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東
【摘 要】生物是我國高中教育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教學效果的好壞不僅對學生升學產(chǎn)生影響,更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有著重要影響。探究引導教學法是一種新的教學方式,和傳統(tǒng)教學手段相比,更加強調(diào)學生自主性的發(fā)揮,強調(diào)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促使學生在生物學習過程中主動去思考和探究。因此,本篇文章主要結合現(xiàn)階段高中生物教學的現(xiàn)狀,探討如何將探究引導教學法運用到生物教學中去,從而切實提升生物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高中生物;探究引導教學法;教學方式;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2-0079-01
探究引導教學法主要是指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將教學的內(nèi)容進行精心的設計和巧妙的轉(zhuǎn)化,從而激發(fā)學生對知識學習的好奇心,使得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更加的積極主動。這種教學方式需要一個和諧的教學氛圍,重視學生學習積極的發(fā)揮,重視教師對學生思考過程進行引導。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應用探究引導教學法,是符合新課改的精神的額,也是提升生物課堂教學的一個有效措施,值得去研究和探討。一、在預習過程中加強對學生的引導
在進行高中生物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能夠提前根據(jù)教學大綱的要求以及學生的生物學習情況,確立一個明確合理的教學目標,將其融入到導學案當中去,讓學生以此來進行預習。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要加強問題式導學案的運用,多借助問題,這樣使得學生在思考、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引導他們從已有的知識出發(fā)去進行新知識的探究,從而加強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預習的效果,為課堂教學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更有利于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例如,在學習“光合作用原理”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就可以按照下面的內(nèi)容和形式進行導學案的設計,從而調(diào)動學生生物預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① 要求學生自主觀看薩克斯和恩格爾曼的關于光合實驗的微視頻,然后進行對比分析,總結這兩個實驗的目的以及可以得出哪些結論?實驗結②仔細閱讀生物教材,并且回答以下的問題:在光合作用的過程中,吸收光能的物質(zhì)是什么? 這個反應中所需的能量是來自什么地方?③ 光合作用過程中所需要的氧氣是怎樣產(chǎn)生的?分析影響光合作用的因素。④ 通過表格來對光反應和暗反應的反應條件、所需物質(zhì)、能量變化及反應部分之間的差異性進行總結。通過這樣的一個導學案,讓學生以此為指導進行課前生物的預習,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更能夠引導學生去進行問題的探究。二、重視探究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
在高中生物教學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生物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生物知識體系,提升學生的生物素養(yǎng),是生物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的目標。所以,要將探究引導教學法很好的融入到生物課堂教學中,還需要教師能夠進行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問題情境,能夠激發(fā)學生思考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得學生能夠在疑問的驅(qū)使下,進行主動思考,敢于質(zhì)疑,積極討論,從而在這個過程中完成對新知識的構建。例如,在學習“細胞的結構和功能”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就可以借助“病毒”的有關內(nèi)容,對其進行介紹,從而將學生帶到新知識的學習中。眾所周知,病毒具有蛋白質(zhì)、遺傳物質(zhì)核酸成分,這是生命物質(zhì)中最重要的兩種成分,但是病毒卻沒有辦法單獨的存活,它只有侵入到寄主的細胞之后才能夠體現(xiàn)它的生命活動。病毒的這種特性可以說明什么東西?對生物細胞進行分類并舉例加以說明。教師在創(chuàng)設了這樣的一個問題情境之后,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給學生演示一下人體細胞、植物細胞、原核細胞的結構,引導學生仔細閱讀課本,鼓勵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并且積極的進行生物實驗的操作,從而更加深刻的理解細胞功能以及結構治時間的統(tǒng)一性。通過這樣的一個教學,不管是學生的知識學習,還是學生的能力,都可以在這樣的問題情境中得以提升,使得學生能夠真正參與到生物知識的探究過程中去,對知識的來龍去脈有一個更加全面的掌握。三、加強生物課堂的互動教學
探究引導教學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不僅僅需要教師的引導,還需要加強協(xié)作學習,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教師在生物教學實踐中,可以通過設置一些課堂問題,來引導學生們精心更深層次的思考和討論,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自行的去設計討論和學習的方案。這樣能夠有效的強化學生的學習動機和激發(fā)他們的探究意識,從而真正樹立學生在生物學習中的主題地位,這對于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思維能力都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例如,在學習“遺傳的物質(zhì)基礎和遺傳規(guī)律”進行教學時,教師在進行新知識的講解之后,為了使得學生對人類遺傳病的認識更加的深刻,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進行調(diào)查研究學習,讓學生深入家庭所在的小區(qū)進調(diào)查走訪,收集相關的數(shù)據(jù),并對其進行相應的整理,最后在教師的指導下形成一份比較完整的專題調(diào)查報告,比如“人類的遺傳性狀”“常見的人類遺傳病”等。在這樣的一個學習過程中,主要是靠學生自己去分工協(xié)作,有的負責數(shù)據(jù)和資料的收集,有的負責報告的整理,有的負責成果的匯報,使得整個學習過程有條不紊。在生物教學過程中采取這樣的教學方式,使得生物教學的趣味性和參與性都得到了大大的提升,學生的生物學習也更加的積極主動。教師在這樣一個教學過程中,也能夠?qū)崿F(xiàn)角色的轉(zhuǎn)變,真正由主導者變?yōu)榻M織者和引導者,切實提升生物課堂教學的效率。四、結語
綜上所述,探究引導教學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是基于傳統(tǒng)生物教學模式中存在的問題,是積極響應新課改的要求。在采取探究引導教學法過程中,需要教師積極的進行生物教學觀念的轉(zhuǎn)變,摒棄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理念,在課堂教學中能夠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權,真正確立學生在生物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同時,還需要教師進行生物教學方式的轉(zhuǎn)變,改變傳統(tǒng)灌輸式的教學模式,重視良好教學氛圍的營造,創(chuàng)設特定的問題教學情境,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使學生真正參與到生物課堂教學中去,切實提升學生的生物學習水平。
參考文獻
[1]趙建葉.淺談高中生物啟發(fā)式教學策略[J].人生十六七,2018(08):39-39.
[2]尤蘭.引導教學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課程資源,2018(01):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