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兵兵
【摘 要】早讀是提高初中生語文閱讀能力、口語交際能力的有效手段,也是幫助學生感知語言文字魅力、獲得情感體驗的關(guān)鍵。早讀,還能構(gòu)建積極的閱讀氛圍,激發(fā)學生對閱讀的興趣。
【關(guān)鍵詞】初中語文 早讀 實效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1.027
借助早讀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的興趣,激發(fā)學生閱讀熱情,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方面。早晨是一天的開始,正所謂“一天之計在于晨”,合理的早讀,可以陶冶情操,煥發(fā)學生的青春面貌和激情。學生沐浴在瑯瑯書聲中,無論是精神層面,還是知識層面,都能夠得到升華。
一、科學安排,設(shè)計早讀任務
多數(shù)語文教師需要同時承擔多個班級的語文課教學任務,而在早讀課上,為了避免早讀任務發(fā)生沖突,語文教師要事先進行任務規(guī)劃,合理完成早讀任務的設(shè)計。初中語文課早讀任務多以讀課本、背詩詞、記詞語為主。這些任務需要教師事先做好分配,讓學生有目的地進行閱讀,在壓力的推動下才能收到更好的閱讀效果。但如果沒有給出明確的早讀任務,學生則無法對時間進行合理分配,早讀時間將白白浪費,因此,明確早讀任務,能夠幫助學生扈行學習職責,理清學習思路。為了確保早讀達到應有的學習效果,教師應適度設(shè)計早讀任務,避免因任務過于繁重而給學生造成過多壓力。比如,教師先讓學生閱讀課文,然后重點記憶文章標注的注釋和詞語。然后讓學生復習學過的古詩詞,提升語感。為了方便寫作,教師還要要求學生背誦名言佳句,豐富語文知識儲備,提髙朗讀興趣。教師還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學習進度進行早讀任務分配,讓學生的個人能力有階段性提升。同時,在學生閱讀時教師應該做好監(jiān)督管理工作,及時對偷懶的學生進行督促,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
二、合理調(diào)配,多元朗讀
傳統(tǒng)模式的早讀只是進行課本的復述,這種單一的朗讀形式讓學生心生厭煩,長時間在這種環(huán)境下進行朗讀往往只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所以,教師需要在朗讀形式上進行改變。比如挑選聲音優(yōu)美、感情豐富的學生進行朗讀,其他學生跟讀。或者挑選聲音洪亮的學生進行朗讀,讓朗讀的過程更有氣勢。長時間的朗讀會消耗學生的體力,不利于學生一天的學習,因此,朗讀時間通常要控制在十分鐘以內(nèi)。教師還可以事先考察學生的興趣愛好,選擇優(yōu)秀的朗讀題材,提升學生的朗讀興趣。為了進一步突出朗讀過程的多樣性,教師還可以根據(jù)文章中不同人物進行角色分類,讓學生進行特定角色的扮演,激發(fā)學生的朗讀情感。
三、激發(fā)活力,明確任務
激發(fā)活力的目的在于讓學生迅速進入早讀狀態(tài)。從學生生理規(guī)律上來說,剛剛吃過早飯進入教室的學生,由于血液更多地服務于食物消化,而造成大腦供血受限,這是學生難以進入早讀狀態(tài)的原因之一。如果教師能夠借助于一定的策略,是可以改變這一現(xiàn)狀的。具體思路有二:一是通過有趣的小故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是非語文因素的運用,有效但不贅述;二是通過對此前學習內(nèi)容的梳理,指出學生存在的問題,并讓學生意識到朗讀可以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這對于學生來說往往是一種內(nèi)在力量的牽引。
如在《繁星》一課的教學中,教材提出了熟讀第三段的要求,如何才能驅(qū)動學生去熟讀呢?筆者針對學生此前學習過程中對這一段內(nèi)容缺乏必要的想象,沒有構(gòu)思出“每晚和繁星相對,我把他們認得很熟了”這樣的意境,沒有能夠構(gòu)建出“我躺在艙面上,仰望星空。深藍色的天空里懸著無數(shù)半明半昧的星”的表象,于是就告訴他們,唯有在大聲讀的時候讓自己進入到這段文字所描寫的意象里,才能真正讀懂這段文字,并特別要求學生朗讀時“旁若無人”。根據(jù)筆者的這一要求,學生往往就能進入到一個人的朗讀與意境構(gòu)造當中去,從而取得較好的早讀效果。這里實際上有一個認識需要注意,那就是不要將早讀課當成沒有感情參與的、機械的讀,那學生自然不會感興趣,效果也不會好。當然,這里明確任務還可以帶有一些應試的色彩,如告訴學生早讀課必須讀哪些內(nèi)容,必須達到什么樣的要求,必須接受什么樣的檢測,這樣也可以為早讀的有效性提供一些外驅(qū)力。
四、即時檢測,加強反饋
有人認為早讀課的任務就是“讀”,檢測是沒有必要的。從課堂性質(zhì)上來說,或許如此,但從保證早讀質(zhì)量的角度來看,這一觀點卻是值得商榷的。事實上在筆者的實踐中,由于堅持了每讀必測,并且及時將測的結(jié)果反饋給學生,確實取得了較好的閱讀效果。檢測通常放在早讀課結(jié)束前十至十二分鐘,檢測時間五至八分鐘,檢測內(nèi)容即為學生早讀的內(nèi)容,檢測方式可以是報默,可以是自默,還可以是提前準備好的默寫材料。筆者傾向于及時確定檢測內(nèi)容(由教師在監(jiān)控指導的過程中確定),這樣針對性強,還可以大大激活被指導過的學生的積極性(因為他們被指導了,所以能夠成功地默出來,有成就感),從而對以后的早讀有一種積極的導向作用。在檢測的過程中,教師還是要繼續(xù)監(jiān)控,要以最快的速度將結(jié)果向?qū)W生反饋,以便學生進一步矯正。
五、授之以漁,明確朗讀方法
好的朗讀方法既可以讓學生快速完成重點內(nèi)容的記憶,又方便學生進行知識的補充和文章的運用,因此,正確髙效的朗讀方法對于學生的知識儲備十分重要,足以讓學生受用終生。某些語文教師擁有多年教學經(jīng)驗,懂得如何在課堂上進行文章的朗讀以吸引學生的關(guān)注。變化多樣的朗方法,聲情并茂的朗讀方式,都能夠帶給學生更好的情感體驗。朗讀的最高境界,是達到胸腔、彝腔共鳴,從而產(chǎn)生一種如“銅鑼音”般的優(yōu)美聲音,讓聽者的情感被調(diào)動,營造一種特殊的氛圍。正確的朗讀方法學生有時很難掌握,通常情況下,學生認為只要將聲音提高就可以很好地朗讀,比如在朗讀《海燕》時,學生在幾段特定話語中進行激情洋溢的朗讀,聲音刺耳也沒有情感投入,這種朗讀方法是錯誤的。教師應該教授學生,事先做好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然后融入個人情感,讓朗讀過程變得更有美感。及時為學生講解朗讀方法和技巧,對學生錯誤的朗讀方式進行糾正,才能保證學生在以后的獨立朗讀過程中擁有更多的收獲。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朗讀方法講解的過程中,需要投入更多的耐心。由于學生的學習能力參差不齊,因此,教師可以引入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嘗試性學習,既可以提高學生對于朗讀學習的興趣,又體現(xiàn)了自身的教學實力。學生有多個選擇方向,避免了一成不變的朗讀模式對學生造成的思想束縛和情感約束。
初中語文教師要重視早讀課,并能通過科學安排早讀任務、調(diào)配多樣化的朗讀內(nèi)容、明確朗讀方法等措施,保障早讀課的實效性,奠定初中生的閱讀基礎(chǔ)。
參考文獻
[1]謝鵬.有效開展初中語文早讀課的措施.《知識窗(教師版)》2014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