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玉強
摘 要:班級管理的過程是陶冶人格的過程。面對一個個生動活潑、思想豐富而又素質差異較大的學生,班主任應有四顆“心”,即愛心、耐心、細心、和關心。這樣才能從個別學生到一個班集體,形成良好的學風和班風。管理好班級,用愛心培育新人,是每位班主任義不容辭的職責。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管理;方法
一、教師要注重自身的修養(yǎng)
“言傳”不如“身教”。教師是一個有著很強影響力的職業(yè),是學生除了家長以外接觸最多的人,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都有著很大的影響,班主任注重自身的學習,不斷加強專業(yè)知識,結合班級特點大膽嘗試新的班級管理方法,為提高班級整體成績與學生的全方面綜合發(fā)展不斷努力,同時要注重“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尤其是初中生,他們年齡尚小,容易被身邊的人所影響,所以作為班主任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加強自身的修養(yǎng),在為人處世,興趣愛好及道德觀念等方面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此外,班主任要對班級的情況有著全面及時的掌握,以便及時解決學生中出現(xiàn)的各種生活上或學習上的問題,對于家庭經濟情況困難的學生班主任要結合學校的相關幫扶政策給予學生一些幫助,對于較為敏感內向的學生,班主任要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情況,幫助學生健康樂觀的學習與成長。
二、采用分層教學模式
分層教學即因材施教,是依據學生的不同才能程度、心理特征及興趣愛好等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層次,進行區(qū)別看待、差別化劃分的教學方式。這一教學模式對于班主任與任課老師來說對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任課老師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布置不同的任務、提出不同的要求,班主任要采取新的教學管理方法,要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與身心發(fā)展情況等,這加大了教師的工作量與工作強度。同時,在分層教學中,教師對于學生的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有了更高的關注,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初中生要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中來,這也要求任課老師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位置。此外,初中班主任要主動與各任課老師交流,了解班級中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以及學生的成績,以便及時與各任課老師調整一些可用的時間幫助學生提高弱勢科目,提高班級整體成績。
三、加強班級文化的建設
班級文化的建設有利于增強一個班級的凝聚力與向心力,讓處于班集體中的學生將班級當做一個大家庭,增強學生的班級榮譽感與歸屬感,讓學生之間的關系更加融洽,同時好的班級文化可以建立良好的班級學習風氣,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氛圍。責任心是班級文化建設的關鍵,有了責任心之后才能做好關于班級建設的工作。班干部可以協(xié)助班主任督促同學們的學習以及班級紀律的維護,為初中生的學習提供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班級里面的同學也要團結友愛,成績較好的同學要熱心幫助其他同學解決一些在學習上遇到的問題,成績稍差一點的同學也要積極謙虛地向其他同學請教,讓班級形成濃厚的學習氛圍。班主任可以多了解班級里的每一個學生的特長,鼓勵同學們發(fā)展自我,形成優(yōu)秀班級。在平時,班主任還可以多組織班級活動,可以去戶外活動或者是組織班級球賽等具有趣味性的項目來豐富班級生活,這些活動要盡可能的發(fā)揮班級同學的特長,這樣才能很好的形成一個良好的班級文化氛圍,為任課老師創(chuàng)造更好的教學環(huán)境,為學生營造更好的學習環(huán)境。
四、重視班級德育活動的開展,提升初中班級管理的現(xiàn)實價值與深遠意義
初中學生對教師有一種天然的“敬畏感”,為了進一步凸顯初中班級管理的現(xiàn)實價值與深遠意義,一方面初中班主任要模范遵守班級規(guī)章制度,提升語言技巧與溝通技巧,自主學習先進的管理技術與改進鉆研教育教學方法;另一方面要樹立“學生本位”的班級管理原則,真正關心學生、熱愛學生、尊重學生的意見與建議,使學生感受到班主任的關懷與關心,并在溫暖的班集體中茁壯成長。最后,要組織與舉辦多種德育活動,增強學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集體榮譽感、責任感等等,讓學生在潛移默化間實現(xiàn)全面的發(fā)展與進步。比如,班主任教師可以在班級中開展“寫作比賽”,設置“國情詩歌競賽”等等,將德育教育自然而然地滲透到班級管理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
五、創(chuàng)新引入小組合作班級管理模式,實現(xiàn)班級高效自治
在中學班級管理中滲透與采用小組合作模式與理念不僅突出了學生本位的管理原則,同時可有助于形成互幫互助、和諧友愛的班級氛圍。在有效的小組合作班級管理模式中,鼓勵小組成員根據班級管理制度規(guī)定自檢自身行為,并在小組良性競爭中,激發(fā)小組成員參與班級管理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實現(xiàn)班級高效自治。
首先,開放“入組標準”,構建自主合作學習小組。在執(zhí)行自主劃分小組政策之前,教師要明確小組劃分的要求(包括小組內部成員均衡化、性別互補化、能力協(xié)調化等等),要學生端正分組態(tài)度,以明確小組劃分的根本目標不是為了顯示個人才能,而是通過小組劃分優(yōu)勢互補,提高整個小組的學習效果。另外,使部分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改變之前高高在上的姿態(tài),學會發(fā)現(xiàn)別人的優(yōu)點與長處,使小組劃分實際功能最大化。
其次,推行小組評比制度,及時反映學生在校表現(xiàn)。在中學班級管理中,可以設置小組綜合能力評比的方式,諸如學習成績評比、衛(wèi)生情況與出席早操情況評比、學習態(tài)度評比、探究性學習效果評比等等,以此方式鼓勵小組成員以小組榮譽出發(fā)調整自身行為,為合作小組加強內部管理指明方向。另外,可以印發(fā)“小組評比”成績單,定期公式小組的各項表現(xiàn),并通過口頭表揚和榮譽稱號的方式,鼓勵小組積極參與小組內部管理,使每個小組成員互相監(jiān)督、互相鼓勵,既使小組評比工作公正、透明,同時優(yōu)化班級管理制度與推進班級文化建設。
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很重要,所以在初中班級管理的過程中,我們要更加努力學習,提高自己,借鑒名師的經驗,積極地思考探索,尋找適合的管理方法。不斷地創(chuàng)新,組織與開展豐富多樣的德育教學活動,樹立良好的班級氛圍。
參考文獻:
[1]趙國.新時期做好初中班主任工作的心得體會[J].才智,2012(36).
[2]尼瑪卓瑪.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心得體會[J].新課程學習,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