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朝艷
摘 要:微媒介已經(jīng)成為我國思想政治教育傳播的重要載體之一,促進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深入。文章在闡述相關概念內涵的基礎上,指出了“微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權提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從而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權提升面臨的困境和挑戰(zhàn),探討和提出了在“微時代”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權的路徑和方法。
關鍵詞:微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權
“微時代”的到來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了重大的影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權也受到了極大的沖擊。新時代,如何在新的背景下,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權是廣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高校工作者所面臨的新挑戰(zhàn)。
1“微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權提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首先,“微時代”的到來引發(fā)了諸多學者對概念等問題的研究。目前,對此尚沒有一個明確、清晰的定義。但在其中,筆者比較認同楊威學者的觀點,它認為“微時代”是一個蘊含著文化傳播、人際交往、社會心理、生活方式等多種復雜語義的時代命題。[1]并且由于信息技術的迅速發(fā)展,微媒介已成為大學生獲取信息、交流思想、發(fā)表見解、討論事務的主要途徑,它無時無刻不在影響和改變著大學生的思維模式、行為方式、價值取向等。因此,深刻把握該時代的特征有助于我們更好地應對時代挑戰(zhàn)。
其次,關于“話語權”的概念,福柯、葛蘭西、羅蘭等學者都作出了巨大貢獻??梢源笾聫摹皺嗬焙汀皺嗔Α眱蓚€維度來理解。從“權利”角度,許榮學者認為:“權利是指特定社會成員依照正義原則和法律規(guī)定享有的利益和自由?!?[2]從“權力”角度,福柯的話語權力理論中認為:“權力的范疇應包括‘煽動、誘惑、轉向、使簡單或困難、擴大或限制、使較可能或不可能,凡此種種?!?[3]因此,權力關系帶來的影響力可以轉化為一種潛在的現(xiàn)實力量,也是決定能否掌握話語權的關鍵力量。話語權力的實施影響著語言運用和文化生活的所有形式和范疇,對觀念及思維、思想等產生支配和制約的重大影響,對話語權的主導地位的占領是做好思想領域內工作的必不可少的前提條件之一。
最后,基于以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權,可以認為是“以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為依托,對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主體的思想品德形成和發(fā)展過程中所涉及的各種思想政治教育因素產生影響的話語力量”。[4]即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權在一定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中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體發(fā)生作用,從而建構客體的價值觀念和思想品德等。而這對于高校和社會的整體發(fā)展而言,是一種無形的巨大推動力,牽制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方向和對作用對象的教化程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實現(xiàn)和社會主流思想及核心價值觀念的培養(yǎng)都受該話語權的塑造力的影響。因此,在“微時代”的大背景下,亟需把握新的話語媒介,躋身微時代意識形態(tài)領域中生成新的話語力量,繼續(xù)影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客體的認知、價值和評價的走向,正向占領社會輿論的制高點。如今應積極適應“微時代”帶來的變革,抵制其帶來的不良影響,采用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等各種途徑和手段,最終解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權面臨的困境,實現(xiàn)“微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權的重構和提升。
2“微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權提升面臨的困境
2.1傳統(tǒng)思政教育方式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雙重影響。在傳統(tǒng)的教育過程中,教育者往往只是單一地向學生教授和灌輸已掌握的理論知識,話語內容簡單,形式刻板。雖然灌輸?shù)慕逃绞皆谒枷胝谓逃斜夭豢缮?,但僅僅采取一種方式難以在“微時代”到來的環(huán)境中謀求發(fā)展。只有轉變教育方式,豐富教育內容,充分調動受教育者的學習積極性,才能最大限度地促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與時俱進性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感召力。并且受教育者在時代迅速發(fā)展的時期仍受傳統(tǒng)教育方式的長期影響,其觀念并未完全更新。所以導致受教育者一方面積極要求教育者轉變教育方式,另一方面卻又不能完全接納和消化創(chuàng)新性的思政教育方式。這導致傳統(tǒng)教育方式的創(chuàng)新面臨著兩難境地,極大地減弱了創(chuàng)新的驅動力和必要性,使得教育者遲遲不能作出改變。因此,只有轉變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革新教育手段,才能打破傳統(tǒng)教育方式在現(xiàn)代化社會中的惡性循環(huán),改善受教育對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的吸收效果,使高校對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的把控力增強。
2.2高校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其一,高校沒有充分認識到科學的思想基礎和堅定的理想信念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遠意義及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權提升的依托作用。不可否認,目前仍有部分高校對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引導不夠充分,這也是學生忽視思想政治學習和馬列信仰缺失的主要外在因素之一。其二,學校因對“重理輕文”“思想政治教育意在洗腦”等等錯誤觀念予以撥正。這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提升,也有利于從思想上擺正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認知,從而消除不良的“暈輪效應”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權的影響。其三,在“微時代”的環(huán)境中,高校對思想政治重要性的宣傳和引導的方式有待更新。如今社會中充斥著各種各樣的個體言論和思想學說,且由于微媒體的發(fā)展致使信息的更新和傳播速度令人驚嘆。要想在“信息爆炸”、魚龍混雜的時代里求得話語權,為思想政治教育謀求更多的發(fā)展,就應該搶占微媒體的優(yōu)勢,結合新的手段引導學生的思想走向。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僅要采用理論課的教育方法引導學生,更要運用新的信息載體和教學手段為思想政治教育的認可度提供基礎。要緊抓實干,把理論課的教學效果堅決落到實處,必要時采取強硬的外部手段來規(guī)范高校及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學習,為思想政治教育地位和話語權的提升提供切實的保障。
2.3高校教育者與受教育者話語地位和主體價值急需變通。長期以來,思想政治教育者作為教育主體,在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中處于核心地位,憑借其天然的地位和作用優(yōu)勢決定著話語權的歸屬。傳統(tǒng)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充滿威權意味,思想政治教育被看作主體教師對客體學生的灌輸,這種話語架構是不對稱的,這種話語更傾向于霸權。[5]但隨著“微時代”的到來,這種單向的教育信息的傳播方式不再占有絕對優(yōu)勢,微媒體等網(wǎng)絡的發(fā)展,導致信息傳播方式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由單向的傳播方式變?yōu)榱穗p向、多向的互動式的傳播。這無疑使得傳統(tǒng)話語模式的主導地位受到挑戰(zhàn)。而且,學生可以更加自由的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方面來進行學習,主人翁的意識明顯得到了提升,自我意識的增強,主體價值也得到了提升。然而,多數(shù)教育者還沒有深刻認識到這一點的改變,依然沒有改變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沒有重新定位自己教育地位,在價值主導方面,由于意識形態(tài)的僵化,教育者仍然占據(jù)主體地位的絕大部分,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的對話模式不平等。
2.4微式思政信息傳遞的輿論陣地和機制建設不足。當今世界的一個顯著特征就是信息技術和網(wǎng)絡媒體的快速發(fā)展和廣泛應運,因此,高校應當對當前形勢作出合理判斷,充分認識到微信息的傳播對高校話語權的影響。教育者已經(jīng)不能只靠單一的課堂灌輸來教化學生了,這樣勢必會缺失大量話語陣地。目前,高校既沒有關注度較高的信息傳播平臺,也沒有在已有的微平臺占據(jù)思政政治的輿論制高點,更無從談起相應的機制建設。然而高校只有不斷創(chuàng)新教育方式,發(fā)掘和應運新的微媒體,才能讓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傳播在教育者和大眾之中,讓微媒體成為思想政治的重要手段。任何良性輿論陣地的建設都離不開相應機制的輔助。只有機制相應的建立,才能更具體地運行微媒體,更好的協(xié)調各個部分之間的關系,使得所要建立的信息傳播平臺和陣地的輿論導向作用更加持久和有效。微陣地,才能發(fā)揮大作用。如此,才能更好地感染和引導高校學生在微媒體中傳播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等最新理論成果,同時旗幟鮮明地與各種非馬克思主義的或反社會主義的思想相抵制和對抗。最后,達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用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占領并堅守微平臺上的輿論陣地,在各方面中掌控著正確地輿論導向。
3“微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權提升路徑
3.1結合傳統(tǒng),循序漸進地創(chuàng)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隨著時代的巨大變革和進步,單一的傳統(tǒng)教育方式不再適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但實踐表明完全排斥傳統(tǒng),一味求新,也不能很好得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話語權。因此,在保留傳統(tǒng)教育方式中的積極因素情況下,結合“微時代”所帶來的便捷、靈活、高效等特征,尋求新的教育方式和話語體系十分必要。這使得受教育者既滿足了學習中對新的教育方式的需求,也為其對新方法的適應提供了基礎和時間。當前,教育者首先可以利用微媒介中各種形式的海量信息資源,在豐富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同時,創(chuàng)新教育方法,摒棄單一說教的形式,增強受教育者對馬克思理論及其相關思想的學習和傳播興趣。再者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微媒介作為高校教育者與受教育者間交流學習的平臺之一,而不是只停留在少量的課堂互動中,使思想政治教育既能學在課堂,也能走進生活,以潛移默化的形式影響學生的行為活動和思維意識。這樣才能使教育方式的創(chuàng)新效果呈良性循環(huán)式的發(fā)展,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傳播和學習的土壤,才能真正鞏固和提升“微時代”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話語權。
3.2加強高校自身思想建設有利于提升該話語權有效性。我們的高校是黨領導下的高校,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校。辦好我們的高校,就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提升自身話語地位,從而為學生奠定科學的思想基礎,。因此,只有彌補高校在思想政治建設方面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才能切實的改觀以上問題。首先在課堂上,應提高個別思政老師的理論素養(yǎng)、專業(yè)素養(yǎng),盡量杜絕馬馬虎虎、照本宣科、渾水摸魚。并且,高校應積極重視思想政治課堂學風不正的問題,對上課睡覺和玩手機這樣的現(xiàn)象制定懲罰制度。其次,高校對黨中央和上級黨組織的關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建設的若干指示精神貫徹要到位,堅決杜絕“以會議落實會議”等其他錯誤形式執(zhí)行指示精神。所以,通過培訓和再學習等方式加強思政隊伍理論和專業(yè)水平十分重要。高校還應堅持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籌建和完善思政監(jiān)督和考察小組,以外部的強制力量督促高校提高自身的思想建設水平,加強其話語力量。
3.3搭建平等、多元化的對話共享平臺。在“微時代”到來的今天,師生的雙向溝通十分重要。受教育者不再只是被動地接受教育者的單向灌輸了,受教育者的話語越來越被得到認可,對教育者話語地位提出的挑戰(zhàn)要求我們轉變教育過程中的地位和價值觀念。以平等和尊重為前提構建一個對話平臺,給受教育者自身接收和學習到的大量的觀點和思想提供交流、探討的機會,從而更好地掌握學生的思想動向,也便于減少師生間溝通的障礙。[6]顯然單一的課堂交流不再滿足和適應師生的需要,尤其在思想政治領域,大量專業(yè)理論知識需要交流探討,只有搭建一個師生相對平等的平臺,才能激發(fā)學生的交流欲望,才能促進理論學習,更好地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對此,教育者可以使用比較親民的方式來使打破傳統(tǒng)的對話形式,從而使交流更加平等和多元,如采用微信、QQ群聊和網(wǎng)絡論壇等方式。所以,隨著時代的變遷,教育者應當轉變思路,創(chuàng)新方法,緊跟時代步伐,避免其話語權被削弱,降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難度,為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建立舔磚加瓦。
3.4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權傳播平臺和運營機制。高校學生有充沛的精力和強烈的求知欲,使得他們對新鮮事物和思想的接受能力很強,也成為了微媒體的愛好愛者和追隨者。因而微媒體能否為高校所利用成為了其是否能提升話語權的一個重要因素。首先,高校必須利用現(xiàn)有的微媒體來鞏固輿論陣地,如微博、微信和人人等。現(xiàn)有的微媒體發(fā)展態(tài)勢良好,對當今社會影響巨大,所以將思想政治融匯到其中,有利于促進該思想的傳播和滲透,有利于削弱其他不良思想的影響。其次,必須重新建構新的微式思政信息的傳播平臺。已有的微媒體涵蓋信息極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只是萬千信息中的一個或相關的幾個信息點,難以集中式地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接收和傳播思想政治理論。因而,高校之間應該聯(lián)合其他組織共同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量身打造一個信息傳播平臺,例如“高校思想聯(lián)盟APP”等等,逐步發(fā)展,共同致力于該平臺的推廣,從而為其話語權的提升提供了十分有效的途徑。雖然想要與現(xiàn)有平臺相匹敵,仍需要相當長的時間,但一旦被廣大受教育者所接受,必定會比現(xiàn)有的微媒體發(fā)揮更大的作用。并且平臺的建立需要依靠好的機制來維護和運營,運營人員的安排、規(guī)章制度的制定及考察考評工作等都須作出明確規(guī)定,才能確保新平臺得到長足發(fā)展,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謀得更多的話語空間。
4結語
總之,隨著“微時代”的到來,大變革、大發(fā)展已然是這個時代不可阻擋的浪潮。由此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權帶來的了極大的困境和挑戰(zhàn),高校應充分借助微媒介的優(yōu)勢,積極制定針對性的措施。我們只有抓住機遇,迎難而上,才能創(chuàng)造性的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幫助高校提升自身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權,開辟思政教育工作的新天地。
參考文獻:
[1]楊威.“微時代”中思想政治工作如何突破[J].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2014,(4).
[2]許榮.互聯(lián)網(wǎng)視域下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權面臨的挑戰(zhàn)[J].思政探討,2016.
[3]肖俊.從??碌脑捳Z權理論看網(wǎng)絡輿論帶來的權力博弈[J].新聞傳媒,2013(3)
[4]秦瑞茜.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權功能研究[J].南寧:廣西師范學院,2013.
[5]張新娜.新媒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權困境及提升路徑[J].勝利油田黨校學報,2017(9).
[6]徐晶,于璐.微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權重塑的路徑探析[J].教育現(xiàn)代化,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