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蓮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5-0211-01
《英語新課程標準》要求初中生掌握聽、說、讀、寫四種基本技能。在這四種技能中,“寫”這一技能對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要求頗高。中考題書面表達占相當大比重。為此,我們在教學中必須重視寫作訓練。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一、學生的寫作能力培養(yǎng)
1.夯實英語基礎,培養(yǎng)學生正確運用句子的能力。
著名學者李富寧在《英語學習經(jīng)驗談》中指出:“積累詞匯、遣詞造句是寫作的關鍵”。優(yōu)秀的寫作總是建立在詞、句、段、文的寫作技巧之上。很難想象一個詞匯貧乏、句子結構都不懂得學生能寫出流暢的文章。因此抓好詞匯和句型基本功至關重要。
任何語言都有內在聯(lián)系:詞一詞組一句子。首先,教師一方面要加強學生單詞記憶;另一方面要提高單詞教學的靈活、趣味性,激發(fā)學生想學、記的欲望。其次,詞與詞聯(lián)系才有真正的使用價值。例如come“來”這個單詞,和其他單詞合到一起構成詞組,其含義就遠不止“來”,come from(出身于,產于),comeback(回來),comein(進來;存在上市;),comealong(跟去;進行)…這樣詞組不但增加了單詞的內涵,也增加了語言表達的生動性。任何詞或詞組離開句子,其含義是不完整的。只有在句子中,這個詞組的含義才更生動、完整。如:HecomesfromNingxia.Thiswords comes fromlatin.如何才能把詞、詞組恰到好處地運用到句子中呢?加強學生的詞法、語法基礎訓練。因此,要突破學生英語書面表達上的語法瓶頸,要幫助學生掌握時態(tài)和語態(tài)的規(guī)律,以及同各種時態(tài)聯(lián)用的時間狀語。必須使學生真正掌握時態(tài)和語態(tài)的用法,做到運用自如。
2.語篇分析教法,訓練學生英語寫作能力。
加強語篇連接的訓練,幫助學生理清語篇脈落。堅持“句、段、篇”的訓練程序。由易到難,循序漸進。例如:名人佳記的課文:Ste—phenSpielberg,OprahWinfrey,Martin LutherKing等。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對這些人物傳記進行篇章分析,幫助學生掌握這類文章的寫作特點(比如,以時間為敘述主線的“線形篇章結構”),并要求學生模仿寫作,可以讓他們寫一篇文章介紹他們所喜愛或崇拜的人。教師應多設置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和思想感情的情景,使學生有話可寫,有情可抒??梢越柚谖淖植牧希瑘D片,錄像等。我在學習The Disabled后,讓學生搜集不少殘疾名人的材料,自主地表達了他們對殘疾人的關愛和景仰之情。在5.12四川大地震發(fā)生后,學生觀看了地震發(fā)生后的悲慘景象,以及大型賑災晚會之后,有感而發(fā)。
再者,加強朗讀和背誦。英語界老前輩葛傳規(guī)教授在《英語寫作》中談到解決中國學生用英語寫作的困難時說:“You ought tO read very carefully.Notonly very carefully,but also aloud,and that again and again till you know the passage by heartandwrite it as it wereyourown.”這清楚地說明了熟讀成誦對寫作是多么重要。在教學實踐中要鼓勵和指導學生多讀多背,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語感,以達到“下筆如有神”的境界。
3.加強聽力訓練,促進寫作《新概念英語》中強調。
“不寫沒有讀過的語言,不讀沒有說過的語言,不說沒有聽過的語言。”顯然,通過聽的渠道獲得語言信息及語言感受,為提高學生聽力,使其獲取更多的信息,我從初一就開始用《初中英語必聽》作為聽力訓練教材。該書選材多樣化,有小故事、對話、英美家庭生活習俗、風土人情、文化背景知識以及人物介紹;由地道英美人士朗讀,語速適中。
4.讀寫結合,共同提高。
閱讀與寫作,二者密不可分。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寫作好壞與閱讀量的大小有直接的關系。閱讀量越大,語感就越強,思路就越開闊,寫起文章才能信手拈來,言之有物。寫作課中的閱讀要求以精讀為主,輔以泛讀。在精讀過程中,教師應指導學生有意識地體味英文表達的自然以及中英文語法結構的差異,培養(yǎng)學生主動進行閱讀的習慣,并指導學生做好讀書筆記。此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經(jīng)常寫讀書報告,真正做到讀寫結合。平時我指導學生讀大量的課外閱讀材料。
5.運用合作學習法,促進寫作。
教師應鼓勵基礎弱的學生多與同伴用英語交流寫作思想,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下與同伴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學生對寫作的焦慮感。他們的譴詞造句的能力得到提高,博采眾長,集思廣益,在合作交流中發(fā)現(xiàn)和彌補不足,總結提高。具體操作如下:
(1)針對某一個話題,讓學生通過討論找出相關的詞匯和短語,再根據(jù)要求對這些詞匯和短語進行造句,并在小組內傳閱。
(2)然后找出文章中的亮點,如非謂語動詞的使用、特殊句型的應用、短語或諺語等的妙用等。這種活動能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和探究的意識,讓他們通過觀察句子構成掌握句型,并能自如運用。真正實現(xiàn)每個學生得到發(fā)展的目標。
二、練習講評,促發(fā)展
1.練習指導,調動積極性。
作文只練不評,學生不能及時得到恰當?shù)闹刚?,只有堅持練、評、講相結合,學生才有練有獲。單靠老師全批全改,對降低錯誤率收效甚微。應采取讓學生參與的方式,以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1)課堂上即寫即改,有效指導、及時反饋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他們在作文評改中受到啟迪、思維得到鍛煉,由被動接受知識轉變?yōu)橹鲃犹骄?,從而提高作文教學的效率。
(2)例文修改。教師可從單詞拼寫、短語搭配、語法運用、內容涵蓋、過渡自然以及書寫規(guī)范等方面來指導學生對黑板上的兩篇例文進行評改。不能只評錯誤,而應盡量發(fā)掘文章中的閃光點并適當?shù)慕o予鼓勵和表揚,否則挫傷學生積極性,從而產生消極影響。
(3)小組合作修改,培養(yǎng)協(xié)作精神。
2.巧用激勵性評價,促進發(fā)展。
作文講評時,激勵性評語可以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體驗進步與成功,建立自信。同時有助于學生認識自我,反思和調整自己的教學行為”(教育部,2003)。根據(jù)英語語言的特點、學生的學習水平以及課程標準對英語寫作的要求,激勵性評語分為三類:
(1)規(guī)范導知類評語。針對學生在寫作時應注意的寫作規(guī)范和習慣進行正面引導的評語。及時、恰當?shù)氖褂?,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習慣。如:Beautiful!/Clear!/Wonderful!/Good handwritin~1
(2)轉向點撥類評語。對學生作文中的語法錯誤進行啟發(fā)和點撥,主要目的喚醒學生的詞法、句法意識,自覺積累精彩語句。評價內容包括常用動詞、非謂語動詞和短語搭配及各種從句、特殊句型。例如:
Ifs proper tO use the proverb in Para 2.
Ifs good tO use the past tense in your writing.
(3)佳句欣賞類評語。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作文中的閃光點,及時鼓勵和肯定,通過展示佳句,使學生獲得成就感,從而激勵他們在以后寫作中積極嘗試創(chuàng)新,也能使其他學生從中借鑒。教師可在句末標注星級(**)(***)等。
Welldone!/Excellent!(***)
How clever youare!/rm proud Ofyou.(**)
總之,英語寫作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是中學生學習英語的難點。在教學中不能將培養(yǎng)寫作能力與其他能力的培養(yǎng)截然分開,不能只為寫作而寫作。聽、說、讀、寫四種能力是相輔相成的,要把對學生的全面訓練貫穿于始終。從學上的實際出發(fā),經(jīng)過長期、反復、多形式的寫作練習,初中寫作能力滯后的問題一定會得到切實有效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