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麗君
摘要:教學前的反思包括對需要進行的教育情境的期望性反思以及對課程計劃方面的反思。教學中反思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不可預料情況發(fā)生進行的反思以及教師在和學生互動作用中,根據學生的學習效果反饋,對教學計劃進行的調整。
關鍵詞:教學反思;素質;思考;經驗
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對教育教學實踐的再認識、再思考,并以此來總結經驗教訓,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作為教師在教學一節(jié)課或經歷了一個階段的教學后,只有不斷進行教學反思,才能不斷調整教學設計,不斷積累經驗,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質、教學水平和教學效率。
下面我就如何做好“教學”反思談談幾點做法。
一、教學前的反思
教學前的反思包括對需要進行的教育情境的期望性反思以及對課程計劃方面的反思。課前在領會《新課程標準》的精神之下,認真鉆研教材,理解教材的編排意圖,根據以往已獲得的經驗,學生的具體情況,對自己的教案及設計思路進行反思。如可以反思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所掌握的相關信息資源是什么,思維方式怎樣?如何選擇、呈現、組織教學內容,使學生產生學習熱情與認知欲望,使教材內容與學生已有的知識建立聯(lián)系?如何把教學內容變成一系列問題的鏈接,讓知識學習的過程變成引導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激發(fā)起強烈的問題意識并生成更多、更深刻的問題來?如何對教學內容進行處理,盡可能讓學生掌握知識的結構,而不是見樹不見林?通過以上的反思設計的教案和教學思路能更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征,更貼近學生的實際情況,把“以學生為本”這一新的教學理念滲透于教學的過程中。如在 “圖標的收集”、“打折銷售”等的授課時,課前要求學生在網上或在回家的路上或從行駛的車輛上面去收集一些圖案和圖標、走入商場去了解一些商品如何通過打折銷售進行促銷等等。在教學前注意生活題材,創(chuàng)設的問題情境貼近學生的實際,讓學生人人參與。上課前,認真地對教學思路、教學方法的設計、教學手段的應用做了充分的反思。
經過課前的反思與調整,使教學內容及方法更適合學生,從而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二、教學中反思
教學中反思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不可預料情況發(fā)生進行的反思以及教師在和學生互動作用中,根據學生的學習效果反饋,對教學計劃進行的調整。不可預料情況發(fā)生時,教師要善于抓住有利于教學計劃實施的因素,因勢利導。根據學生反饋對教學計劃的修改和調整要適當,不可大修大改。教學中反思要求教師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調動各種感官捕捉反饋信息,快速、靈活地做出調整和反應。如對反比例函數y=1/x,當x1
三、教學后的反思
(一)對教學行為的反思。
通過反思教學過程真正弄清楚學生到底有沒有理解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定理的前提和結論;會不會靈活運用定理解題,定理本身包含的思想方法、定理的適用范圍如何、本節(jié)課所要掌握的基本方法是否已經掌握等。
要知道這一切,首先我們必須留意學生在課堂上的一舉一動。如果上課學生精力集中、反映積極、動作迅速、心情愉快等,則意味著學生態(tài)度熱情、主動參與、學有所得、學有所樂。如果上課學生無精打采、置若罔聞、拖拉疲塌、焦頭爛額等則意味著課堂氣氛沉悶、學生積極性不高、學習很吃力,效果欠佳。
其次檢查學生做課堂練習的情況。若多數同學能在規(guī)定的時間里正確完成規(guī)定的題目,則教學目標可以說基本達到;若多數同學遲遲動不了筆或只能做題目的某些步驟或即使做了也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則說明學生對本節(jié)內容沒有真正弄懂,知識技能沒有過關。
再次是批閱學生課后作業(yè)情況。如果學生做題思路清晰、推理有據、定理公式運用得當、計算準確、步驟有詳有略,說明學生已掌握了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思維方法。相反如果學生做題顛三倒四、亂套公式、亂用定理、計算錯誤不斷等說明學生基礎知識不過關、技能不過關。
通過以上一系列的方法手段,找出問題所在,思考補救的措施。該補充的就一定要補充,該糾正的錯誤一定要糾正;該集體強調的一定要集體強調,該個別輔導的就要個別輔導。將當堂課內容補起來,以便進行下面的學習。
(二)比較反思。
與同事一起觀察自己的、同事的教學實踐,與他們就實踐問題進行對話、討論,注重成功的分享、合作學習和共同提高。俗話說:“旁觀者清,當局者迷”,以旁人的眼光來審視自己的教學實踐,能使自己對問題有更明確的認識,并獲得對問題解決的廣泛途徑。教師互相觀摩彼此的教學,詳細記錄所看到的情景。每個觀摩的教師都寫教學反思,都以自己的教學實踐去分析,促使大家各自思考,然后共同研討,重在針對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困惑,進行團隊反思,每個教師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
(三)學生“學”的反思。
教師應經常引導學生通過反思自己的學習動機和學習策略,使學生能夠對自己的情況有整體的了解,并從教師的評價、指點中得到啟發(fā)。讓學生反思自己對知識的掌握是否達到要求,哪些是欠缺的,哪些是更新的知識,學生在反思中將知識進行歸納、總結。
“成長等于經驗加反思”,這是波斯納關于教師成長的經典公式。可以說,沒有反思的經驗只是狹隘的經驗,至多是膚淺的認識。反思可以使存在的問題得到整改,發(fā)現的問題及時探究,積累的經驗升華為理論。反思還能提高數學意識,優(yōu)化思維品質。希望各位老師們通過反思,使自己得于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