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若章
摘 要:當前是一個網絡高速發(fā)展的信息化時代,互聯網已經滲透到人們日常工作和生活的點點滴滴,給人們的日常生活以及社會經濟發(fā)展帶來了巨大的改變。文章從互聯網在中國政治的應用現狀入手,分析出互聯網對中國政治的影響是雙重的,并據此提出相關對策建議,以期推動中國政治持續(xù)健康發(fā)展。
關鍵詞:互聯網;中國政治;影響;對策
引言
進入21世紀以來,互聯網發(fā)展日新月異,“數字化”“信息化”已成為時代標簽。論壇、博客、微博、微信的推廣使用,使得人人都成為“自媒體”,“互聯網”與“政治”也逐漸引起世界各國政黨、政府和眾多專家、學者的關注。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也是網民最多的國家,面對如此龐大的網民群體,在開放共享、超越時空、實時傳輸的平臺上互動交流,勢必對國家政治產生各種影響。因此,在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大背景下,研究分析互聯網對政治的積極影響和消極作用,探索一條趨利避害的發(fā)展路子,對于加快推進中國民主政治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1、互聯網在政治上的應用現狀
近年來,互聯網被越來越多的應用到政治生活當中,比較普遍的是電子政務、網絡問政和輿情管控。
1.1電子政務
電子政務,即國家機關在政務活動中運用計算機、網絡和通信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向社會提供優(yōu)質、規(guī)范、透明的管理與服務。如政府政務信息公開、“無紙化辦公”、遠程視頻會議、交通人臉識別系統(tǒng)以及“一卡通”社會保障卡等,都屬于電子政務的范疇。
1.2網絡問政
網絡問政是指政府運用互聯網獲取民眾對政治的態(tài)度,從而實現服務于民。當前,網絡問政的形式多樣,有領導推動型的網絡問政,如近期山東公布了從鄉(xiāng)鎮(zhèn)到省級主要領導的服務電話和郵箱,為全球儒商第一時間答復辦理相關問題;有平臺引導型的網絡問政,如最近召開的首屆儒商大會上,啟動了“選擇山東”云平臺,搭建起“永不落幕”的“雙招雙引”公共服務平臺;有輿論壓力型的網絡問政,如問題疫苗引發(fā)公眾焦慮、溫州女孩遇害拷問網絡出行安全等事件被網絡關注以后,使得政府有關部門面臨巨大壓力。
1.3輿情管控
輿情監(jiān)控是指政府通過網絡輿論的作用,實現對經濟社會的管理與控制。近幾年,中國在打擊網絡暴力、網絡色情等網絡犯罪方面作了大量工作,今年公安部公布的涉及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組織網絡賭博和微信交友詐騙等10大網絡違法犯罪典型案例,均被成功破獲。
2、互聯網對中國政治的雙重影響
互聯網是一把“雙刃劍”,對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生態(tài)等的影響都是雙重性的,尤其對中國政治來講,既有良好機遇,也有嚴峻挑戰(zhàn)。
2.1互聯網對中國政治的積極影響
1、激發(fā)了公民參政熱情
在中國古代,受封建專制制度的影響,民眾的言論自由被嚴重限制,人權得不到基本保障。而互聯網的便捷性,使公民表達訴求的方式更加直接迅速;互聯網的開放性,讓每個人都能面向全世界暢所欲言,公民有“被尊重”“被認同”感;互聯網的廣泛性,大大拓寬了民意的受眾面,人人都有了參政議政的機會,主人翁意識進一步增強。
2、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
“互聯網+”政務服務通過互聯網將政府部門聯系起來,連通了各個孤立的政務系統(tǒng),實現了信息資源協同共享,簡化優(yōu)化了群眾的辦事流程,大大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近幾年,各地都在通過大數據、云平臺推動“放管服”改革,比如山東政府提供的“店小二”“保姆式”服務以及江蘇省實行的“不見面審批”等,都提升了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增加了公眾滿意度。
3、推進了民主政治建設
通過互聯網可以促進政府與公民之間的相互監(jiān)督。一方面,公民利用互聯網依法有序行使權力、履行義務,政府通過網絡平臺了解民眾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怨,有利于規(guī)范和改進政府的工作;另一方面,政府利用網絡平臺實行政務公開,提高了決策透明度和社會參與度,切實做到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
2.2互聯網對中國政治的消極影響
1、影響信仰
信仰是政治的基礎。西方國家不斷通過互聯網進行文化滲透,極力傳播“馬克思主義無用論”“社會主義滅亡論”,攻擊、詆毀中國領導人和英模人物,貶低、丑化共產主義和社會主義制度,等等。這種影響是漸進的、長期的,極易使部分民眾的信仰發(fā)生畸變。
2、破壞民主
民主是政治的底色。虛假信息的傳播會直接影響到政府公信力,比如,前段時間一條新聞報道,《河南4家長質疑考生答題卡掉包,紀委介入檢察官實名舉報教育廳信息不公開高招舞弊》,引發(fā)群眾對高考不公平的議論。還有的網民惡意炒作個別地方干部提拔不透明、公務員考試暗箱操作、工程招標有貓膩等,也會引起民眾對政府民主制度和民主政策的不信任。
3、挑戰(zhàn)法治
法制是政治的保障?;ヂ摼W是信息傳播交流的平臺,也是滋生黃賭毒的“溫床”。近年來,不法分子通過互聯網實行網絡詐騙、買賣毒品等違法行為,給社會帶來很大危害。不少人以身試法,為此付出了慘重代價。
3、推動互聯網與中國政治良性互動的對策建議
鑒于互聯網對中國政治的影響具有雙重性,建議各級政府都要在順應時代潮流的前提下,充分權衡利弊,盡量揚長避短,采取各種措施,弘揚正能量,減少負作用,盡快形成互聯網與政治間的良性互動。
一是加強黨的領導。各部門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加強黨對互聯網發(fā)展事業(yè)的絕對領導。二是堅持依法治理?;ヂ摼W不是法外之地,依法治國就必須依法治網,互聯網技術對社會各方面帶來了巨大沖擊,下一步應該制定配套政策措施,全面抓好貫徹落實。三是強化宣傳引導。堅持正確輿論導向,發(fā)揮主流媒體的作用,主導網絡空間。堅持正面宣傳,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占領掌控網絡輿論陣地,架起百姓和政府之間的橋梁,增強正面信息的感召力、公信力。
參考文獻
[1]葉英.互聯網對中國政治發(fā)展的雙重影響及對策[J].中共杭州市委黨校學報,2004(02):66-69.
[2]朱健.互聯網對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積極影響研究[D].南開大學,2012.
[3]何正玲.當代中國公民網絡政治參與問題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