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翠琳
短信提示音響起,我拿起手機一看,見是小誠媽媽發(fā)來消息說,小誠順利考上了浙江師范大學音樂學院。照片上的小誠站在大學的校門前,笑得十分燦爛。這帥氣的笑臉,一下子將我的思緒拉回到多年以前——
我?guī)У某跻唬?)班是個特長班,班里的孩子多才多藝,也特別有想法。當一些學生提出將賣廢品所得的錢用于資助校外貧困生時,我非常認可學生心中的這份善良。于是,我讓學生致電《廈門晚報》的“市民互動”欄目,希望晚報能提供平臺,實現(xiàn)孩子們資助貧困生的心愿。晚報記者來到班上,看到各有所長的學生,便提議在市中心的商業(yè)區(qū)舉行義賣義演活動,將募捐得來的錢一并捐給貧困生。
這一活動提議激發(fā)了學生的熱情,節(jié)目內容陸續(xù)申報上來,一切都在緊鑼密鼓地準備著。有一天,小誠媽媽打來電話說,她希望我能給小誠一個單獨登臺表演的機會。在小誠媽媽的描述中,小誠除了能演奏大號外,嗓音也非常好聽,特別擅長唱刀郎的歌。但在我的印象里,小誠是一個非常內向的孩子,從來都不愿在同學面前表演。果不其然,當我告訴小誠希望他能登臺演唱時,他躲閃著我的眼神小聲說:“老師,我害羞,我一登上舞臺就緊張。”
看著漲紅了臉的小誠,我知道“強攻”只會加重孩子的抗拒心理。既然正面的鼓勵不奏效,我便決定“智取”。
我利用晚自習的時間,將藝術班的孩子召集起來,笑著說:“小誠想在義演活動中上臺表演,可他有點害羞,大家能不能想一個辦法,幫助小誠克服對舞臺的恐懼呢?”學生們立刻討論開了,不一會兒就列出了幾種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第一種情況:小誠登臺并順利唱完全曲,臺下的聽眾報以熱烈的掌聲與歡呼,這是最理想的狀態(tài)。第二種情況:小誠在臺上唱了一半,因為太過緊張而忘詞,這時所有學生馬上展開應援,在臺下大聲地與小誠合唱。第三種情況:小誠上臺后一言不發(fā),甚至可能撒腿逃跑,這時從幕布兩邊走出兩隊學生,將小誠擁簇在中間,進行一個小型的合唱。第四種情況:小誠不愿意登臺,這就需要全班同學一起努力,給小誠灌注信心。
一切商討就緒,班上的學生都接到了一項“秘密任務”:在一周之內,每個人都要學會唱刀郎的《2002年的第一場雪》。兩個班所有的課間廣播,也固定播放這首歌。結果,其后一周的時間里,《2002年的第一場雪》成了班上最熱門的曲目,每個孩子都在輕輕哼唱著。而小誠則十分困惑:怎么忽然間,所有的同學都迷上了這首歌?
看事情發(fā)酵得差不多了,我在課上說:“鑒于《2002年的第一場雪》是班上的大熱金曲,已經被推選為義演的必演曲目,現(xiàn)在需要挑選一位同學上臺演唱這首歌?!痹捯魟偮?,孩子們便紛紛舉起了手。我特意朝小誠的方向看去,見一向沉默寡言的他也猶豫著舉起了手。我環(huán)視一周,笑道:“舉手的同學比較多,現(xiàn)在我們來進行一場比賽,每位舉手的同學都上臺來清唱一段,然后我們選出唱得最棒的同學登臺?!睂W生陸續(xù)登臺演唱,我一直留意著小誠的狀態(tài),見他坐在座位上,臉上流露出忐忑的神色。終于,在所有同學演唱完畢后,小誠猶豫著走上講臺,卻因為太過緊張而忘記了歌曲的開頭。看著小誠無措的眼神,我輕聲哼唱道:“2002年的第一場雪,比以往時候都來得……”學生也跟著我一起唱,如此和諧的氛圍,也帶動了講臺上的小誠,只見他也慢慢地開口哼唱起來。見一切進入了正軌,我停下了歌聲,同學們也陸續(xù)停止了歌唱,小誠的聲音在此刻凸顯出來。他醇厚低沉的嗓音,果真十分適合演唱刀郎的曲目。
一曲終了,我與學生都陶醉不已。于是,我又拋出了一個問題:“大家覺得,誰是班上將這首歌唱得最好的人?”這時,全班同學一起喊出了小誠的名字。小誠受寵若驚般站起身來,我笑問:“小誠,你愿意代表班級上臺演唱《2002年的第一場雪》嗎?”小誠看著班上同學期待的眼神,輕輕地點了點頭。
有了先前預演的經驗,到了義賣的那天,站在臺上的小誠雖然有些局促,但音樂響起的一刻,他的聲音清晰地透過麥克風傳出來,中途也沒有出現(xiàn)“卡帶”的狀況。小誠在臺上的超常發(fā)揮贏得了如雷般的掌聲。這次義賣義演共募得善款一萬五千多元,成功的演出顯然給了小誠信心和勇氣,讓他順利地邁出了“蛻變”的第一步。
小誠的改變讓我看到了希望,我決定趁熱打鐵,再為小誠的破繭成蝶“助推”一把。我在班級中推行“座位租賃”制度。所謂“座位租賃”,即學生使用教室里的課桌椅,要按照約定支付“租金”。而“租金”則通過學生“找工作”來獲得。工作內容可難可易,小到進出教室開關電燈、課間幫老師擦黑板,大到組織設計活動、表演節(jié)目等,都可以獲得一定數(shù)量的“報酬”。“座位租賃”制度一經推出,就受到了學生們的熱烈歡迎,他們非常積極地找工作、掙班幣。一天放學后,小誠主動找到我,神情看起來有些沮喪地說:“老師,我也想掙班幣付租金,可是我什么都不會,我該怎么辦?”我啟發(fā)他:“小誠,你的歌聲很好聽,你還記得上次的義演活動嗎?你的演出贏得了同學們的一致好評。”我建議他可以在班級的“周末才藝秀”上,通過表演來掙班幣。
周日晚上,一周一次的“周末才藝秀”準點開場。當小誠在教室講臺唱響《2002年的第一場雪》時,班內的氣氛被推向高潮。演出結束后,由學生自主對節(jié)目進行評比。在“高手如林”的班級里,小誠的發(fā)揮并不是最出色的,可評選結果公布時,小誠獲得了滿票通過。除了一定數(shù)額的班幣外,他還收獲了班上同學自制的小禮品。這極大地鼓舞了他的自信心,從此以后,每次“周末才藝秀”,小誠都會精心挑選曲目,登臺演出。這樣的演出經歷,鍛煉了小誠穩(wěn)健自如的臺風。
有了“周末才藝秀”的奠基,小誠在班上漸漸地活躍起來。得知“校園十佳歌手大賽”即將舉行,同學們紛紛在推薦名單上寫下小誠的名字。這一次,小誠沒有再推托,從主動報名到進入決賽,小誠一路過關斬將。曾經在老師和同學面前害羞得不敢抬頭的孩子,如今已能自信地面對一輪又一輪的選拔。決賽之后,小誠告訴我:老師,我知道我不是一個人在努力,當我站在舞臺上時,可以看到觀眾席上舉著巨大應援牌的同學,我知道他們是與我“并肩作戰(zhàn)”的。
到了初二上學期,學校迎來了二十周年校慶日。我向學校提議,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為小誠辦一場個人演唱會。這也是學校建校二十年來,首次在校內舉辦個人演唱會。我一直記得那一天,小誠穿著他最喜歡的禮服,在臺上與媽媽合唱了《2002年的第一場雪》,當熟悉的旋律響起時,臺下的同學揮舞著手中的千紙鶴,為校慶活動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而我則坐在臺下,看著舞臺上破繭成蝶的小誠,由衷地感到高興。
小誠畢業(yè)后,有同事曾問我:如果再給你一個小誠,你能不能再創(chuàng)造一個奇跡?我想,作為班主任,最關鍵的就是時刻保持智慧與激情,遇到問題不逃避,找準問題的癥結并對癥下藥。如此,奇跡一定會發(fā)生。
(作者單位:廈門市英才學校福建廈門 361022)
責任編輯 吳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