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琴
【摘 要】學生寫作能力的高低是學生語文素質的綜合反映,如何才能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因此,本文就從當前小學作文教學中面臨的問題、作文教學創(chuàng)新策略兩個方面去淺談。
【關鍵詞】問題;小學作文;教學;創(chuàng)新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18)11-0157-01
一、當前小學作文教學中面臨的問題
作文教學在課堂上可以讓學生自由呈現(xiàn)豐富的精神生活、積極自主地進行個性展示。但反思我們當前的作文教學,實在是學生怕寫,老師怕教。
(一)教師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參與者、促進者在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方面,不可替代,至關重要。第一,不明確小學作文教學的性質。究竟什么是作文?作文就是學生認識水平和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的綜合體現(xiàn)。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學科的基本內(nèi)容之一,既能使學生形成初步的寫作能力,又能使學生發(fā)展聽話、說話和閱讀的能力,還能使學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發(fā)展智力,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第二,教學方法不科學。首先是教學方法、學法“缺乏”指導。習作教學中,教師往往過于依賴教材的規(guī)定,教材成了作文教學的主要課程資源;其次是不愿意寫“下水”作文。如果在學生思維堵塞的情況下,老師讀一讀課前寫好的下水文,那就會猶如送給學生一場“及時雨”,澆灌學生干涸的心田;再是評價單一。
(二)學生習作中存在的問題
第一,作文形式單一,目前小學作文教學現(xiàn)狀來看,單一的書面命題作文訓練仍占主要地位,忽視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忽視實用作文能力的培養(yǎng),這是導致小學作文教學少、慢、差、費的重要原因之一;第二,作文內(nèi)容空洞,小學生寫作必須實事求是,做到一個“真”字。然而,目前很多小學生面對作文題目無話可說,就怕作文,只好假話連篇編作文、東拼西湊抄作文。
二、作文教學創(chuàng)新策略
(一)激發(fā)小學生的作文興趣
《語文課程標準》特別強調(diào)“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和自信心”,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作文最重要的內(nèi)驅力”。 第一,巧設情景,激發(fā)興趣,小學生活潑好動,玩是他們最大的樂趣,我們應該很好的利用這個特點引導學生寫作;第二,融洽情感,充分交流,激發(fā)表達意愿,“一名合格的語文教師,要善待學生,把學生當做朋友?!绷私馑麄冊趯懽髦械睦щy,并給予具體指導,熱情鼓勵,克服失望心理,樹立寫作信心;第三,評價多樣化,激發(fā)興趣,作文評價中我們要進入學生的經(jīng)驗世界,體會兒童的心理,理解并學會用兒童的眼光觀察生活,尊重學生原作的完整性,交流中引導學生自己修改。為每個學生提供機會,不吝嗇贊許和鼓勵,提供更多的幫助和機會。
(二)豐富學生的想象力
第一,教學中豐富學生的知識面,提供想象的知識基礎,作文就是把一個人心里所想表達出來,它表示著一個人的心靈軌跡。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素質,引導他們閱讀有意義的書籍,這樣學生們的思想就會潛移默化,得到提高,寫出的文章就會是一些思想性強的作品;第二,創(chuàng)設想象的氣氛與環(huán)境,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在寫作中,想象起著主導作用,運用想象可以開拓思路,使構思展開縱橫馳騁的翅膀。在小學生作文教學中,教師可根據(jù)教學的階段性計劃或小學生不同年齡及其心理特征特點,創(chuàng)新作文形式,鼓勵學生寫不同專題的特色作文。
(三)養(yǎng)成良好的作文習慣
第一,養(yǎng)成愛讀書愛思考愛積累的習慣。朱熹詩云:“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币兴?,先得有源,要有清水,就必須要有活水。小學生生活面狹小,面對現(xiàn)實,我們語文教師應在可能的條件下,為學生引進“活水”,指導他們積累生活、積累素材、開拓視野;第二,養(yǎng)成多練習,多修改的習慣。俗話說“多讀多寫文自工”??梢?,多練,對寫作文來說是多么的重要,練筆應從三、四年級抓起,從寫一句話,寫一件事抓起。
在剛接觸作文時就應該培養(yǎng)學生自主修改作文的習慣,要從修改每個標點符號,每個字詞開始,再到句子、篇章的修改,要讓學生明白寫好一篇文章都應該修改,再修改。
作文教學與素質教育存在著密切的關系,抓好作文教學是貫徹素質教育的一種手段。因此,要強化素質教育的意識,著眼于培養(yǎng)和提高全體學生的全面素質。這樣,才能既達到提高作文教學質量的目的,又使之成為課堂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