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若微
摘 要:在莫泊桑的小說中,隱匿的敘述手法十分常見,利用隱匿的方式,潛移默化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引人深思。本文從對比中襯托人物性格、刻畫細節(jié)從而淡化人物視角、作者本身的隱藏方面來闡述莫泊桑小說中的隱藏敘述手法。
關(guān)鍵詞:莫泊桑小說;隱藏敘述手法
莫泊桑有很多以普法戰(zhàn)爭為背景的小說,如《兩個朋友》和《羊脂球》等。這些小說語言樸素,對比鮮明,即便沒有復雜的故事情節(jié),也能讓人們體會到深刻的哲理。也就是說,莫泊桑的小說非常擅長應(yīng)用隱藏敘述的寫作手法,能夠在結(jié)構(gòu)簡單的故事情節(jié)中潛移默化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引人深思,給人啟迪。本文以莫泊桑的部分作品為例,簡要分析了莫泊桑的這種隱藏主題的藝術(shù)手法,希望對人們研究莫泊桑及其作品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1 從對比中襯托人物性格
心理描寫是刻畫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能夠讓讀者通過人物的心理活動更好地對人物進行了解。而在描寫戰(zhàn)爭題材的作品中,既要突出人物形象,又要體現(xiàn)小說的主題,讓讀者能夠在小說的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的過程中得到啟迪和教化,莫泊桑運用了大量的對比,通過善惡之間的互相襯托,美丑之間的較量,即使沒有大篇幅地對人物心理活動的描述,也能夠讓人們感受到潛藏在平凡百姓生活小事中所蘊含的真摯情感,人們對戰(zhàn)爭的那種深入骨髓的厭惡和痛恨,并且能夠把這種情緒成功地傳遞給讀者,讓他們也產(chǎn)生遠離戰(zhàn)爭的向往和對和平的渴望。下面我們就以《羊脂球》為例來對此進行解讀。
《羊脂球》是莫泊桑的代表作,以1870—1871年的普法戰(zhàn)爭為創(chuàng)作背景,主要描述了代表當時法國社會不同階層的10個人乘同一輛馬車出逃的故事。借助逃亡過程中的小事,讓讀者深刻地感受到資產(chǎn)階級在面臨自身利益受到威脅的境遇時所表現(xiàn)出的卑鄙無恥和自私自利。
為了突出小說的主題,作者設(shè)置了兩個典型的場景來體現(xiàn)不同人物的道德水準。其一是在逃亡過程中,代表下等人的妓女羊脂球無視那些以上等人自居的貴族老爺和太太們的歧視和侮辱,慷慨地贈與了他們食物。在這一情節(jié)的描述中,作者并沒有用過多的筆墨來描述人們的內(nèi)心活動,只是通過分享食物這一小事,讓人們感受到了外表光鮮的貴族老爺太太們的內(nèi)心丑惡和身份低下的妓女羊脂球內(nèi)心的高尚,這種對比甚至比心理活動的描寫更能夠讓讀者產(chǎn)生心靈上的觸動和深切的思考。而更具諷刺意味的是,當這些高高在上以品德高潔自居的老爺太太們受到生命威脅的時候,他們再也沒有那些愛國情操。而是屈服于敵人的威脅,軟硬兼施地勸說羊脂球拋棄尊嚴和氣節(jié)。孰對孰錯,誰高尚誰卑鄙一目了然。這就是作者經(jīng)常用到的隱藏敘述手法。沒有大段明晰的心理描寫,羊脂球的喜怒、哀愁、欣慰與委屈都是通過她的一舉一動來表現(xiàn)的。而正是這些動作描寫和鮮明的對比。才更能夠讓人們產(chǎn)生共鳴,讓小說的主題突出。
2 通過刻畫細節(jié)淡化人物視角
莫泊桑的小說具有很強的表現(xiàn)力,能夠反映出莫泊桑較強的觀察力和鑒別力。但是,研究多部莫泊桑的小說后我發(fā)現(xiàn),盡管莫泊桑的視覺反映是獨特的,在人物性格和事件發(fā)展趨勢的判斷方面是精準的,但是他的小說在某些視覺形象的描述方面具有隱藏性。就《羊脂球》而言,當讀者看到車上逃亡的這十幾個人的時候,應(yīng)該首先注意到的是這些人的穿著和表情。然而,莫泊桑卻反其道而行之,筆觸輕輕一轉(zhuǎn),借用了逃亡過程中的飲食細節(jié)來吸引讀者的注意力。羊脂球的冷靜、勇敢都是通過她所準備的食物和行李推斷出來的。作者獨到的視覺角度,讓人們在面對災難時的行為被淡化和隱藏,而一件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小事就把所謂的“上等人”的懦弱、慌亂揭示得淋漓盡致。當他們拋卻所謂的尊嚴而狼吞虎咽的時候,他們的高貴形象一下子坍塌到了塵埃中。作者借用了“不停地張開了閉攏”和“兇猛”“ 那一籃子東西是吃光了”“毫不費力、打掃干凈”等字眼,讓讀者清晰地看了一幅毫無形象地食物吞噬圖,莫泊桑毫不費力地就抬高了羊脂球的形象,而把自己對那些貴族資本家的厭惡傳遞的清楚明白。這種人性的洞察力和鑒別力令人嘆服!這種隱藏敘述的手法令人欽佩!
3 置自身于故事之外的敘述手法
在莫泊桑的小說中,幾乎找不到作者出現(xiàn)的痕跡,包括作者的情感表達和主題揭露,都有一種風已過,而痕無跡的感覺。實際上,這也是一種隱藏敘述的藝術(shù)手段。作者把自己隱藏起來,躲在幕后窺視著事件的發(fā)展變化,不著痕跡地對人物的行為進行分析和評判,引導者讀者的思路和情感。以《菲菲小姐》為例,莫泊桑把女主人公威廉艾力克塑造為有正義感和底線并敢于反抗的妓女。作者對艾力克是懷有深切同情和敬佩之感的,但是,莫泊桑并沒有直白地通過筆墨表述出來,他深深地把自己的看法隱藏起來,通過女主人公最終美好的歸宿來向人們暗示自己的傾向性,讓人們在感嘆的同時,認同艾力克的結(jié)局,并對此感到欣慰。
4 結(jié)語
莫泊桑非常擅長使用隱藏敘述手法,經(jīng)常把自己、某些視覺形象以及人物的心理活動隱藏起來,在簡單的劇情和平凡的小事中展現(xiàn)作者的情感傾向和作品的主題表達。而且他的小說總是能夠觸及到人的靈魂,給人以思想上的啟迪,這比那些教唆顯得更加的有力,讓人的印象更加的深刻,因此,這種隱藏的藝術(shù)也是值得我們研究和學習的。
參考文獻
[1]殷光熹. 論莫泊桑的短篇小說:《羊脂球》[J].思想戰(zhàn)線.1979(02)
[2]宋正貴. 莫泊桑與《羊脂球》[J].貴陽市委黨校學報.2008(06)
[3]爾瓊. 從《羊脂球》談莫泊桑塑造人物形象的藝術(shù)技巧[J].岳陽師專學報.1985(02)
[4]崔瑩,張靜. 小說《羊脂球》語言創(chuàng)作的解讀[J].語文建設(shè).2016(14)
[5]楊莉.心靈激蕩:《羊脂球》的人物世界[J]. 洛陽大學學報.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