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然
【摘 要】英語的重要性已經是越來越重要了,也得到了我們的社會和高校的重視,但是存在的問題也是很多,且有一個很重要的現象就是在完成我們大學教育的以后,學生們的英語學習應該怎么繼續(xù)學習,還有大學英語教育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的辦法,筆者將談談自己的建議和看法。
【關鍵詞】大學英語;學習英語;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2-0017-02
當今世界的交流的頻繁已經是難以用語言來形容的,英語作為國際交流的主要語言,因該被得到很大的重視,我們國家的英語教育也得到了很大的發(fā)展,已經在小學就開始了英語教育。但是在取得一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不難發(fā)現我們英語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是很多的。
一、確立正確的教學指導思想,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
大學英語如何適應新世紀社會經濟發(fā)展的需要,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任務,要完成這一任務,需要我們轉變教學思想和觀念,切實聯系我國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的實際,妥善處理好傳授知識、培養(yǎng)能力和提高素質的關系,把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放在重要位置。處理好教與學的關系,樹立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的思想,重視學生獨立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處理好聽、說、讀、寫、譯的相互關系,強調綜合應用能力的整體提高和協(xié)調發(fā)展。各高校要充分認識到英語是個長期學習的過程,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分類指導,分級教學,使不同地域、不同層次和類型的學校以及不同水平的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和教學水平都能有所提高。
二、改革現有的教學手段,教育和引導學生提高綜合應用能力
大學英語教育目的的改變,即由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向提高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的轉變,就必須:(1)改革現有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測評體系,改變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模式,突出以學生在教學實踐活動中主體地位,理論聯系實際;(2)改變學生被動的接受為重在啟發(fā)、引導以及互動式語言交流,為學生創(chuàng)造足夠的語言實踐和交流的空間和時間;(3)精心設計課外互動,積極提供學生自主學習和實踐創(chuàng)造的語言環(huán)境;(4)充分利用多媒體和現代化的教育技術,開展網絡教學,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5)突出能力測評,要以學生的語言綜合應用能力為出發(fā)點,建立多元化評價體系,適應發(fā)展的需要。
三、拓寬大學英語教學方法
大學英語教學方法的改革是提高學生就業(yè)能力的根本途徑。首先英語課堂教學應注重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為學生安排英語主持、辯論等實踐環(huán)節(jié)。從而培養(yǎng)其英語實踐能力,并促進其積極思考,提高其創(chuàng)新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其次在教學考核上,不再以單純的考試為基礎,而是注重教學實踐考核,如在課后作業(yè)和期末考試中增加英語口語考核項目,考試題型由原來的語法結構為主轉變?yōu)橐詫嵺`練習為主。
實現英語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的有機結合,增加英語口語課程和其他實踐課程的課時數。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跨專業(yè)意識,在高校內部建立實踐基地,為其提供更多的實習機會。教師參與到學生的英語實踐中,將英語作為一種工具而不是一種專業(yè),要提高學生的就業(yè)能力,還需要學生具有英語專業(yè)能力以外的其他能力。鼓勵學生建立和參加英語社團,培養(yǎng)學生不斷改善自我,鍛煉自我,提高其實踐能力和就業(yè)能力。
四、加強第二課堂管理
在課后練習口語、聽力及參與英語“英語角”的學生,經常練習的學生只占8.09%,有時的占33.84%,偶爾的占39.40%,從來沒有的占18.67%。外語教學不僅要在課堂上營造一個自主學習的氣氛,更重要的還是課后要進一步加強訓練,尤其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要給學生提供自愿、自主、獨立學習的機會,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還要改變對教師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成績的評估方式,建立大學英語自主學習的激勵機制。改變學生成績取決于一紙試卷的舊做法,將課堂參與、課外活動、動手動口應用語言做事的表現等都計入成績,這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著重要的意義。
五、在教學中年輕教師應對自己的要求
1.研究教學性質與目標。
大學英語教學是高等教育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大學英語課程是大學生的一門必修的基礎課程。大學英語是以外語教學理論為指導,以英語語言知識與應用技能、跨文化交際和學習策略為主要內容,并集多種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為一體的教學體系。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后學習、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交際,同時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yǎng),以適應我國社會發(fā)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
2.悉心備課、搞好教學。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做為一名高校教師,必須要有過硬的業(yè)務素質,必須拿出一種“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來不斷充實自己,要認真鉆研專業(yè)方面的業(yè)務書籍,提高自己的專業(yè)水平,同時要博覽群書,多學習與專業(yè)相關的知識,更好的充實課堂內容,使授課內容豐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認真?zhèn)湔n,認真講課,充分利用多媒體等一些輔助教學手段,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完善教學模式,使課堂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多吸取經驗。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采眾家之長,補自己之短,同時,認真吸取老教師教學的精華,力爭在授課時能做到高屋建瓴,游刃有余,而不是照本宣科,索然無味,同時盡力使學生在暢游歷史知識的海洋時,掌握一定的生存技能,使英語學習實用化。
4.嚴于律已。
教育是一種人格塑造人格的事業(yè),孔子曾經說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因此,“正人先正已”,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時刻檢點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衣著要清潔整齊,舉止要文明和諧,語言要和藹可親,態(tài)度要平易近人,語言要準確生動,思想要表里如一,于無聲處感召學生,影響學生。
5.關愛學生。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痹诘轮求w美勞各項教育中,師愛是基礎,在教育過程中無私地奉獻師愛是教育成功的關鍵,因此,在教學中,應從愛學生出發(fā),全面了解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公正平等對待學生,虛心聽取學生意見。 “打鐵還須自身硬”,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不僅要有堅實的業(yè)務素質,還要有高尚的思想品質。
英語教學改革已經成為社會發(fā)展的必然。隨著社會綜合性人才的缺乏,高校開始重視英語教學改革,教學更注重實踐和學生能力的提升。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受到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影響,教學改革進程緩慢,教學效率低下。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已經成為相關教育工作者思考的主要問題。實際上,要完善和加快大學英語教學改革,首先應改變教師和學生的教學理念,并且大學英語教學應以為社會培養(yǎng)綜合性、專業(yè)性人才為主要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