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
現(xiàn)代詩歌是高中語文學習的重要內(nèi)容,它以自由的形式包含開放的內(nèi)涵,以意象的修辭傳達作者的情感高度概括的語言,讀來意味深長。但很多學生在學習現(xiàn)代詩歌時卻摸不著頭腦,這一方面是因?qū)W生對現(xiàn)代詩歌的了解不足,另一方面則受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方法的影響。要讓學生能真正讀懂現(xiàn)代詩,不僅要讓學生了解詩歌的創(chuàng)作背景,還得多引導學生讀,在討論中感悟,嘗試創(chuàng)作。如此,詩歌學習才會更加豐富多彩。
一、讀前了解背景,走近作者
每一部作品都有一定的創(chuàng)作背景,創(chuàng)作背景是理解詩歌的基礎。結(jié)合現(xiàn)代詩歌的教學來看,教師習慣用簡單的介紹來告訴學生背景,學生了解不多,在讀中也就難以理解作品的內(nèi)涵。如《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作者為何要把要求降低到世俗生活的最低點,開始“喂馬,劈柴”,如果不對海子的經(jīng)歷進行了解,很難從中體會他的圣潔之心。現(xiàn)代詩歌語言精練,在簡潔的語言中往往飽含深意,在讀詩之前,要先讓學生了解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
對創(chuàng)作背景的了解,不能單純地由教師去告訴學生,而可在課前布置相應的任務,讓學生自主去搜索材料,主動了解,在了解背景的過程中走近作者,走進作品。如《致橡樹》歌唱的是詩人的人格理想及愛情觀,那么,作者為何會寫這樣的一首詩?當學生了解了蔡其矯和舒婷的見面及對話,也就自然而然地對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有了把握。在了解背景的過程中,不僅要了解詩人的簡歷,也要對創(chuàng)作背景進行了解。創(chuàng)作背景往往蘊含著豐富的內(nèi)容,對理解作品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二、課中多讀多思,自主解讀
讀詩其實就是品詩,要獲得對作品的理解,不能單純地由教師告訴學生,而要由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去讀,在讀中思考,通過讀更好地把握作者所要傳達的情意。如《致橡樹》中:“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我們共享霧靄、流嵐、虹霓?!薄昂?、風雷、霹靂”象征的是什么?“霧靄、流嵐、虹霓”又代表著什么?作者為何要這樣說?通過對這些問題的探究,理解作者所要傳達的夫妻要同甘共苦的愛情觀。高中學生在現(xiàn)代詩閱讀中經(jīng)常會遇到問題,教師要鼓勵學生把遇到的困惑提出來,尋求同伴或教師的幫助,這樣才能更好地在追尋答案中理解詩歌的內(nèi)涵。
教師一是要鼓勵學生大膽提問,二是要注重精選問題來引導學生去讀。同樣是《致橡樹》,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找到詩人為傳情達意選擇了哪些意象?學生在讀的過程中可能找到如“凌霄花”“癡情的鳥兒”“泉源”等意象。教師要進一步引導學生對這些意象的特點進行思考,揣摩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意。在讀的過程中,也要引導學生結(jié)合自身實際,進行相應的勾畫,對富有深意的詞匯、句子,可作批注。
三、注重討論交流,生成理解
對詩歌的理解,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見解,高中學生的價值觀念逐漸成熟,在現(xiàn)代詩歌教學中以討論交流的方式引導學生去讀和交流,可豐富學生對詩歌內(nèi)涵的理解,可拓寬學生的眼界,讓學生從多個角度理解詩歌,獲得體驗。
如在《回旋舞》(保爾·福爾)的閱讀中,對“全世界的男女孩都肯攜起手來”一句的理解,有的學生認為這是要大家攜手共創(chuàng)一個美好的世界,有的學生認為這是作者對世界和平與美好的期盼,甚至有的學生提出了我國古代“大同世界”的概念。在諸多的討論聲中,學生對作品的主題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教學中,切忌由教師包講到底,而應結(jié)合詩歌的句子、意象、主題等多引導學生展開交流活動,要讓學生把不同的理解和同伴進行交流,教師稍加點撥,更利于學生對作品的理解。
四、引導學生創(chuàng)作,豐富體驗
在應試體制下,寫詩似乎成了語文教學的空白,一些學生本來有很好的寫作詩歌的潛質(zhì),但平時沒有練習,沒有寫,這種潛質(zhì)也就被慢慢埋沒了。學習詩歌,首先要讓學生喜歡,不僅要喜歡讀,還要讓學生喜歡寫,能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自己的情感。漸漸地,學生會在寫作嘗試中獲得對詩歌的獨特的見解。如學習《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讀后學生也有了一種欲望,想像海子一樣,面朝大海。這是好事,教師應鼓勵學生學著作者的筆調(diào)去創(chuàng)作,哪怕粗劣一些也沒關(guān)系。
在引導學生嘗試寫詩歌的過程中,教師一是要引導學生模仿,即學習了新的詩歌后,要嘗試模仿作者所運用的句式,或所采用的意象去寫詩。二是要鼓勵學生結(jié)合生活中的所見所聞寫作。如某生在學了《致橡樹》后寫了《致朋友》,雖然沒有華麗的辭藻,但通過模仿表達朋友間的友誼,也是不錯的嘗試。朝露、夕陽、花開花謝,教師要引導學生觀察生活,“用我手寫我心”,讓眼之所見、心之所想成為流淌的文字,久而久之,寫作詩歌的能力、鑒賞的能力也就提高了。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現(xiàn)代詩歌對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欣賞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在詩歌教學中,教師要注重結(jié)合詩歌特點,引導學生從了解詩歌的創(chuàng)作背景著手,在多讀多思的基礎上,和同伴相互交流,形成師生間的互動,這樣才能更好地體會詩歌的內(nèi)涵。同時,教師也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作興趣,引導學生嘗試寫作,以寫促讀,更好地獲得對現(xiàn)代詩歌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