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玲
對于學生審美情趣和審美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是任何階段與時期美術課教學的一個能力培養(yǎng)重心,也是學生透過美術課的學習應當形成的基本素養(yǎng)。小學階段美術課的教學中,對于學生審美情趣的培養(yǎng)要采取正確的引導方式和實施模式,一個很好的教學形式就是透過欣賞課的滲透來激發(fā)學生的審美感受力,讓學生能夠在大量優(yōu)質美術作品和藝術品的賞析中,慢慢形成自己對于作品的基本理解與感受,逐漸推動學生審美能力和審美素養(yǎng)的發(fā)展與提升。
欣賞課教學的形式多種多樣,在不同的教學背景下,教師可以進行合理的欣賞課類型的選擇。首先,對于一些特定主題的教學,教師可以采取專題式的欣賞課的組織與設計。專題式的欣賞課具備更強的教學針對性,能夠讓學生對于特定主題背景下的賞析內容有更深入的感受。不僅如此,設計專題式的欣賞課還能夠讓學生對于特定主題背景下的美術作品形態(tài)與特點有更深的理解與認識。教師在設定專題欣賞課時,要結合學生的認知程度和背景知識的積累,進行合理的教學組織與設計。為了讓專題欣賞課的功效充分得到體現(xiàn),教師要做好充分的教學準備工作,同時,對于專題欣賞課的展開模式有合理設計,這樣才能發(fā)揮出更好的教學實施效果。
在組織專題欣賞課時,教師要對于實施的過程有合理設計。一般情況下,可以在課前給學生充分的時間預習,引導學生收集與欣賞內容相關的資料,讓學生有備而“賞”,縮短學生與欣賞內容的距離,產生欣賞的直接興趣。在出示欣賞作品后,讓學生仔細地“讀畫”或者感受作品幾分鐘,然后再請學生說說對作品初步的感覺。最后再用思考題的形式引導學生觀察畫面,可以從色彩、線條、給人的情緒上去細致地體味。這種由淺入深的設計過程,能夠讓學生對于特定作品有更深入的理解與賞析,專題欣賞課教學的潛在功效可以更好的得到發(fā)揮,學生的美術素養(yǎng)和美術作品的感受力也更容易形成。以這樣的方式組織與構建美術欣賞課的教學,才能真正實現(xiàn)對于學生審美情趣培養(yǎng)的基本教學目標。
美術課的教學基本以美術作品的鑒賞和感受為教學的主線,教師可以在這個過程中讓教學的推進環(huán)節(jié)靈活有效地進行,可以將一些隨堂欣賞課融入到教學過程中。比如,在看到一些很有代表性或者很值得分析的畫作時,教師可以停下來,引導學生對于這幅作品進行有針對性的賞析,讓學生可以加深對于作品的審美體驗與學習印象。又如,如果學生在具體作品的賞析中存在一些異議,或者是有不一樣的鑒賞感受,這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來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與見解,讓學生間的各種感受可以得到充分交流。這種隨堂欣賞課的穿插,可以讓課堂教學更具活力,學生的美術課的學習積極性會更高,這樣的背景下也更加有助于學生審美情趣的形成與強化。
比如,《巧妙的組合》一課中,有的學生認為西班牙畫家米羅這幅《太陽、人和鳥》不好看,什么都不像,有的學生認為好看。這時,教師不用評論學生的審美水平低或高,對或錯,只要當好中間人,讓學生去討論,讓大家的各種觀點得到充分的交流與碰撞。在爭論中逐漸加深學生對抽象畫的認識,接受大小不等的幾何色塊組成的畫面也是一種美的形式。反之,教師如果認為學生不該對大師的畫質疑,批評學生欣賞水平低下,學生的積極性遭到打擊,今后很難再積極融入到美術課的學習中。因此,教師要多以開放的心態(tài)來面對學生的各種學習感受,以多樣化的教學形式的組織與構建,幫助學生形成更加生動立體的學習體驗。透過隨堂賞析課的穿插,讓學生可以自由交流與交互,在這種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與氛圍中,往往更加有助于學生審美情趣的培養(yǎng)。
美術課的教學不應當僅僅局限于課堂,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教師應當多拓展美術課教學的范疇與維度,可以多創(chuàng)設一些課外的賞析活動,讓學生多參觀當?shù)氐拿佬g館或者藝術館,這會為學生審美情趣的培養(yǎng)帶來很大的推動效果。在組織學生參觀這些美術展館時,其實是一種非常好的現(xiàn)場賞析課的教學,能夠讓學生接觸到一些課本中沒有的知識內容,讓學生有機會接觸類型更多樣、更加生動鮮活的美術品。這樣的教學組織過程可以很大程度激發(fā)學生學習美術課的興趣,能夠讓學生積極融入到課外學習活動中。同時,透過這種靈活有趣的現(xiàn)場欣賞課的教學,能夠為學生審美素養(yǎng)和審美情趣的形成帶來很明顯的促進效果。
現(xiàn)場欣賞是一種在課堂教學之外的美術欣賞形式,是指在較長時間內到現(xiàn)場和實地察看所進行的欣賞教學。例如:組織兒童參觀美術作品展覽。在設計現(xiàn)場欣賞課時,教師一定要對于賞析的對象和作品有合理選擇。在學生欣賞的題材與內容的選擇上應注意要選擇與兒童的生活實際相貼近的類型,要選擇與兒童的認知和欣賞水平相接近的作品,以靠近兒童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的,能激發(fā)兒童對于美術作品的賞析興趣。同時,教師要選擇的是本身富有兒童情趣的、易于兒童接受與理解的作品。合理的且富有針對性的美術作品的選擇,能夠讓課外欣賞課的教學更好的達成,學生不僅會看到大量自己喜愛與感興趣的美術作品與題材,也會產生更加深入的對于這些作品的觀賞感受,自身的審美情趣會受到激發(fā),審美能力和審美素養(yǎng)也會一點點在過程中得到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