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以金
摘要: 在初中語文課教學的過程中,作為初中語文教師,要用科學的教學方法,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增強學習的自主性,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牢初中語文知識基礎(chǔ),便于高中語文教學的銜接,促進學生高中語文知識的理解和吸收。
關(guān)鍵詞: 初中語文;高中語文;教學銜接
對于廣大中學語文教育工作者來說,做好初中語文與高中語文教學的銜接, 至關(guān)重要。我們在進行教學的時候要有初中語文與高中語文教學的“一體化” 意識,提前做好規(guī)劃工作,沿著正確的教學思路,開展初高中的語文教學工作。筆者結(jié)合自己的中學語文教學實踐,認為要加強初中語文和高中語文的教學銜接,就應(yīng)當從源頭抓起,這個源頭就是初中語文教學,當然還要初中語文的教學中適當滲透高中語文知識。在高中語文的教學當中,要適時地引導學生溫習或者回顧初中語文知識的學習,便于新的語文知識結(jié)構(gòu)的建立。
一、打好基礎(chǔ),穩(wěn)步推進
中學語文教學銜接涉及到教學雙方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值得進行深入細致的研討[1]。初中語文教學活動的開展,可以說是高中語文教學的前奏。作為語文教師, 在教學初中語文的時候要有前瞻性,扎實推進初中語文的深度教學,給學生們打好初中語文基礎(chǔ),為進一步的深造打好基礎(chǔ)。就實際教學來說,初中語文教師要對基本的知識點進行深入教學,穩(wěn)扎穩(wěn)打,各個擊破,例如,初中教材介紹了基礎(chǔ)的語文知識,拼音、標點、修辭等等常識,這些知識的教學當中,我們一定要十分準確地教授,這是高中語文知識學習的重要基石,只有打好這些基礎(chǔ),才有利于初中學生升入高中進一步學習語文知識,才有利于方便學生進入高中階段的語文知識理解和接受,才有利于推進高中語文教學向縱深開展,提高高考的語文成績。
二、步步為營,縱深學習
初中語文知識相對來講,比較地簡單,這是針對小學升入初中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規(guī)律而設(shè)置的。在學習過程中,多少依靠教師的教學,學生的練習以及復習,加固知識,在學生自身的知識框架中,形成新的知識節(jié)點,最終形成一個大的語文知識網(wǎng)。在初中語文的學習過程中,無論教師的教學活動,亦或是學生的學習接受初中語文知識的活動,都要步步為營。在學習過程中,要及時復習所學的知識,并在實際生活中,運用自己所學的語文知識,來表達自己的思想,進行一些簡單的文學創(chuàng)作。筆者在從事中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就要求把語文知識學會、學活、學扎實,我還積極引導學生進行科學的學習,讓學生們學以致用。對于初中的學生來說,我要求學生每天寫100字,這個要求是根據(jù)初中學生的學習特點總結(jié)出來的。對于初中學生來說,若要求其每天寫的字數(shù)超過100字,學生們就很難堅持下來。畢竟學生們是剛才小學升入初中不久,語文的學習與運用能力,還不能得到全面提升。
所以,筆者在語文教學中,鼓勵學生每天都要寫作,每天的積累來增加他們語文知識的運用水平。筆者在規(guī)定初中學生運用語文知識,每天寫作 100字的時候,并沒有指定非要每天都寫日記,或是其他的文章體裁。我要求學生根據(jù)自己對社會、對生活、對現(xiàn)實的理解,有感而發(fā),寫一些自己想表達的內(nèi)容。這對學生的語文能力培養(yǎng)是十分有效的,也對初中語文知識和高中語文知識的銜接十分有利。
三、加強學生的思維訓練,提升學生語文學習的綜合能力
從知識結(jié)構(gòu)來看,初中知識比較注重基礎(chǔ)[2],因而,初中語文向高中語文教學的銜接,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加強學生的思維能力訓練,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綜合能力。例如,筆者在對初中學生講授如何對詞語理解的時候,就適當?shù)剡M行了高中內(nèi)容的介入,并注重激發(fā)學生的思維能力。我首先要學生把遇到的新詞匯,帶入到具體的文本語境當中,讓新詞匯在語境當中,煥發(fā)自身的新涵義,便于學生思索。
之后,學生再遇到新詞匯的時候,往往不是急著找詞匯書,而是把新詞匯帶入到文本當中,仔細的推敲,這就訓練他們的語文思維能力,讓學生對詞匯的理解不閾限在詞匯書的范圍,而是貼近文本本身,初中學生的語文能力提升了,具體詞匯的理解也更加準確了 加強了他們的語文學習的綜合能力。
四、激發(fā)學習興趣,增強學習自主性
學生在進入初中階段的學習后,課業(yè)任務(wù)較小學的課業(yè),有明顯加重的傾向。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耐心地指導學生廣泛積累知識[3]。有些學生因為課業(yè)的繁重,出現(xiàn)了一些上課煩躁不安的情緒。這種狀態(tài)下,我們的初中語文教師,要想方設(shè)法地找到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興奮灶” ,激發(fā)他們的學習動機,讓他們的心理狀態(tài)由畏難到堅強,由堅強到煥發(fā)熱情,以火熱的學習熱情,投入到初中語文的學習當中。對于初中學生的語文學習,教師要有初高中語文教學“一體化”的意識,在初中語文教學當中,注重對學生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注重初中語文基礎(chǔ)知識的復習鞏固。
五、結(jié)語
總之,教師要注重打好初中生語文教學的基礎(chǔ),穩(wěn)步推進; 在初中語文教學之中,對知識的教學要步步為營,引導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縱深學習。加強初中學生的思維訓練,提升學生語文學習的綜合能力;激發(fā)學習興趣,增強學習自主性。 通過以上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化的教學活動開展,才能將初中語文與高中語文的教學銜接工作做好,促進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提高,便于他們深入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為我國的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服務(wù)。
注釋:
[1] 劉燕芬. 中學教師在中小學語文教學銜接中的教學策略研究[D]. 蘇州大學 2010: 4
[2] 吳立清. 農(nóng)村中學初高中語文銜接[J]. 四川教育學院學報. 2011(10) : 122
[3]王益群. 略論初中起始班語文銜接教學[J] . 教學與管理. 2004(27) : 65
參考文獻:
[1] 石紅裊. 新課程下的初中語文教法與學法[J]. 教育教學論壇. 2011(16)
[2] 蔡李好. 授之以魚, 不如授之以漁[J]. 新課程學習(中) . 2011(07)
[3] 李慶林. 對初高中教學銜接的一點思考[J]. 教師. 2011(05)
[4] 王鵬. 語文能力的提高源于積累的習慣[J] . 文學教育(上) . 2010(02)
[5] 徐軍. 初高中語文教學的銜接[J]. 中國教育技術(shù)裝備. 2009(25)
[6] 金 玉. 鼎其新而守其正————八年級學生語文學習狀況的調(diào)查及對策[J]. 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 . 2011(15)
[7] 譚華燕. 初中語文課程教學分析[J]. 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 . 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