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龍梅
人類通過溝通與交往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作為一名教師,特別是對一名中學班主任來說尤為重要。國內外的教育專家普遍認為:在當今時代,教師已經不能獨立解決許多迫切的教育問題,現代的學校,需要家長的積極參與。確實,教師與家長的溝通是一門藝術,更是一種超越知識的智慧。作為一名一線教師,應該清楚地認識到,教師在學校協(xié)調中起著主導和指導作用。尊重家長、善待家長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教師的觀念發(fā)生了變化,與家長溝通得多了,教育效果自然也就更好了。
一、重視與家長的第一次見面,給家長留下好印象
每一位新接班的教師,都必須重視第一次家長會,因為孩子換老師了,家長肯定急于想知道孩子的新老師是怎樣的老師。但是這次家長會不要急于召開,因為時間短,手頭無資料,最佳時間應是接班一個月左右,因為這段時間,教師對班上的情況及學生已有了大致的掌握,而家長也通過孩子的只言片語對教師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這時再召開家長會,效果會更好。
家長會的內容不宜過多,但卻需要精心準備。第一次家長會目的就兩個:一是互相認識,與家長互留聯(lián)系電話,以便今后的溝通;二是向家長匯報一下接班以來孩子的表現,談一下自己的看法和管班的方法及要求,希望得到家長的配合與支持。對需要表揚的點名點事,批評的只點事不點名,讓家長自己對號入座。家長會結束了,會有一些家長主動留下來想與教師單獨談,這時要耐心接待每一位家長。這樣,家長會覺得教師可信任又很隨和,為以后與家長的溝通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尊重家長,真誠交往
常言道,“敬人者,人恒敬之”。教師在接待學生家長時,要做到熱情、真誠、尊重,和家長建立起平等友好的關系。
(一)要尊重家長。家長出于對學校和教師的信任,將孩子托付給學校和教師,雙方的教育目標是一致的,都是為了讓孩子健康成長。教師要將家長視為朋友,尊重他們的意見,虛心聽取他們的建議,那么教師與家長的關系就會非常融洽。教師不能根據學生平時的表現來對待學生家長,更不能用對待學生的方式來批評家長,使家長難堪。當學生犯了錯誤要求家長到校時,也要駕馭好談話的藝術,使家長能理智地和自己一起解決問題。要做到:第一,如果能自己聯(lián)系上的,盡量不叫學生回家聯(lián)系,教師主動聯(lián)系表明自己的誠意和態(tài)度。第二,家長來校后,不當著家長的面訓斥孩子,不管怎么樣,聽別人訓斥自己的孩子,肯定不好受。第三,把家長叫出辦公室,在一個單獨的環(huán)境里說明情況,提出教育措施時,采用商量的口吻,讓家長感覺到被尊重。
(二)要與家長真誠交往。教師在和家長溝通時,要以誠相待,用誠心架起溝通的橋梁。當班上的學生有點滴進步時,就要用鼓勵性的語言激勵學生,或是打個電話給家長,或是發(fā)條短信,或是在家庭本上寫上一些鼓勵性的話語。哪個家長不喜歡聽到自己孩子進步的消息呢?教師把喜訊帶給他們,增強了他們教育孩子的信心。比如,班內一個新來的學生是個非??蓯鄣暮⒆?,與這個學生的家長第一次見面時,學生的媽媽就說;“我們只希望孩子學習好,課后孩子還要參加補習班,班內的任何活動都不想參加?!睂Υ耍敃r教師并沒有說什么,可隨后的幾個月,通過幾件事,讓學生的媽媽改變了做法。因為初二開學不久,這個學生因體育課不小心摔了胳膊,兩周沒有上學。在此期間,教師經常打電話詢問這個學生的病情,在電話中告知這個學生學習進度,幫助這個學生解決疑難問題,這個學生痊愈回班后,教師利用課余時間給這個學生補功課。教師一直以真誠對待、愛護這個學生,終于使學生的媽媽改變了原先的態(tài)度,積極支持孩子參加班內的各項活動了。從這位家長態(tài)度的轉變,可以深深體會到“真誠”二字的可貴,如果教師能夠真誠地對待學生和家長,那么班內的工作肯定能得到家長的大力支持。
三、結合學生家庭采取不同的溝通方式
“不打無準備之仗”,請家長之前做好充足的準備,目的明確,不輕易請家長。在班集體管理中,遇到特殊的問題,需要尋求家長的幫助和支持,可以約家長來學校,但并不是每件事情都需要這樣做:
(1)因為家長的工作忙,并且家長的素質也參差不齊,很多家長其實不愿意因為自己的孩子表現得不好來學校,他們覺得沒面子。更多的時候他們會當著教師的面怒斥孩子,更有甚者會打孩子,有的即使當面不發(fā)作,回去也少不了牢騷。如果是這樣,會讓學生憎恨教師,會讓學生反感教師,那么這個學生以后的教育就更難開展了。
(2)如果問題不嚴重、不復雜,教師經常找家長,家長就會納悶,教師有沒有能力管理???有些家長甚至會誤解教師。學生也會覺得教師無能,降低教師在學生中的威信,影響教育效果。
總之,教師與家長的溝通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超越知識的智慧。它需要教師從家長的角度出發(fā),把握好家長的心理,根據家長的不同特點,共同把學生的教育工作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