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瑾瑜
摘 要:池莉是非常受歡迎的女性作家,她筆下的女性形象都根源于生活,也融合了作者對女性的認知和女性生活的思考。她作品里的女性隨著她創(chuàng)作的進步,也轉變著自身的形象,在時代的大潮流之中,演繹著不同的角色,塑造著不同的形象。
關鍵詞:池莉;小說;女性形象
池莉一直是有自己獨特創(chuàng)作特色的作家,她的創(chuàng)作與同時期的作家有明顯的不同。她屬于不同的歷史時期,她可以沖出時代本身帶給她的壓制,隨著時代進步,轉變自己的創(chuàng)作路線,也能隨著時代創(chuàng)造出不同的女性形象。這是池莉難能可貴的地方,本文將池莉小說中的女性形象分為傳統(tǒng)女性和現(xiàn)代女性來分別論述。
一、傳統(tǒng)女性
(一)無私的母親形象。池莉塑造的女性形象都是取決于生活,也是生活中一個個人物形象的縮影,池莉曾說過“我的寫作,一直都只是與自己的熱愛,自己生命的成長,自己的內心情感,自己的思想變化和自己世界的變化密切相關”?!短柍鍪馈分械睦钚√m就是經(jīng)歷了一個這樣的母親成熟的發(fā)展過程,因為成為了母親,她成就了不一樣的自我。新婚伊始,她是一個活潑好動,自由大膽,思想前衛(wèi)的女性。在自己婚禮的時候就張揚的發(fā)表自己的不同意見。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懷孕的李小蘭讓人見到了不一樣的一面,變得越來越細心,充滿了愛心,也因此更加的穩(wěn)重成熟。一個孩子就讓人看到了李小蘭全新的一面。讓人在這種娓娓的敘述之中感受到了不一樣的生命內涵。這就是池莉在這一時期想要告訴,母愛可以改變女性。
同樣,《你是一條河》講述了辣辣及其家人的故事。辣辣年紀輕輕就成了一個寡婦,生活對她的打擊可想而知。但是為了自己的七個孩子,辣辣沒有選擇對命運低頭,而是勇敢的還擊命運,出賣自己的身體,甚至經(jīng)常出去賣血,僅僅是為了能夠讓孩子有一口吃的,可以順利長大。而所有的付出,就是因為她是母親,她就該這么做。這一時期池莉塑造的就是這樣的一種傳統(tǒng)的女性形象,主動付出,不求回報。
(二)婚姻的犧牲品。與女性隨之而來的就是婚姻和愛情,女人永遠離不開婚姻這個主題,因此在傳統(tǒng)女性的塑造中,為婚姻犧牲,成了永遠不會變的主題。比如《來來往往》中的段莉娜就是傳統(tǒng)女性在婚姻下的犧牲者。為了婚姻段莉娜付出了幾乎所有。她用自身的優(yōu)越條件時刻吸引著康偉業(yè)的目光,而同時也是因為這樣的條件,使得康偉業(yè)有了壓力。但是愛情中段莉娜無私的奉獻著一切,發(fā)動周圍的所有力量為康偉業(yè)鋪路。只是希望最終可以成就丈夫。自己也可以做個賢內助??墒乾F(xiàn)實卻給了她一個巨大的諷刺。社會地位、金錢、權利都擁有了的康偉業(yè),拋棄了段莉娜。驚慌失措的段莉娜,用盡所有辦法只為挽留住名存實亡的婚姻。因為在她的固有思想里,離婚就是一種恥辱,是絕對不能發(fā)生的事情。于是她發(fā)動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婚姻保衛(wèi)戰(zhàn),而她自己以破口大罵、威嚇、制造事端等作為挽回婚姻的手段。最終她成功了,維持了現(xiàn)有的婚姻,保住了婚姻的外殼。但是真正意義上的家卻也消失了,她覺得自己獲得了勝利,可是最終她失敗了。敗給了傳統(tǒng)思維,敗給了社會輿論。
池莉,此時塑造的傳統(tǒng)女性,都對于愛進行的無私的付出,用真誠的愛去對待生活,去抵抗壓力,這里的池莉是對這種形式的母愛進行歌頌的。同時,作者批評了傳統(tǒng)女性為婚姻犧牲的行為。貌似獲得了完成的家的存在,卻在溫暖的愛里一敗涂地。而這種傳統(tǒng)意識是對女性的一種戕害。唯有離婚才是一種解脫。
二、現(xiàn)代女性
(一)不談愛情的女性。池莉雖然談不上一個完全意義上的女權主義者,但是在女性的愛情里一直有自己明晰的觀點。就是不談愛情。池莉不相信一種持久和恒定的愛情。在《不談愛情》這一文本里,女主人公吉玲生長在花樓街,她知道能夠改變自己的就是婚姻,也只有婚姻才可以讓自己走出這里。她與莊建非的一次巧遇,讓她找到了改變命運的契機。同時,吉玲嫁給莊建非的真正原因也是因為他有良好的家境。他們如愿結婚了,卻也在婚姻里備受折磨,吉玲很痛苦,排斥莊建非,最終也不得不離婚。而真正的原因是在這段婚姻里,吉玲感受不到自己的價值,也感受不到愛情,只感受到了現(xiàn)實的冰冷的婚姻。就像莊建亞在日記中寫的“哥哥沒有愛情,他真可憐”。
這里,池莉所要表達的就是不相信一種持久愛的存在,愛情只是暫時的,也會隨著時間消失,她塑造的吉玲就是為了拆穿虛假的愛情幻想,給現(xiàn)實的女性一個警醒。
(二)為了事業(yè)放棄愛情的女性。池莉塑造的這一類女性形象是十分符合社會發(fā)展要求的。因為隨著經(jīng)濟時代的發(fā)展,女性逐漸走出家庭,走向社會,有了自己的事業(yè),并且不被愛情所拘束,成為了獨立的自我。在《你以為你是誰》中的宜欣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宜欣是武昌大學的研究生,自身條件非常優(yōu)秀,有自己的想法和見識。與陸武橋產(chǎn)生了愛情,按照傳統(tǒng)的思維,必定宜欣會為了愛情犧牲自我,但是這里,宜欣有自己的人生方向,指導自己與陸武橋并非在同一起跑線上,狠心放棄了這段愛情,追求自己心目中的事業(yè)。這是一個新女性,把命運控制在自己的手里,用自己的力量擺脫傳統(tǒng)社會對自己的束縛,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
池莉是女性,也用自己的身份認同塑造出了不同的女性。用女性不同的社會處境反映時代的變遷和時代的不足之處。還原出一個個鮮活而又生動的女性形象,進一步叩問時代的神經(jīng)。也正是這種典型的藝術特色,讓池莉被讀者喜愛和接受。
參考文獻:
[1]楚雪瑩.池莉新歷史小說的女性視角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5.
[2]邱興宇.池莉小說創(chuàng)作的女性主義傾向[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15(1):45-47.
[3]張惠芳.論池莉小說中的女性危機與自我救贖[D].湖南師范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