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相比較于普通中小學來說,中職學校由于其培養(yǎng)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的特殊性,就決定了,它不能照搬照抄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應該擁有個性化的教學特色。在改革教學做法,提升教學質量的問題上,每一位一線教師都在努力的探索和嘗試。本文結合我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分析了當前中職學校語文課堂的現(xiàn)狀并就此進行了一些優(yōu)化措施的嘗試。
關鍵詞:中職語文;課堂教學;現(xiàn)狀;對策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相比較于過去注重“高分”的教學制度來說,國家級開始注重職業(yè)院校的發(fā)展,這對于職校來說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要發(fā)展,就要抓緊機遇,還要不辜負機遇,真正為學生提供一個不斷學習,不斷提高,能夠適應市場發(fā)展的實用性時代新人。在中職院校中,雖然語文是一門文化基礎課程,是無論任何專業(yè)的學生都需要學習的重點課程之一,但是就實際的教學狀況來看,語文課程不僅沒有充分發(fā)揮好他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甚至在中職學生的眼中是一種“妨礙”。然而,語文作為一門必修課程,對于提升學生的思想文化素養(yǎng),學好各科知識,形成專業(yè)領域實際工作能力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師生都應該加大重視力度,不可厚此薄彼。
一、 中職學校語文課堂教學的現(xiàn)狀
步入職校的學生多數(shù)都是中考失利或者對學習沒有興趣,只想要練就一技之長,以此謀生。也正是因為這樣,學生語文學習態(tài)度消極,課上僅僅滿足于聽課,課下止步于完成作業(yè),即便有時多看了一會兒語文書,也僅僅是迫于考試的壓力,死記硬背罷了。造成中職學校語文教學這一現(xiàn)狀的原因有兩方面:
一方面,學生知識基礎薄弱,文化課學習吃力。就如以上講到的,中職學生普遍對于文化課缺乏興趣,而且底子薄弱。在中職語文課的學習中,缺乏自信和學習目標。對于中職語文的學習觀念存在偏差,總認為中職學校不用學習文化課,只需要學好專業(yè)課就好,在主觀意識上排斥語文知識的學習。在課堂學習中,態(tài)度消極,被動,主動獲取的意識差,導致學習的效率低。
另一方面,教師教學方法單一,缺乏教學吸引力。很多中職的教師并沒有認真思考自己教學專業(yè)學生的真正需求,還是依照普通中學的教學方式授課,教法單一而缺乏特色,很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和積極性。轉而,學生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了專業(yè)課的學習上,則對語文“得過且過”,甚至“不聞不問”。
二、 中職學校語文課堂教學的優(yōu)化策略
針對以上提到的教學問題,為了能進一步改善中職語文教學活動的效率,順利且有效的開展教學,我在日常的教學實踐中認真分析了現(xiàn)狀和原因,并對于教學方法進行了優(yōu)化的探索,希望能夠“對癥下藥”,準確“救治”。以下是我的一些粗淺的見解和做法,拋磚引玉:
1. 創(chuàng)設張弛有度的課式結構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無論是普通中學教學還是中職學校教學,課前備課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中職語文教師在備課時,要著重考慮中職生的實際狀況,打造符合學生需求,與學生專業(yè)“對口”的語文教案和語文教學手段。教案作為一種課堂預設,也只是教師的“筆桿子練兵場”,真正在課堂上操練的時候,面對好幾十位活生生的,性格各異的學生,會出現(xiàn)各種意想不到的“意外”,而這些“意外”又恰恰是課堂上的有效生成,是學生對于教師教學的反饋,是我們求之不得的課堂互動,這時,就需要教師就要使出“渾身解數(shù)”,根據(jù)實際情況,對于教學內容,方式,手段做出必要的調整和創(chuàng)新,既要讓它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熱情,又要讓它能夠更加符合中職學生的需求,符合中職學校的發(fā)展。
教師在創(chuàng)設課式結構時,要著重考慮當前青少年的愛好,根據(jù)學生專業(yè)特點,教學中可配備多樣的教學道具,如板書、錄音、視頻等,給學生以不一樣的視覺,聽覺體驗。同時也可以融入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生活化的實例,或者是時下潮流的話題等,把語文教案做到學生的心坎上去。
2. 適當?shù)母淖冋Z文教學節(jié)奏
中職院校的學生文化課的基礎都比較弱,在授課時,教師要充分考慮到這一點。在剛開始教學時,應適當?shù)姆怕?jié)奏,一來讓學生慢慢適應新的教師,新的教法;二來讓學生慢慢夯實語文基礎知識,打好“地基”。當學生適應了一段時間之后,就可以適當?shù)募涌焖俣?,在循序漸進的過程中,注意觀察學生的接收程度,對于教學節(jié)奏做出適當?shù)恼{整。當學生語文基礎知識鞏固的差不多的時候,教學中就可以根據(jù)內容的難易程度來設置疏密有致的教學活動,比較難的問題,放慢速度,讓學生開動腦筋,認真思索,探究,比較容易的問題,加快速度,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熱身”,感受不同的學習樂趣。
3. 營造良好的語文教學氛圍
“孟母三遷”的故事就告訴我們環(huán)境對于一個人潛移默化的影響。營造良好的語文學習氛圍是提高中職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策略之一。在中職語文教學課堂中,語文教師更應重視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使學生在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中,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并鼓勵學生主動地提出問題,認真思考,為解決學習問題與教師及同學進行深入的研究。
高效性教學是一個常說常新的話題,針對中職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我們一線教師只有在教學中不斷地學習,鉆研,創(chuàng)新,改革,才能為學生的發(fā)展開拓一片藍天,讓學生接受更好的教育。
參考文獻:
[1]劉長英.中職語文教學的現(xiàn)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中華少年,2013:11-13.
作者簡介:富麗磊,山東省濰坊市,濰坊市高密中等專業(yè)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