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都是墜落人間的天使,從他們出生的那一刻起身上就被寄予了太多的希望。每個孩子都希望自己是成功者,都期待著肯定、收獲和贊譽。作為教師我們應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讓他們都能在期待中茁壯成長。
我們班有一位很特別的男生,他長得高高瘦瘦的,說話時嗓門很大,平時上課總是東張西望,很少聽講,還時不時和旁邊的同學說小話,而讓他起來發(fā)言卻總是悶聲不吭;做作業(yè)則是拖拖拉拉,交作業(yè)也需要組長催促很多次才交,所以他的學習成績差也是必然。從接班后他就成了我的關注對象。
學習成績差,上課再不聽講,那不是會更差嗎?我就經(jīng)常在上課的時候提醒他注意聽講,有時常常站在他的身邊,以引起他的注意,可以讓他靜下心來聽課、動腦筋回答問題,可是幾番努力,似乎一點效果都沒有,他還是我行我素。我想了解造成他現(xiàn)在這種狀態(tài)的緣故,于是我利用雙休日去他家進行了家訪。
一進他的家門我就看見他在看電視,見我突然到訪有些不知所措,撒腿就跑了出去。不一會他媽媽回來了,見到我的第一句話就是問我“是不是孩子在學校里惹什么禍了?”我將此次到訪的目的告訴了她并把孩子在校的情況反映給她。在交談中我得知了他家的基本情況:他的爸爸常年在外打工,媽媽則在小集市上做些小生意,比較忙,經(jīng)常不在家。他媽媽說她早發(fā)現(xiàn)孩子在家不愿意讀課文看書,也不寫作業(yè),每次問他有沒有作業(yè),他總是說寫完了。而她比較忙,又沒有什么文化,就沒有過多的關注,這樣一來二去他的學習成績就跟不上了,對學習也就失去了興趣。不過平時在家他喜歡看一些漫畫書,還喜歡打乒乓球。
我想,正是因為家長對孩子學習的忽視和學習興趣的缺乏才造成他的厭學,他從學習上找不到被人肯定動力,那我就得投其所好,有的放矢,在潛移默化中讓他愛上學習,從學習上找到成就感。
星期一第一節(jié)課,又到了三分鐘演講時間,我把孩子叫來,安排讓他來給大家講一個笑話作為今天的演講。令我意想不到的是他竟能一改之前起來發(fā)言的沉默狀態(tài),問我能不能講漫畫書里面的,我同意了。他口若懸河的講起來,大家都驚嘆不已。演講結(jié)束后教室里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我笑了,他也笑了。這是一種被人肯定和贊同的微笑。
在平時的語文課上,我會有意對他提問,讓他來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多給他一些表現(xiàn)的機會。有一次他竟主動舉手要求背誦課文,雖然還是背得結(jié)結(jié)巴巴的,但是最終還是能把文章背完,我在班上大力而夸張的表揚著他的每一點進步,還把這些情況及時告訴孩子的媽媽,希望她也能為他取得的進步感到高興,讓他更有信心地堅持下去。
學校乒乓球比賽時時,我推薦他代表我們班參加比賽,發(fā)揮他的特長。漸漸地我看到他在課堂上能夠用心聽講了,能夠舉手發(fā)言了,雖然還不流利但是已經(jīng)不怕背誦課文了……我能感覺到他身上正發(fā)生著一個接一個讓人欣喜的變化。
從他的身上我深刻了解到,優(yōu)秀的學生要教育要愛護,后進的學生更要教育更要愛護。在幫助這些后進學生的時候,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需要教師的耐心和恒心,絕不能操之過急、要求“立竿見影”,要盡量從中找出他們的閃光點。我們要竭盡所能關心班上的每一個孩子,靜靜地觀察著他們,期待他們身上細小的進步,及時肯定他們的付出,常常找孩子談心,為他們點滴的成績感到高興……潤物細無聲,給每一個孩子以期待,他們一定會成長起來的。
冰心曾經(jīng)說過:“成功的花,人們只驚羨她現(xiàn)實的美艷,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斗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其實每個孩子都是一株嬌艷的花,只要我們都一視同仁的付出、滿懷期待的澆灌,他們終將能綻放那最美艷動人的花一朵。
作者簡介:方小倩(1987—),女,最高學歷:本科學歷,籍貫:安徽省利辛縣人,職稱: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