛煉。教師培養(yǎng)學生的堅持品質應該在學生有一定的量化基礎上,比如,初中學生在開始學習英語時,根本不可能一天背到100個英語單詞,教師只能讓學生慢慢地適應英語積累的記憶負擔,在每天強有力的監(jiān)督下,學生記憶達到一定的適應能力時,教師可以提高記憶的量。其次,教師是學生最好的模仿者和引導者,外律能夠幫助學生長期堅持某件事情。當然,在外律的施壓下,教師要注重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以及實事求是,量力而行。最后,學生心智的開發(fā),在于教師能夠為學生找到學習的動力和學習的激情,這個動力可能是較為潛在的(物質方面),也可能是深層次的(精神方面)。
三、制定有效的獎懲制度
獎懲制度是一個教師管理課堂和班級效果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制定合理有效的獎懲制度將幫助教師提高教學的質量,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制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樹立學生的學習信心。獎懲制度是教師手中的利劍,教師運用得體將形成正反饋,運用過度,不但會降低教學的效果,還會傷害學生的心靈。當代的獎懲制度教學存在著以下問題:一是缺乏靈活和長效的機制,制定的制度很容易夭折;二是教師對制度缺乏一個完善的運行和運用以及一定的把控能力和實踐經(jīng)驗。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制定的獎懲手段要做到恩威并施,張弛有度,完善有效,具有一定的導向性和目的性。
關于獎懲方法,每個班級都有不同的游戲規(guī)則,但是基本上分為幾大類:班級表現(xiàn)、個人表現(xiàn)和分組競賽。班級表現(xiàn)是把整個班當作一個集體進行給分,以班級進行獎懲制度有利于個體的集體意識,促進整個班級的合作與團結,制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但是它對班級中的每一個學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教師在進行懲罰時很容易傷及個體。值得注意的是,以班級為獎懲的對象不一定要將其他班級當作參照物,可以是老師vs學生。比如,教師可以舉行一個英語的翻譯比賽,整個班級的學生是一組,而教師是學生的競賽對象。通過這個比賽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集思廣益。個人表現(xiàn)是把學生個人的行為進行記錄的獎懲制度,它更注重學生個人的發(fā)展,能夠激發(fā)班級內部之間的競爭,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但是,它也很容易傷害一些差生的學習激情,因此,教師在運用這個制度時,不能以一個普遍的標準衡量學生,而要以學生個體自身的情況為評價標準。分組競爭是以小組為競爭方式,它能方便教師的管理,加強學生的協(xié)作能力。獎懲制度是一門科學和藝術,在教學中教師的獎懲制度,必須做到適合、適當、有效。
教師之所以注重學生的分數(shù),是因為它是一個更為直接的教學評判標準。英語的教學矛盾是可以相互轉化的,只要教師能夠具有一個較為長遠的眼光,學會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應用三維教學法則。不僅僅只注重學生的機械練習和紙質上的提高,而更加注重教學中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那么初中英語教學有效性的提高便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