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冬梅
[摘要]目的 探討沙盤游戲?qū)和缃豢謶职Y及其自我意識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78例社交恐懼癥患兒作為研究對象,采用沙盤游戲?qū)ζ溥M行2個月的臨床治療,比較分析患兒治療前后的臨床效果、自我意識及社會適應能力。結(jié)果 患兒治療后的CGI-GI明顯低于治療前,CGI-EI明顯高于治療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患兒治療后的行為、軀體外貌、合群、焦慮、智力與學校、幸福與滿足等自我意識明顯高于治療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患兒治療后的獨立生活能力、運動能力、交往能力、作用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社會適應能力明顯高于治療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我院應用沙盤游戲?qū)ι缃豢謶职Y患兒進行治療,臨床效果較好,明顯改善了患兒的自我意識和社會適應能力,值得在臨床中廣泛應用。
[關鍵詞]沙盤游戲;兒童;社交恐懼癥;自我意識
[中圖分類號] R749.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8)5(b)-0032-03
Influence of Sandplay on children′s social phobia and self-awareness
LIN Dong-mei
Depression Treatment Area,Jilin Provincial Neuropsychiatric Hospital,Siping 136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Sandplay on children′s social phobia and self-awareness.Methods From October 2015 to October 2017,78 cases of social phobia children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and treated with sandplay for 2 months.The clinical efficacy,self-consciousness and social adaptability of childre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Results The CGI-GI after treatment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before treatment,and CGI-EI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treatment,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hildren′s self-consciousness,such as behavior,intelligence and school,physical appearance,anxiety,group,happiness and satisfaction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After treatment,the ability of independent living,exercise,communication,function and self management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Sandplay therapy for children with social phobia is effective in our hospital,significantly improves the self-consciousness and social adaptability of children,which is worthy of wide applica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Sandplay;Children;Social phobia;Self-consciousness
社交恐懼癥是一種精神疾病,其在任何社交或公開場合均會感到強烈恐懼或憂慮[1-2],并且患者在陌生人面前、可能被他人仔細觀察的社交或表演場合,會產(chǎn)生持久的恐懼,害怕自己的行為或緊張的表現(xiàn)會引起羞辱或難堪,甚至有些患者對到商店購物、參加聚會、打電話、詢問權威人士都感到困難[3-4]。然而,沙盤游戲——一種由D.Kaoff發(fā)展創(chuàng)立的一種心理治療方法,已在不少領域顯示了其獨特的治愈作用,受到人們的青睞[5-6]。本文選取我院收治的78例社交恐懼癥患兒作為研究對象,應用沙盤游戲?qū)ζ溥M行治療,旨在探討沙盤游戲應用在兒童社交恐懼癥上的價值,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78例社交恐懼癥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40例,女38例;年齡5~11歲,平均(8. 05±1.15)歲。納入標準:①所有患兒均有監(jiān)護人,且監(jiān)護人知情本研究,并在知情同意書上簽字;②均無心、肝、腎等其他嚴重疾??;③智力良好,無重大精神疾病,④家人均體質(zhì)健全,無家族病史?;純杭捌浼覍倬橥庹麄€研究流程,并且經(jīng)過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鄭重批準。
1.2方法
對患兒每周六定期進行沙盤游戲訓練,每次治療時間為1 h,連續(xù)治療8周。沙盤規(guī)格為60 cm×50 cm×10 cm,沙具包括動物、植物、人物、食物、建筑物、家庭用品、軍事用品以及其他可以手工制作的材質(zhì)。
游戲程序:患兒第一次進行沙盤游戲時,各種玩具應該擺在患兒面前供其觀察,治療醫(yī)師逐漸將患兒的注意力引向沙盤及相應的沙具,并適時進行引導。當患兒被沙盤吸引后,患兒開始制作沙盤時,治療醫(yī)師應在一旁進行陪伴,在此過程中治療醫(yī)師應保持沉默,當患兒不知所以時,適當予以幫助。記錄人員要嚴格按照順序,準確記錄患兒沙盤制作過程和患兒的動作、表情等。待患兒沙盤制作完成后,治療醫(yī)師要與患兒積極的進行交流,了解患兒作品的含義,從而掌握患兒的內(nèi)心世界。同時治療醫(yī)師在一旁要對患兒進行言語鼓勵,保證其能夠在自身作品中獲得更多主觀體驗。治療結(jié)束后,對每個患兒的沙盤作品進行拍照,從而為相關研究提供原始資料。
1.3觀察指標
①臨床療效:應用療效分量表(CGI-GI)和療效指數(shù)量表(CGI-EI)對患兒治療前后的臨床療效進行分析,其中,療效指數(shù)(EI)=療效/副作用,采用0~7分記分制,共8級。②自我意識:采用Piers-Harris兒童自我意識量表(PHCSS)對患兒治療前后的自我意識進行分析,共80題,包括行為、軀體外貌、合群、焦慮、幸福與滿足、智力與學校6部分,評分越高表示自我意識越強。③社會適應能力:采用左啟華修訂的S-M社會適應能力量表對患兒社會適應能力進行分析,包括獨立生活能力、運動能力、交往能力、作用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評分越高表示社會適應能力越好。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jié)果
2.1患兒治療前后臨床效果的比較
患兒治療后的CGI-GI明顯低于治療前,CGI-EI明顯高于治療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
2.2患兒治療前后自我意識的比較
患兒治療后的行為、軀體外貌、合群、焦慮、幸福與滿足、智力與學校自我意識明顯高于治療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2)。
2.3患兒治療前后社會適應能力的比較
患兒治療后的獨立生活能力、運動能力、交往能力、作用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社會適應能力明顯高于治療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3)。
3討論
社交恐懼癥又稱恐怖性神經(jīng)癥,是一種神經(jīng)癥[7-9],其主要的表現(xiàn)形式為不合理地懼怕外界某種客觀事物或情境[10]。當恐懼發(fā)作時,患者常常表現(xiàn)為焦慮,會極力回避恐懼的事物或情境,或是帶著畏懼去忍受這些事物或情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11-12]。近年來,沙盤游戲的出現(xiàn)給社交恐懼癥患者帶來了希望,其是一種在治療師的陪伴下,利用一些小模具讓來患者在盛有細沙的特制沙盤里,創(chuàng)造出一些事物和場景,最后治療師根據(jù)患者的作品進行理論分析的心理治療方法[13-14]。由于其優(yōu)異的作用,已經(jīng)被廣泛應用于心理評估、咨詢、治療、教育、分析等領域,受到了醫(yī)護人員的青睞[15]。
本研究旨在探討沙盤游戲?qū)和缃豢謶职Y及其自我意識的影響,結(jié)果顯示,78例患兒治療后的CGI-GI明顯低于治療前,CGI-EI明顯高于治療前,提示患兒在應用沙盤游戲治療后,社交恐懼癥明顯減弱,沙盤游戲?qū)ι缃豢謶职Y患兒具有積極的治療作用。這是由于在沙盤游戲過程中患兒心靈的內(nèi)在原型被激活,不同主題中的共性可能是心靈的自愈力量。
患兒治療后的行為、軀體外貌、合群、焦慮、幸福與滿足、智力與學校等自我意識明顯高于治療前。這是由于沙盤游戲的介入,減弱了患兒就醫(yī)時的恐懼和抵觸情緒,使得患兒在輕松安全的治療氛圍進行治療,易使得患兒將壓抑在心中的不良情緒發(fā)泄出來,使其焦慮得到舒緩,并且沙盤游戲本身是心理投射的過程,患兒通過在沙盤里,創(chuàng)造出一些事物和場景,投射出患兒在人際交往中的不良模式與行為,易于使得醫(yī)師快速找到患兒的問題所在,并快速進行解決,使患兒在人際交往的信心逐漸得到提升。同時,患兒治療后的獨立生活能力、運動能力、交往能力、作用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社會適應能力明顯高于治療前。社會適應能力是指個體適應自然和社會環(huán)境的能力,是兒童心理發(fā)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兒童早期的適應能力發(fā)展中,父母的自身素質(zhì)、心理健康的程度以及教育方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并且兒童適應行為的響因素是多種多樣的,針對不同環(huán)境,對兒童有所側(cè)重地培養(yǎng),才能收到更好效果。
綜上所述,應用沙盤游戲?qū)ι缃豢謶职Y患兒進行治療,臨床效果較好,能夠明顯改善患兒的自我意識和社會適應能力,值得在臨床中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林子江,林海西,林雪丹,等.社交恐懼癥患者社交焦慮、懼怕否定評價與面部表情識別相關性分析[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6,14(4):625-628.
[2]朱益,張海音,蔡軍,等.基于艾森克人格問卷探討社交恐懼癥的人格特征[J].神經(jīng)疾病與精神衛(wèi)生,2014,14(3):282-284.
[3]楊建瓊.SSRIs藥物聯(lián)合心理干預在社交恐懼癥治療中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臨床研究,2015,28(5):667-669.
[4]吳志國,曹嵐,李豪喆,等.精神??漆t(yī)院抑郁障礙和雙相Ⅱ型抑郁患者共病特征分析[J].中華精神科雜志,2015, 48(5):266-270.
[5]吳子杰,胡美娟,趙萍萍,等.沙盤游戲療法對大學生抑郁情緒的影響[J].成都醫(yī)學院學報,2015,10(6):748-750.
[6]楊美榮,黃瑞雪,杜君,等.沙盤游戲?qū)ψ⒁馊毕荻鄤诱系K兒童的療效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15,30(25):4306-4308.
[7]王滔,杜歡.沙盤游戲改善讀寫困難兒童情緒行為問題的個案研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6,24(4):752-758.
[8]朱海妍,劉麗瓊,鐘宇,等.團體沙盤游戲與心理輔導對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干預效果比較[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5, 36(7):1041-1044.
[9]谷平,章小雷,黃鋼,等.沙盤游戲療法在行為問題兒童中的應用[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5,23(12):1281-1283.
[10]趙永鑫,徐淑云,何繪敏.沙盤游戲治療學齡前兒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的研究[J].醫(yī)學與哲學,2017,38(4):84-86.
[11]余文玉,肖農(nóng),李邦會,等.沙盤游戲療法在腦性癱瘓兒童家長心理健康促進中的應用[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5,21(9):1095-1098.
[12]馬紅霞,龐斯靖,章小雷,等.抽動障礙兒童沙盤游戲分析評估表的編制[J].中華行為醫(yī)學與腦科學雜志,2017, 26(3):280-283.
[13]冉茂群,余文玉,肖農(nóng).一對一分階段沙盤游戲干預改善抽動障礙患兒癥狀研究[J].護理學雜志,2016,31(19):11-13.
[14]王民榮,張培珍.沙盤游戲療法在腦癱兒童心理康復中的臨床應用[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5,26(6):1198-1200.
[15]陳志瑋,陳葉.孤獨癥譜系障礙兒童初始沙盤的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17,32(3):533-535.
(收稿日期:2018-03-23 本文編輯:閆 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