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靜
【中圖分類號】R74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6--01
本次研究對象為我院120例急性腦梗死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并給予不同的康復、護理方法,對兩組患者的心身功能恢復情況進行觀察對比。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對象為我院120例急性腦梗死患者,我院收治時間為2016年8月——2017年8月,全部患者均符合急性腦梗死的臨床診斷標準,并且患者本人或家屬均已簽署知情同意書。通過抽簽的方式將120例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各60例患者。實驗組中,男性患者數(shù)量為37例,女性患者數(shù)量為23例,年齡最小為58歲,年齡最大為76歲,平均(68.7±5.4)歲;對照組中,男性患者數(shù)量為36例,女性患者數(shù)量為24例,年齡最小為57歲,年齡最大為77歲,平均(67.9±4.7)歲。本次研究已經(jīng)過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并且全部患者各方面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可對比。
1.2 康復訓練與護理方法
對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康復訓練與常規(guī)護理,對實驗組患者給予超早期康復訓練與特殊護理,方法如下:
1.2.1 超早期康復訓練方法 患者各項生命體征穩(wěn)定后24小時即開始進行康復訓練:(1)肢體良好姿勢擺放:將患者的肢體置于良肢位,并對患者進行適時的更換,使其與平臥,左臥和右臥等方式進行結合休息,從而防止患者因為行動不變,長時間以一個姿勢休息,導致壓瘡的出現(xiàn),或是出現(xiàn)關節(jié)變形等情況;(2)吞咽訓練:部分患者會在發(fā)病后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礙。這就需要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飲食指導,提供一些糊狀食物,并對患者進行精神鼓勵,促進患者主動進食,同時注意叮囑患者小口慢咽;(3)肢體功能訓練: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的血液進行通暢,防止患者出現(xiàn)肢體功能退化情況,并及時對患者進行叮囑,保證患者能夠適當進行關節(jié)活動和健肢運行;(4)語言認知能力的鍛煉:患者除了身體不能進行自主控制外,相應的語言能力也出現(xiàn)一定的失控現(xiàn)象,需要護理人員對其進行鍛煉。要先利用聲音對患者的聽力進行刺激,然后向患者示范口型,對患者不正確的發(fā)音進行糾正。在患者的口語能力被基本恢復之后,護理人員還要鼓勵患者多與他人進行交流等。
1.2.2 特殊護理方法 對患者的康復情況進行評估,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給予患者相應的肢體護理、并發(fā)癥護理、自我護理能力訓練、心理護理、健康訓教等。
1.3 觀察項目及標準
對兩組患者的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及生活質量進行觀察對比。
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判定標準:使用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制定的腦梗塞量表對患者神經(jīng)功能缺損情況進行評價,評價內容主要包括意識、凝視、視野、面癱、上肢運動、下肢運動、肢體共濟失調七個方面,滿分為45分,評分越高患者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越嚴重[1]。
生活質量判定標準:采用EORTC-30量表進行評估,評估內容有四個層面,分別為物質功能、社會功能、心理功能、軀體功能,分值與患者生活質量成正比[2]。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我院本次研究全部數(shù)據(jù)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表示和t檢驗。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對比
2.2 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對比
3 討論
腦梗死是目前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疾病,可分為心源性腦梗死和非心源性腦梗死兩種[3],多發(fā)生于中老年人,近年來偶爾可見青年人發(fā)病[4]。腦梗死患者發(fā)病的主要原因是腦部血液循環(huán)障礙、缺血以及缺氧,并導致患者出現(xiàn)局域性腦組織的缺血性壞死,具有較高的致殘率和致死率,能夠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造成嚴重的不利影響[5],而給予患者良好的康復訓練和護理,則有利于促進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得到改善,所以我們有必要對急性腦梗死患者的康復訓練及護理方式進行深入研究[6]。
研究顯示,經(jīng)過治療兩組患者的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均得到緩解,但實驗組患者的神經(jīng)功能缺損緩解程度大于對照組患者,經(jīng)過治療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均得到改善,但實驗組患者的生活質量改善程度大于對照組患者,差異顯著,P均<0.05.
綜上我們認為,對急性腦梗死患者進行超早期康復訓練與特殊護理,有利于促使患者的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得到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韓振霞,時慶,王敏,等.超早期康復訓練與特殊護理對急性腦梗死患者心身功能恢復的影響[J].中國臨床醫(yī)生,2013,(7):43-45.
戴賢勇,王燕,陳瑋.早期康復訓練對急性腦梗死偏癱患者的治療效果及機制探討[J].重慶醫(yī)學,2017,(21):2940-2942,2944.
羅愛勤.心理護理聯(lián)合康復訓練對腦梗死患者偏癱肢體恢復的效果[J].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17,(18):101-102.
顏丙秀,蔣亮亮.急性腦梗死患者靜脈溶栓聯(lián)合機械取栓治療的特殊護理問題及對策[J].當代護士(上旬刊),2017,(11):23-24.
劉暢,李明哲.精細化護理結合丁苯酞序貫治療對急性腦梗死合并認知功能障礙療效[J].中國臨床研究,2017,(9):1294-1296.
劉蘭.頸動脈加壓滴注蝮蛇抗栓酶治療腦梗死護理體會[J].吉林醫(yī)學,2012,(29):6436-6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