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蘭蘭
【摘 要】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課堂教育當中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是學生學習語文知識、了解漢語言的基礎;識字教學的教學質量對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學習能力都有著十分重大的影響。目前,許多教師通過構建情境化課堂的方式來提升識字教學質量,本文基于此展開以下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情境化課堂;識字教學
識字環(huán)節(jié)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開端和基礎,由識字開始,小學生會逐步掌握閱讀、寫作等等技能。因此,必須要加強對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重視程度,教師應不斷拓展新的教學途徑和方法,從而提升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質量和效率,為學生學習語文知識打下牢固基礎。
一、小學語文情境化課堂識字教學的作用
(一)集中注意力
在小學教學中,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是普遍存在的問題,也是小學教學的難點之一。由于小學生年紀幼小,生性活潑好動,在課堂當中難以長時間的集中注意力,所以教師在選擇教學方法時,應該將是否能夠集中學生注意力作為選擇條件之一。在語文課堂當中使用情境化教學方法,能夠讓課堂內容更具趣味性,學生的注意力也會隨之集中,進而有效提升教學質量。
(二)提升學習熱情
小學生對世界的認知較為懵懂,具有十分強烈的好奇心,對于陌生事物極具探索欲望。識字這樣一個可以運用到日常生活當中的教學項目,對小學生的吸引力是巨大的。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感受到識字在生活和學習中發(fā)揮的作用,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提升教學效率。
(三)激發(fā)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學生對識字抱有極大興趣時,就會具有極強的自我學習意識,能夠與教師實現(xiàn)良好的互動和配合。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感受到自身的知識水平無法幫助自己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由此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讓學生對“識字”抱有極大的熱情和興趣,從內心深處渴望學習和成長,這樣才能夠實現(xiàn)高質量的教學成果。
二、小學語文情境化識字教學的方法
(一)合理進行情境創(chuàng)設
要想實現(xiàn)情境化課堂必須根據(jù)教學內容和學生情況,從實際出發(fā),創(chuàng)設相應的教學情境,綜合考量教學內容、難度、學生狀態(tài)等等方面。由于小學生生活閱歷不豐富,教師在創(chuàng)設情境的時候應該盡可能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選擇學生貼近學生生活實際、能產(chǎn)生吸引力的情境。教師在進行情景創(chuàng)設時必須要考慮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還需要對學生的心理發(fā)展水平進行評估,選擇大部分學生都能夠接受并樂于參與的情境進行創(chuàng)設[1]。
情境化創(chuàng)設設有多種形式,教師可以在課前設定好情境也可以在課堂當中根據(jù)實際情況自由發(fā)揮。比如,在課堂當中教師可以將要學習的文字進行擬聲、擬形處理,將漢字融入到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jié)中,讓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集中注意力。教師要盡量去構建生活化的情境,讓學生能夠直觀的感受對教學內容產(chǎn)生親切感,提升學習興趣。以“甜”字為例,教師可以將漢字進行分解,在講解中可以告訴學生“甜”字左面是舌頭的“舌”字,右面是甘蔗的“甘”字;當人吃甘蔗的時候舌頭會感受到甘蔗的味道,那個味道就是“甜”。通過具象化、生活化的方式進行講解,能夠集中學生注意力也便于學生理解。
(二)師生之間的良好互動
傳統(tǒng)教學中師生之間的互動并不頻繁,多數(shù)都是教師在機械性講解,學生被動接受。自新課改提出以來,課堂教學當中的師生互動問題越來越受到重視,通過分析總結教師普遍對課堂中師生實現(xiàn)良好互動能夠提升教學質量這一觀點表示認可。在小學語文情境化課堂識字教學當中,師生之間能夠共同構建合理的情境,在其中實現(xiàn)交流與配合,通過溝通和互動完成課堂教學。
教師可以在課堂當中與學生進行問答式交流,可以通過對教學內容的的讀音、寫法、使用等等進行提問,讓學生在問答式交流當中能充分發(fā)揮自學能力,拓展思維,在課堂上實現(xiàn)自主思考,加深學生的記憶和理解。教師還需要對學生的課堂學習能力進行把握,通過及時交流來了解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另外,教師還可以和學生互換角色,提前布置內容,讓學生自行預習,并在課堂中為教師和其他同學進行講解,再由教師根據(jù)學生的授課情況和掌握程度進行補充,這樣能夠充分的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學生還能夠感受到教師給予的肯定和認同,樹立其自信心和成就感;師生之間也能夠實現(xiàn)良好的互動,共同打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為提升小學語文情境化課堂識字教學質量和效率打下牢固基礎。
(三)建立適當評價機制
小學生已經(jīng)具有較為強烈的主觀意識,在學習和生活當中都非??释玫絼e人的認同。在教學當中教師要仔細觀察學生在課堂當中的表現(xiàn),對學生取得的進步和創(chuàng)新及時進行鼓勵。另外還要建立適當?shù)脑u價機制,要獎懲分明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更加嚴肅認真的對待教學活動,對學生的激勵作用更為明顯。
教師在建立評價機制時可以通過發(fā)放獎品的形式進行展示,比如在教學當中會教授學生許多代表動植物的漢字,那么教師可以制作相應的貼紙;并在教學當中插入游戲、競賽等等環(huán)節(jié),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對其中掌握速度最快、記憶最牢固的學生可以給予貼紙獎勵[2]。這樣既能夠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有所了解,對其中較為優(yōu)秀的學生給予鼓勵,又能通過發(fā)放這樣富有童趣的貼紙滿足學生獲得獎勵、獲得認同的需求,能夠對學生日后的學習起到一定的激勵作用。建立適當?shù)脑u價機制,能夠進一步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要通過日常的觀察和總結,設定合理的方案;評價標準、獎懲方式都要以能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為核心來設計,要通過這種方法,提升情境化課堂識字教學活動的效率和質量。
三、結論
綜上所述,識字環(huán)節(jié)不僅是語文教學的基礎,甚至可以看做是所有科目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基礎,能夠從根本上確保教學的質量和效率。通過情境化課堂識字教學方法,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通過師生之間的默契配合高質量的完成課堂教學。
參考文獻:
[1]吳寶香.小學語文情境化課堂識字教學方法的探索[J].小學生作文輔導(讀寫雙贏),2017(08):46.
[2]李曉明,高惠娟.小學語文情境化課堂識字教學方法的探索[J].新課程(上),2017(05):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