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家怡
摘 要:當前,素質教育和新課改在我國教育領域發(fā)展的勢頭越來越旺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成為了教師教學的重要任務,對于學生今后的發(fā)展至關重要。基于此,本文對提高小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文字;運用能力;策略
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是比較抽象的,學生在學習中大都采取逃避的態(tài)度。尤其是在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很少在教學中涉及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僅僅是習慣于采取“灌輸式”和“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在新形勢下,提高小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成為了教師突破教學難點的新出口。
一、小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基本概述
語言文字運用能力與學生的學習生活有著息息相關的聯系,整個提升過程不能沒有耐心,而是應該一步一個腳印按部就班的完成,也就是說學生運用語文文字進行各種能力綜合運用的一個整體過程。一般情況下,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可以分為文字運用能力、語言能力、文學素養(yǎng)、實踐能力幾大類。這些能力共同被稱之為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十分引人注目。這些能力與能力之間互為關系,共同依存,是語文的奠基石,對于語文后續(xù)學習起到奇妙的支撐作用。在新時期下,小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被擺在了一個十分重要的位置之上,在新的教學形勢之下,語文文字運用能力是學生應該掌握的基本能力,每個教師和學生都不應該在教學和學習中有所怠慢。
二、小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現狀
現如今,培養(yǎng)和提高小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是非常關鍵的。根據筆者調查,雖然不少的小學語文教師已經意識到了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重要性,并開始在教學中逐步采取和實施全新的教學策略,但是實際取得的實效性卻與理想相差甚遠,其間暴露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與發(fā)展,我國早已經進入了互聯網新時代。在互聯網時代之下,小學生接觸和使用網絡的時間比以前多了很多。而網絡上的語言運用魚龍混雜、良莠不齊,讓辨別能力較差的小學生不明就里。又加之小學生對于文字的運用和理解不到位,深受網絡影響。因此,在語文文字運用上常常表現出不倫不類的奇怪現象。
第二,有些教師由于受到傳統思想觀念的影響,對于語言文字運用能力也“用力不足”。在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之下,教師的所有教學焦點都集中在提升學生的應試分數之上,對于其他教學內容顯得不屑一顧。沒有教師的引導和支持,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提升漸漸成為了一句空乏的口號,“中看不中用”的表現十分明顯。
三、提高小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策略
(一)全面激發(fā)學生興趣,提升語言文字教學的滲透度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教師,只要學生感興趣了,就會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去”,因此全面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點是致勝的關鍵點。在全新的教學背景之下,為了更好提升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教師應該廣開渠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興趣的驅使下完成一系列看上去十分復雜且無序的學習活動。特別是對于心理年齡和生理年齡都不成熟的小學生而言,抽象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是語文學習中的“攔路虎”,不少學生都是對其“敬而遠之”。而興趣能夠有效延長學生集中精力的時間,讓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更上一個臺階。興趣的提升方式多種多樣,帶有疑問的課前引導、抑揚頓挫的示范領讀等都是不錯的選擇方式之一。同時,教師要多鼓勵學生進行表達,大膽的將自己的所感所想用連貫且?guī)Ц械恼Z言表達出來。不要害怕表達中的語言錯誤,這些看似不起眼的行為都是語言文字運用能力一點一滴提升的奠基石。正所謂“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小學生語文文字運用能力就是在興趣的激發(fā)之下潛移默化的逐漸提升,短時間內可能見不到實效,但是時間一長,量變到質變的累積自然就是一目了然、毋庸置疑。這就是興趣的力量,也是堅持的使然。
(二)多渠道增加學生語言的運用實踐機會
在教學中,要想對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予以提升,反復多次的實踐運用過程是必不可少的。不少教師片面的認為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是學生的“天賦”,重復多次的訓練是無效的。很顯然,這個觀念極其錯誤。在提高小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為學生搭建一個能全面實施聽說讀寫的學習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學生腦、手、口并用,勇敢的將自己的所思所想用語言清晰明了的表達出來,從而提高自身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例如,教師在進行《小馬過河》這篇課文教學的時候就可以采取角色扮演法的方式讓學生勇敢開口,積極表達。在角色扮演中,每個學生被賦予了不同的角色。有的學生扮演小馬,有的學生扮演小馬的媽媽,有的學生扮演牛伯伯。在各自扮演的角色中,學生細細體會和揣摩語言特色,并將其按照自己的認識和理解勇敢的運用和表達出來。整個過程一氣呵成,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也在不知不覺中得到強化和升華。
(三)加強閱讀積累更多的語言素材
閱讀對于提高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所發(fā)揮的作用功不可沒。小學生的閱讀可以立足教材,進行適當且適量的課外延伸。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一些文字優(yōu)美、意境深遠的課文進行精讀。在精讀的過程中學習和掌握作者的語言文字運用手法,將其轉化成為自己的語言修為打下堅實有效的基礎。同時,一定量的課外閱讀也是十分必要的。教師可以結合課堂教學為學生量身定做一整套適合于他們的課外閱讀策略。在教師的引導和指引之下,學生不斷增加自己的閱讀量,并將自己的閱讀按照日積月累的習慣記錄下來,并在長時間的過程中積累自己的詞匯量。
結束語
通過上文的分析可知,每一個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在教學中深諳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內涵和外延,不斷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讓學生在不知不覺的過程中全面提升自己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1]李千金.提高小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教學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6,2(19):126-126.
[2]葉民樂.在小學語文教育中提升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 [J].新校園,2017,5(22):15-15.
[3]王娜娜. 小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教學策略研究[D]. 華中師范大學, 2014.